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1日 · 消防局火調人員進入城中城火場調查火警發生原因。 (攝影/楊子磊) 1995年, 台中市衛爾康餐廳大火 造成64人死亡11人受傷,是史上單一建築物死亡人數最多的事故。 悲劇促成改變同年消防法》、《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等條例立法強化大樓防火逃生立法後新建的公寓大樓都須成立管理委員會負責大樓的公共安全但立法前的公寓大樓卻無強制要求成立管委會僅能輔導。 26年後,高雄城中城大樓火警死亡人數高達46人,成為史上單一建築物死亡人數第二高的事故。 檢討聲浪直指城中城並無報備設立正式管委會,僅有自救會,負責簡易公共設備維修。 盤點清查老舊大樓的管委會,成為了事故後檢討重點。 內政部表示,全台仍有8,506棟大樓尚未報備設立管委會。

  2. 2023年10月18日 · 明揚工廠所在地是經濟部管轄的科技產業園區根據產業園區管理局資料明揚未曾申報過工廠危險物品而根據 法規製造儲存或處理公共危險物品達管制量30倍以上之場所應由管理權人選任管理或監督層次以上之幹部為保安監督人擬訂消防防災計畫報請當地消防機關核定申報。 但明揚從源頭就未如實申報。 即使業者未申報危險物品,但每年建管安檢、勞檢、消防安檢都會進入工廠檢查,加上環保人員不定時稽查,難道都沒有機會察覺問題? 《報導者》實際訪問環保、勞檢與消防負責相關業務的基層人員,都得到令人沮喪的答案:「入廠光自己的業務就看不完,根本無暇顧及其他業務單位的問題,就算看到(問題)主動通報,別的單位也不見得會重視。

    • 化學資訊應透明
    • 加強社區防災演練
    • 善用室內定位技術救災
    • 強化災害風險溝通
    • 成立防災專責政府部門

    敬鵬工業公司生產印刷電路版(PCB)的過程,通常需要用到雙氧水以及鹽酸等毒性化學藥劑,另外媒體也報導儲存大量(2,000公升)柴油,這對於深入廠房中搶救的消防救災人員是很大的威脅。這次事件不幸有5位消防人員罹難殉職,另外還有6位消防人員遭不明液體潑傷。 環保署為落實執行《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已規定,各工廠運作場所(輸入、生產、運送、儲存、輸出⋯⋯)及設施,必須提報實際化學物質種類、位置甚至數量予環保署以及地方消防單位。因為緊急狀況發生時,運作場所中的毒化物材料必須採用適用的滅火劑,以及規畫滅火時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特殊滅火程序、消防人員之特殊防護設備。由於毒化物材料眾多,很多材料是消防人員在教育訓練過程都沒有接受教導過的。 消防法規第10條規定,「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之製造、儲存或處...

    毒化物的火災常帶來強酸強鹼、空汙(有毒氣體)與水汙的問題,民眾若未能充分的提前被告知,甚至鄰近學校與居家環境沒有任何防毒面具以及空調措施,恐怕毒化物擴散會造成更多人受害。 中央政府環保署、經濟部工業區與地方政府,應該加強全面稽查與盤點各工廠的毒化物現況,畫出影響範圍的保全對象,擬訂緊急應變計畫,更要由企業與地方民眾一同防災演練,由政府督導;並且要求企業制訂適當的風險管理,提出減緩與復原的具體策略,其中納入產物保險對於居民之賠償也屬必要。

    為保障第一線救火消防人員的安全,政府必須提供充分的安全設備與火場平配圖資訊,讓他們安全的進入火場救災。火場救災環境十分險惡,消防人員視線範圍所見有限,甚至一片漆黑。 目前資通訊(ICT)與空間資訊技術結合已發展出消防救災現場的室內定位技術,消防人員位置可以精準定位誤差在30cm以內,其位置可套疊於工廠的數位化平面配置圖上,若圖上有標記危險毒化物位置,可以引導消防人員避免受災;指揮官可以透過視覺化的地圖,正確引導深入火場的消防人員快速至求救人員位置。 另外,據媒體報導,消防人員深入火場原來是為了救助兩名敬鵬工業公司的員工,後來發現員工並未在失火之現場內。以公司危機管理機制而言,其實可嘗試透過手機定位,以及企業安裝災害緊急回報機制的系統,避免不必要的救援風險。目前日本許多企業為避免大規模災害後,...

    工業區鄰近居住環境,更應該重視各工廠的毒化物風險辨識、風險分析與風險處理,透過各項社區活動進行風險溝通,提出各項風險控制手段,讓居住環境的風險利害關係人(企業、民眾、政府)都瞭解必須共同承擔的風險,以及事故發生後所會付出的損失與代價。 若風險損失很小,則可以讓民眾放心即可,但若有一定損失則必須要思考到風險轉移(如:產物保險),積極讓風險降低(防災設備強化、風險意識提升),倘若代價與損失太高無法承擔,則必須要遷移工廠。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定會有風險,故其必須提出風險管理與緊急應變計畫,有效控制風險,而其生產過程的各項風險,必須受到政府督導,民眾也有知道風險的權利,才能建立風險意識。 環保與工業主管部門之外,這次大火也燒出勞動部門的責任:按理,勞動部門應檢查作業環境安全。在整起意外中,看得出環保...

    類似的公共安全事件不論中央或者地方政府,其權責單位十分複雜,我國政府組織中必須要有一單位,完整負責災前與災後的各項風險管理的規劃與推動,建議可參考日本、美國與中國的相關防災部會現況。以日本為例,中央內閣府設立危機管理總監,地方各縣市亦有危機管理部,分別負責各項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關的跨部會危機管理協調(除了國防之外),包括天災與人為恐怖攻擊等災害風險管理事宜。 美國則有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是美國聯邦政府行政部門的防災減災機構,負責緩解自然災害的影響,推動各項防災教育工作以及災害風險管理與緊急應變措施。而中國近年面對公共安全事件,深知跨部門協調的重要,已於今年3月設立應急管理部,是國務院的災害管理部門,負責整合水災、旱災、地震、森林、消防與各項人為災害的應急救援之協調事宜,不再仰賴國家安全生產...

  3. 2023年9月21日 · 在現行等相關條文框架下,因為工地是私有建物,即使監測數值出現異常,承造包人和監造仍有權決定繼續施工,法律上不存在明確的停工標準;除非建案已發生事故、損害他人權益,。. 在7月16日,基泰大直監測數值已發現異常的時間點上,原本有二項 ...

  4. 台灣政府目前已經陸續公開相關的防災資訊但是尚未能普及應用主要原因是缺乏民間防災組織與單位協助政府推廣如上述防災士防災介助士危機管理士⋯⋯等組織另外公務人員擔心資料錯誤或被誤用而被究責因此免責條款以及使用資訊的限制有必要重新檢討才能讓防災資訊普及化。 近來台灣民間也開發了地震資訊加值應用,以KNY公司開發的 「台灣天氣App」 為例,目前有超過百萬人下載,其服務內容包括「地震早期預警」推播,可以在遠處地震波尚未傳達使用者地點之前,提前發出警響,提醒使用者及早應變。

  5. 超速、關閉「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簡稱ATP)又無法遠端監測,被檢方認定是普悠瑪翻覆事故的3大關鍵,事後台鐵做出大規模的28行政懲處,但受懲處的多為機務、電務、運務、綜合調度所等人員,引發台鐵內外部不同聲音,認為軌道養護問題以及ATP使用上的錯誤,是沒有被 ...

  6. 2024年1月18日 · 許可制度的精神在於汙染預防管理預先掌握汙染源的不良影響藉由學理的審查進而實際執行汙染源及空氣汙染防制設備的試車檢測及驗證其汙染排放進而達到低排放量及濃度之有效管制規範其應採行的控制措施及操作參數確認各項條件得以符合總量管制與排放標準。 因此新設或變更固定汙染源前應申請設置許可證,進行第一階段書面審查,確認生產製程理論設計得以有效收集與處理空氣汙染物,符合汙染物排放標準及排放量有效削減後,才得以核發設置許可證,也才可以開始建廠設置汙染源。 設置完成後,需申請操作許可證,進行第二階段 實質審查 ,確認製程有按照流程設計走,並試車驗證在最大產能情況下,空氣汙染物之產生、收集、處理情形及採樣檢測確實能符合法規或自降標準後,才核發操作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