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2024年04月15日 16:47. 本次正式《指引》对于自愿披露的特别补充说明,意味着监管层意识到需要防止上市公司以ESG披露进行业绩美化乃至变相发布内幕消息等违背信息披露、破坏交易市场秩序的行为,反映了监管致力于解决ESG披露假大空等长期痼疾的努力方向与改革精神. 资料图:上海证券交易所。 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4月12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并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 图:IC photo. 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4月12日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并自2024年5月1日起实施。

  2. 2023年9月1日 · 8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发布多项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包括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阶段性收紧IPO节奏、规范减持行为以及降低融资保证金比例,被市场称为“四支箭”。 但射出后市场反应平淡,原因何在? “四支箭”是资本市场“面和水”的再平衡. “四箭齐发”是三部委对7月政治局会议“搞活资本市场”基本精神的具体落实。 这四支箭还是比较有力的,每一个都是非常明显的促进资本市场活跃的重要政策。 总体来看,是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一个再平衡。 怎么再平衡呢? 就是平衡“面和水”的关系,限制“面”的量,增加“水”。 就是从融资端限制上市公司数量,印花税减半降低交易成本。 限制融资端,显然利好投资端也就是利好投资者。

  3. 2020年8月14日 · 2020年08月14日 11:53 来源于 财新网. 中国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并没有失灵;投资者收益主要被源自估值的剧烈波动吞噬,这是A股表现平平的根本原因. 【财新网】(专栏作家 刘晓曙 特约作者 张馨月) 在发达国家,成熟的股票市场被称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可以比较准确和及时地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甚至股市的波动也往往能预示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态势。 但具体到中国,这个"晴雨表"却似乎总也不准,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国股市、股指的表现,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看起来并不相称。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是脱节的,“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规律不成立,比如就有学者说,“中国上市公司的选择机制存在‘向后看’倾向,而且所有制偏向明显,这使得它较难发挥引领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功能。

  4. 2022年9月21日 · 在探讨实际利率前,我们首先要搞明白,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如果把利率视作资金融出方的要求回报率,一个经典的分析范式可以将名义利率拆分为两部分: 推荐进入 财新数据库 ,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页面加载中...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版权声明: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 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利率 通胀,下阶段,通胀不会成为支撑利率上行的核心变量。

  5. 2020年5月26日 · 文|王光明. 大成上海办公室高级合伙人. 2020年5月12日,香港Right Time Global Investment SPC-Right Time Value Investment Fund SP(下称“Right Time基金”)与 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华信”)关于维好协议的纠纷案(申请内地法院承认香港法院的判决)在上海金融法院开庭。 此前,上海华信已经进入破产程序。 2020年5月12日,国际著名的信贷评级机构惠誉发布报告表示,国内某知名校企FG集团进入法院重整程序,其中涉及公司提供维好协议的离岸债券未来的可执行性。 许多在发行离岸债券的中资企业都采用了维好协议结构,这一案件的最终结果或影响惠誉未来如何对此类结构债券进行评级。 本文共计0字 订阅后继续阅读.

  6. 2023年4月13日 · “通缩”是有严格定义的,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持续且普遍地下跌,且常处于货币收缩的环境之下。 物价暂时性走低或少数品类价格下跌,都不能被称作通缩。 只有当物价下跌同时具备持续性和普遍性,才能确认通缩来临。 “通缩”与正常的价格波动存在显著区别,“通缩”会自我强化。 通缩往往是经济衰退的代名词,总需求不足,大量资源被闲置,失业率上升,经济前景悲观,物价持续下跌。 通缩会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使得企业债务负担加重,于是企业被迫抛售资产和产品,由此加剧通货紧缩。 物价螺旋式下跌,债务负担螺旋式上升,贷款和投资减少,经济陷入更加严重的衰退,亦即费雪的“债务-通缩”循环。 正常的价格波动则是有涨有跌,市场机制处于正常运行之中。 推荐进入 财新数据库 ,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7. 2019年6月11日 · 王啸最新文章. 做一个非教条的长期主义者:读张磊《价值》 王啸:再融资新规指明正途 配套改革期待跟进. 再融资制度改革面对的现实问题. “堰塞湖”席卷重来,如何跳出历史的轮回. 困境篇|资本市场杠杆化的成因与影响. 资本市场去杠杆系列(3):系统反思. 【财新网】(专栏作家 王啸) 不到四年,两度危机,中国资本市场的命运牵动人心: 2015年6月、8月到2016年1月,股票大面积、断崖式下跌; 2018年,股价持续下跌,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资金链断裂。 两次危机,源头相同,都在于资本市场的杠杆化,只不过,一次是投资端(资金端)加杠杆,另一次是融资端(资产端)加杠杆。 如果说投资端杠杆是一场地表风暴,融资加杠杆则深刻侵蚀着地质结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