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地鐵大戰(Subway Series)是美國職棒 大聯盟 跨聯盟比賽中最知名的跨聯盟比賽之一,與其他三種同城市跨聯盟賽(高速公路大戰、風城大戰、灣橋之戰)齊名於美國棒壇。

  2. 1.搭乘火車:由台南火車站至新市火車站約12分鐘,新市火車站至遠東科大步行約5分鐘。. 2.搭乘高鐵:由高鐵台南站搭計程車至遠東科大約30分鐘;搭區間車至新市火車站約35分鐘。. 3.搭乘興南客運:由台南經台一線省道至新市火車站約40分鐘,新市火車站至遠東 ...

    • 簡介
    • 投法與特性
    • 代表投手
    • 備註
    曲球是所有變化球的始祖,據稱是由ㄧ名叫做Candy Cummings的投手在1864年所發明,並在1867年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亮相,雖已歷經一個世紀以上的時間,仍然歷久彌新,在球場上還是可以發揮威力,也是很多初學者所學成的第一種變化球。
    在MLB百年歷史中,被大聯盟所公認投曲球的尾勁與控制曲球的技巧最完美的,是以史上最少的74球達成完全比賽的Addie Joss,他曾說明如何投好一顆漂亮的曲球(英文維基百科有載明他的說法)。
    握球時食指與中指握在球的外側縫線處,出手時藉著手腕的順時針方向旋轉與手指的向下施力,使球造成旋轉,進而產生水平向分力,加上重力的作用,球會像畫出一道弧線般向打者的外角下墜。
    曲球的旋轉,幾乎是與直球相反;直球是讓球由下往上旋轉,而曲球則是讓球從上往下旋轉。在姆指壓住四線快速球投法的一條縫線後,食指與中指去扣住正對面的縫線。球在出手時,就像栓緊汽水的瓶蓋一般旋轉,在球離手前,姆指應該要高過食指,讓球由上往下轉。
    對於1.上肩、2.四分之三投法、3.側投、4.下勾等不同放球點(出手的位置),曲球分別是由1.上往下快速地掉落、2.往右打者的外角下墜、3.往右打者的外角大幅度水平偏移、4.在變化路徑中會有一段具有真正的上飄但最後又會因為受到地心引力影響而下墜。在投曲球的時候,手腕旋轉的力量怎麼轉移到球的旋轉上,是曲球投得成功與否的關鍵。
    但是在投手投出曲球時,常會在握球的深淺與放球點做一些變化,讓曲球也出現球速差異。通常變化幅度越大的曲球,球速會越慢,出現失投球的機會也會較高。在放球點上改變,也會讓曲球的變化路徑在橫向與下墜比例上不同。
    台灣:黃平洋(CPBL)、涂鴻欽(CPBL)、吳俊良(CPBL)、 宋肇基(CPBL)、鄭錡鴻(CPBL)、王勁力(CPBL)
    美國:Mordecai Brown(MLB)、Addie Joss(MLB)、 Sandy Koufax(MLB)、Darryl Kile(MLB)、 Josh Beckett(MLB)、Kerry Wood(MLB)、 Barry Zito(MLB)、Roy Oswalt(MLB)、 Ben Sheets(MLB)、Ted Lilly(MLB)、 Orlando Hernández(MLB...
    日本:金田正一(NPB)、星野伸之(NPB)、工藤公康(NPB)、 今中慎二(NPB)、岸孝之(NPB)、正田樹(NPB、CPBL)
    成功的曲球,要能破壞打者擊球的節奏,所以配球上要多下功夫;偏高進壘的曲球不會掉,是打者最好狙擊的球路。理想的曲球不是對著打者的身體飛來後掉進內角偏低的位置,就是從正中偏高的角度掉到外角偏低的位置。
    原理:如果是以高壓出手方式來投曲球,假設我們將從投手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球是呈現12往6點鐘方向(12→6)正旋(旋轉軸3-9)。如果我們是從一壘的視角觀察從投手丘投往本壘的快速球我們可以發現球是往下旋轉(順時針旋轉)。此刻我們更深入探討,流體從左往右流向球時,由流體力學角度利用風洞實驗來觀察流場變化,以柏努力定律(Bernoulli’s Theory)解釋此現象,我們會發覺球體下方呈現的流...
  3. 如果轉速固定 (平均每分鐘2360圈),他的球速必須要提升到113英哩;如果球速固定,他必須讓球每分鐘轉3100圈。. 當然,兩者一起提升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但至少以目前的球界來說,真正上飄的速球是不存在的。. 註1:在所有球種中,只有 曲球 和 螺旋球 (所謂的 ...

  4. 指叉球 以食指和中指夾住球的兩側,投球方式和 直球 相似,出手時運用這兩根手指內側的力量將球送出,瞬間手指向下扣會給予球正旋的力量,會讓球產生一個向上的作用力─馬格納斯力 (Magnus force)。 可是和同樣會產生向上的作用力─馬格納斯力的 快速球 相比,作用力較小。 而球到本壘板前,因重力持續影響球,所以球在本壘附近的下墜幅度,比起快速球來的大,可破壞打者揮棒節奏。 而ㄧ些擅投 指叉球 的投手,會在扣球瞬間藉由食指、中指兩者產生扣球力道的差異,使指叉球除了有犀利的下墜幅度,同時也會有往打者內角、外角移動的作用。

  5. 本頁面為 內野手 之附屬頁面,介紹其相關實際技術。 目次. [ 隱藏 ] 1 內野手基本守備站位. 2 各種情形之野手守備站位及補位. 3 內野守備技術淺談. 4 翻手套修正. 5 圖示內野手入門接球法. 6 內野手接到其他的野手的傳球,接著如何快速的將球傳到其他壘包. 7 圖示入門滾地球接法. 8 內野滾地球接法. 9 內野手如何快速且流暢的接起滾地球. 10 內野滾地球的彈跳接球點. 11 內野滾地球接球位置與身體重心之調整. 12 滾地球接球姿式的檢查點. 13 單手接滾地球的時機與重要性. 14 單手接滾地球的接球練習與接球重心運用. 15 內野彈跳球類型及接球方法. 16 內野滾地球不同彈跳型態的接球方式. 17 內野手滾地球接球訓練. 18 內野近身彈跳球接法1.

  6. 自行開車: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下麟洛交流道右轉台一線至屏東市民生路右轉廣東南路,約1分鐘至屏東糖廠棒壘球場。 由88快速道路:至萬丹引道下(南下者左轉,北上者右轉)轉台27線接復興路至屏東市區(右轉)台糖街,約800公尺右側至屏東糖廠棒壘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