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8日 · 《路透社》(Reuters)報導,作為蘋果(Apple)的主要供應商,電子代工巨頭鴻海精密工業(以下簡稱鴻海,Foxconn)正考慮透過引入「輪值執行」(Rotating CEOs)的制度來改革管理結構。

  2. 2019年6月11日 · 對於外界最關心的接班人議題,劉揚偉證實,未來鴻海將在董事會下設立 9 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成員包含盧松青、呂芳銘、劉揚偉、李傑、鴻海副總裁暨財務總長黃秋蓮、鴻海財務長黃德才、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B 次集團負責人姜志雄、夏普董事候選人林

    • 共治,因為台灣缺人才?
    • 外商來台擴編是高薪陷阱?施:拿掉保護思維
    • 台灣分紅機制好,施振榮讚台積電與聯發科

    對於駕駛一艘總合併營收破 6 兆元的超級航母,是否真需要多人共治?宏碁創辦人施振榮 11 日表示,台灣市場跟美國不一樣,「因為我們人才庫不夠。」 為什麼這麼說?施振榮這句話並不是指台灣人才無法獨當一面,他解釋,這是因為: 「否則一升遷,(沒升到的)人才就走了。」施振榮說,美國 IBM 跟 GE 都有案例,有升遷後人才出走的故事,但美國企業對此覺得無所謂,因為美國市場人才很多。

    談到人才,近期台灣廣受 Google、Microsoft(微軟)等大廠青睞,美商來台設立研發中心廣徵人才,業界也開始憂心反造成台灣工程師高收入陷阱,限制這群精英創業動機,讓台灣變成離岸研發島。 不過看過 40 多年台灣科技興衰史,對於這種憂慮,施振榮認為 他舉 40 年前研究所畢業剛開始工作時,他月薪 7000 元台幣,他的老闆有美商拿著 200 美元月薪來請,相當於 8000 元台幣,這薪水對當時的美國很便宜,對台灣則很貴。 「他(外商)幫我們訓練人,」施振榮說,現在台灣電子業就靠這批人,先在外商工作後再出來創業打造。「非常謝謝,拿他們(外商)比較高的薪水,訓練我們的人才,薪水高,也都是台灣的 GDP,人才都在台灣。」施振榮這樣做了結論。 對於人才或將耽溺於高薪喪失創業鬥志,施振榮說,在外...

    對於台灣研發人才扮演的國際價值鏈角色不夠核心,施振榮說,心態一定要開放,想一想外商為何要到台灣來?40 幾年前,研究所畢業拿 200 美元月薪,對台灣而言是高薪,但對美國是低薪,台灣半導體或宏碁之所以能存在,都是因為低薪。 他指出,但剛開始低才有優勢,所以才要創業,要合起來創造價值,而成本競爭力就是優勢,歐美成本高,就打不過,等創業勝利再來分紅,但分紅後,總薪值不會比國外差。 施振榮說,台灣現在的分紅機制是世界最好的,高科技業尤其更是,好的公司如台積電或聯發科分紅都不比美國差。 而對鴻海宣佈調薪 7%,施振榮說,實際上科技業每年都平均保持 2~3% 調薪幅度,當年科技業除調薪,還有物價指數調整,所以是每年調兩個指數,分開調,調升薪水是生產力提高,物價指數則是因為員工採購力下滑,所以也調,但現...

  3. 2022年11月22日 · 2022.11.22 更新:鴻海科技集團 22 日宣布,延攬台積電前共同營運蔣尚義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一職,直接向劉揚偉董事長負責。 希望借重蔣尚義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提供鴻海於全球半導體布建策略及技術指導。

  4. 2024年5月21日 · 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現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是怎麼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 蔣尚義自台積電退休後,便前往中國發展,然而,2021 年底,他又辭去上任不到一年的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一職,時值美中敏感摩擦之際,再度引發熱議。

  5. 2023年10月25日 · 任務一:切斷鴻海壟斷地位,生產 Pro 版本新機. 從 iPhone 13 開始,立訊打入了過去被台廠壟斷的 iPhone 組裝事業,短短幾年間不僅成為蘋果的主要合作夥伴,拿下 Vision Pro 代工機會,而即將於第四季發表的iPhone 15系列手機,也讓立訊分到了一塊大蛋糕。. iPhone 15 ...

  6. 2022年11月22日 · <p>2022.11.22 更新:鴻海科技集團 22 日宣布,延攬台積電前共同營運蔣尚義擔任集團「半導體策略」一職,直接向劉揚偉董事長負責。 希望借重蔣尚義豐富的半導體產業經驗,提供鴻海於全球半導體布建策略及技術指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