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日 · 本文專訪該片三位演員:鄧安寧陳湘琪陳以文,將記憶重回九〇年代,談他們各自對楊德昌的印象。 《獨立時代》在1994年問世,是楊德昌「台北三部曲」的起點,也是其電影風格轉向的轉捩點。

    • 3體演員1
    • 3體演員2
    • 3體演員3
    • 3體演員4
    • 3體演員5
  2. 2020年11月10日 · 走路、雜耍、左右腦互搏──劉冠廷,在自我辯證裡無限擴充角色載體. 「他就像一個玻璃瓶一樣,可以承載不同的內容在身體裡。. 」導演陳玉勳這樣形容劉冠廷。. 6年前,劉冠廷為了能有一個露臉的機會,常發出私訊給導演自我推薦,最多的回應是 ...

    • 3體演員1
    • 3體演員2
    • 3體演員3
    • 3體演員4
    • 3體演員5
  3. 2022年2月16日 · 台灣第一個業餘的實驗劇團「蘭陵劇坊」,是小劇場運動的主要推動者。2018年5月,為了蘭陵40歲生日,召集金士傑、楊麗音、趙自強等老團員以每人生命經驗為基底,演出1983年首演的《演員實驗教室》,在舞台上幻化出歲月的悟。

  4. 2021年11月18日 · 本屆金馬獎大黑馬《美國女孩》,31歲的導演阮鳳儀再現自己的年少經歷,透過林嘉欣、莊凱勛與素人演員共組的家庭視角,與90後團隊協力拍出千禧世代成長印記,逼哭影迷、入圍雙女主角獎。

    • 3體演員1
    • 3體演員2
    • 3體演員3
    • 3體演員4
    • 3體演員5
  5. 黃宇琳技驚四座的蹻功. 「三寸金蓮」是古代女子審美的標準,纏足雖是殘忍的行為,但在中國社會上存在很長的時間。 舞台上為了要表演纏足女子的形態,就將木頭底部做成小腳的形狀,上面連接一塊斜面的木板(類似高跟鞋或芭蕾舞硬鞋),外面套上小小的繡花鞋,這叫做「蹻」,演員必須將腳踩在蹻板上走小碎步、跑圓場,甚至開打、跌撲等,稱為「踩蹻」。 踩蹻是一門非常高難度的技術,全身著力點只有腳尖,訓練也是非常艱苦。 彎曲腳趾纏足綁蹻後,需站在磚頭上「耗蹻」(站立不動),或跑圓場、走花梆子等等,這種基本功稱為「蹻功」,通常是花旦或武旦使用。 中國在1949年後廢除蹻功,台灣則延續這門技藝,早期台灣劇校所有旦角均需要學習蹻功。 《活捉》戲取自《水滸傳》中宋江於烏龍院殺死偷情的閻惜姣後,閻惜姣鬼魂夜至情夫張文遠居處。

    • 3體演員1
    • 3體演員2
    • 3體演員3
    • 3體演員4
    • 3體演員5
  6. 2023年11月21日 · 在台灣的動作演員圈裡,洪昰顥稱得上是一位開創性的人物。 2019年,他以 《狂徒》 獲得第56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台灣人,標誌著台灣動作組的茁壯,一改過往仰賴韓國、香港技術人員的窘況。 到了本屆金馬獎,洪昰顥則以 《周處除三害》 、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和 《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 3部作品「掃榜式」入圍最佳動作設計,再次引起關注。 除了證明「台灣人也做得到」之外,洪昰顥現在有個更大的目標:他想改善動作設計的工作流程,並讓動作演員擁有更完善的從業環境──但這條路並不容易。 對很多人來說,洪昰顥從事的動作設計工作,或許和他名字的發音一樣陌生。

  7. 2023年11月16日 · 息影20年復出再演母親,陸小芬:「你看不到以前任何一個角色氣質在我身上」. (攝影/黃世澤). 在三、四、五年級觀眾記憶裡,她是 《上海社會檔案》 和 《瘋狂女煞星》 裡狂野性感的女主角,也是 《看海的日子》 和 《桂花巷》 裡宿命擔起生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