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 年 8 月 31 日. 臉書母公司「Meta」在前(29)日表示,近期已刪除了7700個臉書帳號,其中大多與中國執法部門有關。. 根據《 美國之音 》報導,中國的此次行動為近年來最大規模秘密影響力行動,目標即為台灣,試圖透過偽裝帳號發佈有利中國的虛假言論 ...

  2. 就是惡質介選! 美資安公司揭:台灣大選前24小時 中國發動大規模攻. 2024 年 2 月 15 日. 根據美國網路安全公司Trellix最新發布的報告,台灣在1月13日舉行大選的前24小時內,遭受疑似與中國有關的網路駭客發起的大規模破壞性攻擊。 這次攻擊的頻率是平時的兩倍以上,但攻擊的具體目的和效果尚不明確。 美國之音中文網在13日報導了這一發現,報告詳細指出,在大選前夕,即1月11日至12日,台灣遭受的惡意網路活動從1758次激增到了4300多次。 攻擊的目標似乎主要集中在政府機關、警察局以及金融機構,焦點在於內部通訊、警察報告、銀行對帳單以及保險公司的資訊。 然而,這波攻擊的強度很快就有所下降,到了大選當天,偵測到的攻次數降至僅1000次出頭。

  3.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近期在質詢時對行政院長陳建仁說出,「質詢是上對下」;以及擬提案修法,將總統選舉改為二輪投票制,並指稱不用修憲,引發熱議。. 翁曉玲近期臉書貼文「怒」比「讚」多,並有許多網友留言批評她的說法。. 昨(8)日是國際婦女節 ...

  4. 中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表示,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容任何挑戰。 並警告個別國家,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停止將衛生問題政治化,停止借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停止以台制華的錯誤做法。 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約旦《阿拉伯聖城報》(Alquds Alarabi)、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中國打壓台灣參與WHA。 丹麥《貝林時報》(Berlingske)報導,因對話中斷,台灣正爭取國際支持。 哥倫比亞《觀察家報》(El Espectador)報導,美國和台灣結束貿易協定談判,下一步是什麼。 保加利亞《事實電子報》報導,前英相特拉斯呼籲國際社會支持台灣面對日益增長的中國威脅。 在中國的國際外交方面。 日本《產經新聞》 報導 ,G7領袖聯合聲明對中國表達批判,並在台灣議題上展現團結。

  5. 2019 年 12 月 26 日. 近年來,台灣社會成為資訊戰攻擊的最前線,在諸多配合中國與國民黨立場,散播不實謠言的網站中,以「密訊」最為人所知。 有媒體就利用大數據分析抽絲剝繭,發現密訊顧問、代表人竟是新黨青年委員會委員。 對照新黨長期鼓吹兩岸統一,以及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毅甚至主張武統台灣,密訊在中國統戰中扮演的角色,值得近一步關注。 《報導者》報導指出,今年10月,查詢「密訊」的網頁原始碼,在一系列密密麻麻的電腦語言指令中,鑲嵌了一行中文:「Mission密訊為自由創作平台,凡註冊會員皆可自由發表創作。 歡迎喜歡創作的朋友投稿,內有獎勵機制以鼓勵網友投稿。 顧問:方行商務整合行銷有限公司——林正國。 」為了進一步查證,記者利用域查詢工具聯繫到了「密訊」的域登記者——謝昇佑。

  6. 不由得令人懷疑,這就是中國近年主導的認知作戰模式。. 《紐約時報》日前才 揭露 ,親中紅竄改英國軍情六處(MI6)報告,造謠美國政府因執行氣象武器實驗引發茂宜島火災。. 且在8、9月,至少85個社交媒體、帳戶轉發相同的文和影音,遍及臉書(Facebook ...

  7. 「林昶佐在地方沒服務所以要罷免」? 吳沛憶:這真的是睜眼說瞎話 | 政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