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2月18日 · 再來看看目前最保障勞工權益的《勞動基準法》,根據第 29 條和獎金相關條文,「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除繳納稅捐彌補虧損及提列股息公積金外對於全年工作並無過失之勞工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 乍看之下,與《公司法》一樣,也是規定公司如有盈餘,應派發員工獎酬。 然而,弔詭之處在於,《勞基法》只規定了賺錢公司要發年終獎金,卻沒有強制規範發放的額度或比率。 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即使賺錢公司的老闆只發給每個員工 200 元的紅包,應該就不算違反勞基法了。

  2. 2024年1月25日 · 1. 沒賺錢,不發可以嗎? 至少給予一個月年終獎金. 如果是勞動契約中有明文規範保障年薪,就屬於經常性給予(一般為1或2個月),構成工資的一部分;如果沒有,就屬於恩惠性給予,勞工並無請求權。 雖是如此,但若未約定,企業站在情理法的人情面考量,建議不論公司是否有盈餘,都應該最少發放1個月月薪,以滿足員工過年與發放紅包的需求。 2. 同事愛比較? 給比同業多一些,就能提升員工穩定度. 員工比較的對象,是他們可能換工作的同業,建議雇主以同業為參考值,比同業多發一點就能增加員工穩定度,避免年後離職的問題,還能建立雇主品牌。 不論公司是否虧損,或創業初期未有足夠利潤,都不應該減少員工的年終獎金。

  3. 2023年5月12日 · 快速雖然公司看的是年度收益但其實月度最短)、季度中期給的獎金是比較有激勵效果的由於業務的衝勁像馬達一樣是沒辦法一整年都在衝刺的短期內給予激勵就像車加速了一段路之後需要加油一樣把走期縮短即使獎金分次給得比較少

  4. 2019年12月17日 · 徐采蘩指出, 獎金用途可以區分為 5 種,依序是償債、必要支出、緊急預備金、理財、犒賞自己 。 償還負債是最優先的用途,像是尚未繳完的分期付款、房貸等,降低未來還款壓力。 第二順位則是預留必要支出,例如過年孝親費用或保險費用等。 再來是用於緊急預備金,也就是當遇到生病、意外等需要用錢時,能夠馬上拿出一筆資金應急,而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這筆預備金建議常備 3 至 6 個月的支出。 接下來則能用於儲蓄、投資。 當上述順位都規畫完畢,就能把獎金拿來犒賞自己。 她也提醒,有些工作者的年終獎金不固定,要避免預設自己每年都會拿到這筆錢,否則一減少或中斷,便會大幅影響財務狀況。

    • 2成民眾一年內曾買保健食品送人,不同性別各有偏好的送禮時機
    • 還有哪些人最常收到保健禮盒?男性有更高比例送給「這類群體」
    • 體力補給類型最受歡迎,民眾挑選動機最看是否有品質檢驗
    • 保健食品送禮成趨勢,結合crm+找出關鍵客群進行分眾行銷

    保健食品除了自己吃,也很適合拿來送禮,主要是這類產品可用來表達關心,加上保健食品的種類、價格多元,可根據與收禮者的關係及預算來挑選適合的品項。因此GO SURVEY調查發現,在過去一年內約有2成消費者,確實曾購買保健食品作為見面的饋贈。 進一步觀察保健食品送禮的時機,89%送禮者表示曾在平常往來時贈送,55%擁有在節慶時贈予的經驗。如果是「平常送禮」的情境,日常拜訪(65%)佔最多數,探病、生日場合則皆有3成以上的比例;至於「節慶送禮」,以送禮者來看節慶的比重順序,前五名分別是農曆春節、母親節、中秋節、父親節、端午節。 從調查中可發現,母親節、父親節乃為至親關係的節日,送禮回饋爸媽實屬孝心的表現。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這類傳統節慶,本身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加上公司、學校也都有放假,因此成為一...

    針對贈送保健食品者,GO SURVEY更深入詢問贈禮的對象,發現不論是一般時候或是特殊節慶,父母都是受訪者買保健食品贈送的最大宗族群。 除了父母,會贈送保健食品的群體,一般時候主要是其他親戚長輩(54%)及朋友(49%),這類對象的比例高於伴侶、同事、師長。同時,在特殊節日送禮給親戚長輩的比例,則進一步提升到62%,可以推論在重要節慶,多數人仍習慣拜訪長輩,且會購買禮盒當見面禮。因此建議保健食品品牌可以多關注上述幾個重要節慶,將產品內容組合及廣告文案的情境,設定為送禮給親戚長輩,呼應送禮者需求。 若用不同性別來切入,可以發現,在「非」重要檔期,也就是一般日常的互動,女性贈送家人保健食品的習慣是高於男性,特別是贈送給父母。相較之下,有更多的男性比例,將保健食品拿來送給其他親戚長輩及師長。

    既然送禮要送到心坎裡,挑選對方最需要的保健食品至關重要。GO SURVEY發現,不論平常或節慶,多數人選擇的保健品類別,最受歡迎的前三名分別是:體力補給、營養補充、視力保健。不難看出,因應現代人作息忙碌,希望對方維持良好的體力來提升免疫力,是大家相當關注的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殊節慶要送禮給父母、祖父母、其他親戚長輩時,相較於平時送禮,送禮者更傾向選擇「骨骼健康」和「心血管健康」相關功效的產品。 除了講究功效,送禮者在選購保健食品,還會關注哪些因素?結果發現,不論平常或節慶餽贈,與產品力有關的「通過品質檢驗/具有檢證證書」最受青睞,代表送禮者相當在意收禮的人吃下的這些保健品,是具有品質證明,而非來路不明的產品。另外,「是知名的大品牌」以及「有折扣或促銷活動」,也是送禮者在選購時非常在意的...

    既然越來越多人會把保健食品納入為送禮的決策考量之一,品牌想要洞察購買者,究竟是自己吃?還是要送人?這就需要更深入的調查方法及策略擬定。 對此,GO SURVEY除了透過各種量化或質化調查深入瞭解客群,更能進一步結合主品牌HAPPYGO的CRM+客群加值服務,針對購買過保健食品者進行360度生活樣態分析,從數據特徵找出保健客群可能購買的品項,不僅協助品牌找到最適合的客群分眾投遞廣告,更可進階設計交叉銷售,除了鞏固既有顧客,也可擴大接觸潛力新客,達到精準行銷目的。 GO SURVEY作為全方位滿足保健食品客戶需求的數據及行銷解決方案服務商,除了幫助品牌解析顧客、智能行銷,也希望所有消費者,能買到讓收禮方感到窩心又適合的保健食品。 【本文由 經理人 X GO SURVEY 市場研究顧問 共同合作製...

  5. 2014年8月11日 · 問題來了這10個人在完成一個專案後公司發下100萬獎金給他們這時主管若將獎金平均分配給這10個人每人拿10萬表現最好的第一名便會因此覺得不公平而離職若是按照每個人績效高低分配獎金的話表現最差的人便會因為不覺得自己是最差的

  6. 2024年2月5日 · 年終什麼時候發、年終獎金可以領多少是工作者最在意的話題之一,yes123 求職網日前公布針對年終獎金的相關調查得出以下結果: 1. 截至 10 月 27 日,僅 66% 的公司已表態會發年終,比例達到近 4 年新低;同時有 8.7 %企業表態今年不會發出年終。 2. 工作者對年終獎金的「期望值」落在 0.99 個月,是近年次低、回到疫前標準;也只有近 7 成工作者認為自己可以領到年終。 3. 有 6 成 2的工作者表示,若今年收到的年終不符期待,將考慮在年後離職。 「年終什麼時候發? 」一直都是工作者接近年底的期待之一;過去長榮海運曾豪發 45 個月的年終獎金,羨煞許多上班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