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13日 · 端午佳節當天有兩個人在網路上迅速竄紅,一個是質疑台灣人為何要過「中國端午節」的泛藍主持人李艷秋,另一位是質問外省籍老人「啃台灣骨」的「台灣民政府」成員洪素珠。. 李艷秋無疑代表了消費「中華文化」,實際上卻沒什麼文化的國民黨 ...

  2. 2015年5月22日 · 下午在自由時報的網站上看到一篇新聞,標題寫道: 《不爽聊罩杯 李艷秋其實是 A 書女主角》,採訪記者是 鍾智凱。 鍾智凱在文中赤裸表示十分好奇李艷秋的三圍,所以實地進行搜尋。

  3. 2016年4月14日 · 最近傳出台灣北、中、南各地的地方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為了搶訂戶、搶市佔率,紛紛祭出「超殺低價」,原本應該是一個月 500-600 元的月費(一年約 6000 元),最近業者竟然竟然下殺到一年 1500 元! 此外,這件事情更不能只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更攸關台灣整體影視產業的發展。 「台灣影視正在被掏空」,早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 電視台不願/沒有能力花錢自製節目,各頻道的黃金時段都在播韓劇和陸劇;網路興起,即使看起來是八竿子打不著「手機遊戲」(如現在當紅的部落衝突或更早的 Angry Bird),也早就是讓觀眾離開電視的殺手;電視台說要重振台灣影視產業、重現台灣「 綜藝王國 」,找來的人卻是老到不行的張小燕、李艷秋和徐乃麟等老人。 圖:李艷秋(左)、張小燕(右)/來源: 蘋果日報.

    • 李艷秋開刀1
    • 李艷秋開刀2
    • 李艷秋開刀3
    • 李艷秋開刀4
    • 1989 年是解嚴後兩年,那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 讓我們從世界的民主關鍵年,1989 年來看歷史
    • 一首台語歌,呈現 1989 年的台灣抗議日常
    • 今年金曲「特別貢獻獎」選擇黑名單工作室,有重要意涵
    • 從來沒有什麼「天賦人權」!因為馬上又會被掌權者奪走
    • 三十歲的金曲獎,同時見證台灣人如何追求自由
    • 延伸閱讀

    沒有經歷過解嚴的年輕世代,可能會有一個錯覺,覺得 1987 年的 7 月 15 日,政府一聲令下戒嚴令正式廢除,家家戶戶出門走到大街上,發現大家都還活著非常高興於是張燈結彩互道恭喜。 不!這又不是什麼年獸的故事。把你的鞭炮收起來。 解嚴之後,人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顯著的改變。政府要對付人民,方法多得是。 1988 年 520 農民運動,便衣軍警混入抗議民眾中開始滋事、與警察抗爭,街頭處處濺血,而只能收看官方政令傳聲筒的三台新聞的民眾,只是義憤填膺地認為民進黨與南部暴民帶頭襲警、使用暴力、破壞秩序。 1989 年,主張台灣獨立的鄭南榕被控涉嫌叛亂、自囚在民權東路巷內的時代雜誌社(就在我的母校中山國中旁邊,就住在隔壁一個街廓的我還在唸小學,當時對此事一無所知),宣布:「他們只能找到我的屍體」,在警...

    1989 年是騷動不安、乾坤變色、否泰未明的一年。 東歐國家以捷克東德為首展開民主抗爭,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慘案,台灣股市一路攀升直逼萬點、房價高漲促使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發動「無殼蝸牛運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這些即使在現在看來都值得寫入史冊的重要大事,全擠在這一年發生。 那個路上開滿賓士、人人手戴勞力士、講著大哥大,簽賭大家樂、綁票案頻傳的台灣社會,翻騰著彷彿要將鍋蓋掀開的巨大壓力。人人想著發財、社會汲汲賺錢;人們面對著各種壓力,都想伸手突破困境,卻又奇蹟似地以一種推擠式的平衡維持著微妙的社會秩序保鮮膜不致破裂。 各項訴求開始走上街頭,警察與拒馬常常盤據著博愛特區的路口;不同的聲量、伴隨著檳榔渣、大聲公、烤香腸、巨大陽傘、交通錐、直立旗、計程車、綁布條,構成了這個喧嘩時代的的尋常風景。

    這是《民主阿草》歌詞的第一段,敘事的主角是個年輕人,對政治毫不關心也沒概念,為了去西門町卻在博愛特區被擋住了路,於是展開了這個多人敘事的故事。 故事中警察對年輕人說: 在警察半威嚇性地勸退下,年輕人表示別人冤家跟他沒關係,他只是想借道走過去,然而此時多了一個台派阿北,是第一代黨外時期的民進黨員,也講出了這次遊行的宗旨:當時的老國代問題。老阿北說道: 稍微插個嘴,也許有很多八年級生 90 後不知道什麼是老國代。簡單地說,以前總統不是直選,是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國民大會代表中華民國三十六省的國民(對你沒看錯,就算在歷史上從來沒被實現過的東北九省,安東省也好、嫩江省也好照樣有十幾二十票),任務就是選出蔣總統。 在大陸時代就選出的國大代表可以無限續任,每投一次票就可以獲得大湖山莊別墅一棟、新店中央新...

    黑名單工作室是一群人,除了核心人物王明輝與陳主惠外,其他是一群好像綜藝節目班底或全明星(all star)一般的人物,以排列組合 C 幾取幾的方式呈現在不同的歌曲中,大致有林暐哲、陳明瑜、陳明章、許景淳、司徒松(Keith Stuard)、葉樹茵、胡德夫等人,也有一些相識的樂手偶而客串。 那是一個太早的時代,台語新民謠運動的史前曙光。林暐哲才剛退伍不久還沒有組「Baboo」;陳明章雖曾憑著一把六百塊的吉他為《戀戀風塵》配樂拿下南特影展,但並未因此名利雙收;許景淳也還未受到任何肯定⋯⋯他們都不知道未來會變成改變台灣音樂圈的大人物,只是一群因為喜歡音樂又喜歡譙政府而聚在一起的人而已。 因為對體制不滿、所以想要創造一些什麼、去對體制嗆聲;一張主題包羅萬象、遍及台灣常民社會裡各種日常生活與光怪陸離加...

    《抓狂歌》發行後的隔年 1990 年,台灣股市衝破萬點、野百合學運爆發,終結萬年國代、《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例》廢除。而後在反對黨人士前仆後繼的努力之下, 1992 年刑法一百條內亂外患罪唯一死刑廢除。 那些白色恐怖時代朝廷鷹犬掐著台灣人民脖子的惡法法源一一廢除,台灣人才首次見到沒有白色恐怖的天空,真正呼吸到自由的空氣。隨著黨禁報禁解除、媒體鬆綁天空開放、那些憲法所保障、真正屬於人民的第四權、意見表達自由,以及集會結社自由,才在戒嚴四十多年後,真正地交付到人民手上。 我們可能會從課本或書上讀到,自由與人權是上天賦予每個人的,是人生來即擁有的權利。但是我一直都不這麼想。 我從戒嚴的時代長大。我清清楚楚地看著,民主、自由、人權,從來就不是天賦的。那些東西都是我們原本就沒有,靠著很多的前輩與先烈們的...

    三十年了,金曲獎。從一個歌詠中華的政府樣版獎勵,終於蛻變成今日華語流行音樂界最高的殿堂。是因為它的公正超然跨越政府干涉、完全訴諸專業、包容開放多元、鼓勵創新顛覆;又能夠以具體的獎勵選擇表明這個時代公民社會與創作職人最重要的價值 —— 一如最佳歌曲選擇了《玫瑰少年》。 這些了不起的成就都繫於一道既微弱卻又無比堅實的羈絆上。 那就是自由。 唯有自由,才能支撐最真實的創作。一如每一屆掏出真心投入一切的創作者、表演者,換來了第一線音樂專業人士的肯定。 唯有自由,永遠是創作環境裡唯一的土壤。孕育了林生祥、孕育了巴奈、孕育了胡德夫、孕育了雷光夏。 唯有自由,我們才能大聲歌唱。1989 年黑名單工作室的前輩們在街頭現場唱著《民主阿草》時如是,1990 年在野百合學運時如是,三十年後的現在亦如是。 祈願我們...

    【今年金曲獎給年輕人的啟示】高舉政治標語的「黑名單工作室」,提醒你真正的「台灣價值」 為何楊雅喆在金馬獎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用四張圖讀懂電影人的控訴暗號 為什麼我們要花錢,讓外來政權主辦的金馬獎建立不屬於台灣的「大中國想像」? (本文經原作者李律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擾動1989--寫在金曲30之後〉。首圖來源:作者提供。 )

  4. 2018年2月11日 · 打破金馬魔. 2017金馬獎大贏家《血觀音》橫掃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四大獎,打破以往金馬得獎電影往往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電影票房暴衝成長兩倍,在2017年12月10日統計的Yahoo!台北票房榜拿下第二名,年度票房也成為新進榜名單,擠入第32名。 《血觀音》引爆起全台「婦黑學」熱潮,網路討論度熱燒,近三個月內聲量就達到25381筆,口碑爆棚,還沒發露到就太遜啦~ 今天,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就要用KEYPO搜尋引擎來告訴你,網友們都在《血觀音》什麼,其中有哪些巧妙的隱喻及經典台詞,讓看過的人來再次回味金馬神片,沒看過的也能融入話題! 說書人→閻羅王.

  5. 2016年5月4日 · BO 導讀:三國演義第一回有云「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而綜觀中國歷史,向來有「起事於南,成事於北」的說法。. 也就是革命都自南方爆發,但最終的統治者都是自北而南統一 ─ 蔣介石的北伐是少數的例外。. 然而,歷史課本上向來 ...

  6. 2014年10月9日 · 戰時香蘭從歌女成為了著名影星,但當時被日本關東軍和偽滿洲國利用為「宣傳工具」,分明是日本人,卻要裝扮成中國人,不得不堅持「演戲」,這讓李香蘭一直為之苦惱。 戰後她為了剝離這個「標籤」,承受了不少苦痛。 藤原回憶說: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曾與李香蘭一起觀看戰爭期間她出演的影片時,她一邊說『我演了這樣為國家宣傳的影片啊』, 一邊撲簌撲簌地掉著眼淚。 親自將《李香蘭我的前半生》改編成《音樂劇李香蘭》,並兼任導演的日本四季劇團社長淺利慶太回憶說,山口淑子一直非常期待《音樂劇李香蘭》能够在日本及海外多多演出。 每當音樂劇不定期在東京公演時,都會看到她親自來到劇場觀看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