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9日 · 2024-02-29. 分享本文. 全球都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但現今情況似乎終於步入正軌尤其在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的年增率從 2022 年 6 月 9.1% 高峰開始下降,到 2023 年 6 月僅為 3%。 然而,在亞洲地區,通貨膨脹卻持續發酵,《日經中文網》報導,現在食品通膨的中心已轉移至佔世界白米需求 80% 的亞洲。 與小麥國際價格呈現下跌趨勢不同,白米在 2023 年 12 月 21 日創出 15 年來的新高,比 2023 年初上漲了約四成。 也因此造成外食的價格節節高升,在韓國上班族之間還出現了「午餐通膨」的說法,表示要找到沒有漲價的餐廳非常困難。

  2. 2022年3月21日 · 央行從 CPI 與 PPI 的關係分析台灣今年通膨走勢指出,PPI 屬商品的出廠價格,而 CPI 則屬消費端的零售價格,台灣 PPI 漲幅與 CPI 漲幅兩者間存在「剪刀差」現象, 且此現象同樣發生於美國、歐元區、日本、 南韓及新加坡等經濟體 ,引發社會關注且擔憂 ...

  3. 2024年5月20日 · 分享本文. 面對通膨戰爭等威脅全球的外食的漲幅都相當有感在美國 2023 年 1 月相比,外食的價格上升了 5.1%;台灣主計總處公布的 2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同樣大幅跳升,衝高至 3.08%,創下 19 個月以來新高,其中外食費月增 0.48%,為 10 個月來最大漲幅。 然而通膨不只衝擊消費者的生活,根據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的調查顯示, 62% 的小企業主也認為通膨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 對於餐飲業者來說, 成本的墊高也造成「不得不漲」的困境,但又怕引起民怨 。 《Retail TouchPoint》報導指出,用「公開透明」的坦率態度,正面向消費者說明漲價,可能最管用。 方法 1:開誠佈公溝通漲價,讓消費者感受到真心.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4月24日 · 分享本文. 今天,《TechOrange》一樣精選出 5 則國內外科技新聞大事,讓你掌握科技動態不漏接! * 中國無視美國禁令仍成功取得 NVIDIA 高階 AI 晶片. 根據《路透社》報導,在經過對數百份招標文件進行審查後,他們發現中國已悄悄從美超微、戴爾科技及台灣廠商技嘉科技所生產的伺服器產品中,取得內嵌於其中的 NVIDIA 先進 AI 晶片,相當於無視了美國在去年所頒布的人工智慧晶片運輸禁令。 《路透社》指出,從中國進口內嵌 NVIDIA 先進 AI 晶片伺服器產品的 11 家經銷商,皆為小規模經營且默默無名,因此情報來源無法確認那些伺服器是否為美國祭出禁令前的庫存品。

  6. 2024年4月10日 · 主計處公布 3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 2.14%,雖然與上月 CPI 為 3.08% 相比回落,顯示國內通膨持續放緩,但仍高於通膨警戒線 2%。 根據《鉅亨網》,這反映掛號費、外食和房租等持續上漲,其中醫療費用上漲了 4.47% 創下 18 年來新高。 【延伸閱讀】 【AI 陪伴商機超巨大】網紅用 GPT-4 複製分身陪粉絲,一週就賺進 7.2 萬美元.

  7. 2021年11月4日 · 中央社 2021-11-04. 【為什麼我們挑選這篇文章】 2 號落幕的 G20 會議,其共識之一為要求跨國企業接受最低 15% 的稅率,以打造「更穩定、更公平的國際稅制」。 這項決定來自 OECD 的「兩支柱稅改」。 面對這項全球趨勢,台灣政府與企業該如何準備? (責任編輯:連柏翰) G20 對全球最低稅負制達成共識,這項歷史性協議最快 2023 年上路,財政部國際財政司司長李雅晶表示,觀察目前多數細節仍未定案,將持續緊盯發展,台灣必定會跟上國際腳步,以維持國家競爭力。 面對兩支柱稅改,台灣政府尚未訂出規則.

  8. 2016年12月13日 ·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在美國除了漢堡、熱狗之外,最常吃的就是潛艇堡(subway)了!在台灣點餐的時候,總是那個要、那個不要的,這些話的英文怎麼說?(責任編輯:吳玲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