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16日 · 報橘. 花蓮地震半年後他們收到崐萁王國寄的震撼亞洲的震災搶救大禮包. 翁筠茜 2018-08-16. 圖片來源: 凱莉給點力 。 今年 2 花蓮縣發生嚴重的地震引起全台人民的關心許多人紛紛捐款希望可以幫助救災沒想到支持捐款之後竟然收到來自花蓮縣政府的大禮包」。 圖片來源: 凱莉給點力 。

  2. 2024年4月3日 · 廖紹伶. 2024-04-03. 分享本文. 台灣在 4/3(三)上午 7:58 發生發生規模 7.2 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 25 公里台灣東部海域全台有感是繼 1999 年 921 地震之後,25 年來最大地震,除了造成花蓮多處房屋傾斜倒塌,各地也陸續傳出災情,許多民眾的家也因為遭遇劇烈搖晃,呈現一片慘狀。 根據氣象署地震中心,後續 3 天內可能會有規模 6.5 以上至 7.0 的餘震,影響相對大。 財政部國稅局提醒,如果因地震遭受財產損害,記得拍照存證,申請稅捐減免。 申報災害損失減免 3 步驟. 民眾如果因為地震造成財產損失,可透過 3 步驟申報稅捐減免,維護自身權益: 拍照存證. 檢附損失清單及證明文件.

  3. 2018年3月5日 · 花蓮地震後外界十分擔心罹難者你知道嗎有一群罹難者可能收不到政府給予的補償他們是為台灣雇主服務的外籍看護工若沒有政府強制約束台灣雇主通常不會給他們保勞保意外險方面遇到轉換雇主的時間通常也就失效了

    • 地震研究,有 4 項成果值得關注
    • 地震研究的成果,在台南與花蓮地震展現出來
    • 我們仍無法準確預測地震,但可以先行防範

    根據換日線的文章與牛津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蔡佳欣的觀點,談論價值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地震研究。目前的地震研究,有 4 項值得關注的成果:判斷斷層位置、斷層活動週期、近年來斷層破裂(地震)的機率,還有地震的規模與震度預估。 多數斷層的地震活動是有週期性的,因此可以藉由觀察、追蹤斷層帶的活動痕跡,推算發生地震的週期與時間,例如引發 921 地震的車籠埔斷層,週期大約是 370 年。目前的技術是結合已推估的斷層參數(位置、長度、寬度、滑移速率、活動週期等等),再搭配實際的量測數據與統計運算,即可彙整出地震機率圖。

    這項研究的成果在 2017 年的台南地震與 2018 年的花蓮地震展現出來。 2015 年,台灣地震科學中心召開 10 周年記者會,並提出了未來 30 年台灣孕震構造的發震機率圖,標示出台灣未來 30 年內可能引發地震的斷層、可能引發的最大地震規模,以及可能發生最大規模地震的機率。 圖表顯示,台灣 30 年內地震機率最高的區域在台南與花東縱谷,而 2017 年台南就爆發了規模 6.6 的地震,隔年花蓮也爆發規模 6.2 的地震,造成多棟大樓倒塌與百人傷亡,其中引發花蓮地震的米崙斷層(32 號斷層),在圖表中更顯示了高機率的棕色。

    以上就是地震研究的效益之一。雖然人類還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發生時間與位置,但還是可以預估發生的機率與大概時間,先進行預防,例如靠近斷層帶的建築,結構要做特殊強化。2017 台南地震後,台北市長柯文哲公佈土壤液化潛勢圖,也是一種預防行為,因為土壤液化是可以在興建房屋的時候,藉由處理土壤、地基,預先防範的地震災害。 最後,我們需要了解,「地震不會殺人,危樓才會殺人」,台南地震和花蓮地震倒塌的大樓,都有偷工減料與不當施工的問題,而 921 倒塌的樓房中,很多繫筋(鋼筋的一種,負責固定)只彎折 90 度,造成建築強度不足,而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現在法規規定,繫筋必須彎 135 度)。地震研究可以幫我們預估地震發生的時間與位置,並且在發生的時候提供警報,讓人們有幾秒鐘的時間做準備,但更重要的還是建築品質的...

  4. 2024年4月10日 · 分享本文.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4 3 日花蓮大地震後台積電數度透過重大訊息對各項影響進行說明。 第一次是 4 月 3 日晚間 11 點,強調地震發生 10 小時內晶圓廠設備復原率已逾 7 成,新建晶圓廠復原率更超過 80%; 隔天補充進度:「新建晶圓廠預計在今晚皆可完全復原。 而在 第三次的說明中,除了強調「台灣晶圓廠內的設備已大致復原」,更特別加上這麼一句:「感謝台積公司同仁及供應商夥伴的共同努力……。」 其實,這次地震的芮氏規模雖達 7.2,但半導體重鎮的竹科最大震度為 5 級,南科則為 4 級;一位半導體業界人士表示,「5 級,剛好是在半導體機台可以容忍的上限。 」但他也強調,只要晶圓廠有需要,「 第一時間,不管是廠務、設備等,相關供應商都會被立刻 call 回去。

  5. 2024年4月16日 · 4/3 台灣花蓮東部海域在早上 7 時 58 分發生規模 7.2 地震,這是自 921 大地震後台灣遇過的最強地震,無論處在台灣哪個角落能感受到強烈晃動,甚至還有不少建築物結構受損、倒塌事件頻繁傳出。 而標誌著台灣的台北 101 大樓裡懸掛著一個 660 噸重的鋼球,在發生規模 7.2 地震當下保護了這座建築。 阻尼球身處 89 樓觀景台! 最大任務是地震來了跟著搖. 這個球體位於 101 大樓的第 89 樓觀景台,對民眾來說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它外表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 調諧質量阻尼器 」角色。 也就是當大樓面臨到強風或是地震時,可以減少建築物劇烈搖擺和劇烈震動的鐘擺。

  6. 2018年2月9日 · 胖卡協會理事長龔修賢今天接受媒體訪問說救災現場再多的金錢換不到一碗即時熱湯」,因此花蓮地震發生後立即在網路號召就近調撥了3台魔術小巴俗稱胖卡到雲門翠堤24小時輪班免費提供救難人員媒體記者現做熱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