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報導者透過專家採訪與資料整理理出性騷擾重要的關鍵十問希望這十問能提供在各場域的每個人理解性騷的光譜以及目前性平三法的基礎內容和申訴管道在保障未臻成熟的此刻每個人可以為打造性別平等的社會一起努力做到什麼

  2. 2023年7月10日 · 今年6月初開始在台灣Facebook社群中無數的性侵犯與性騷擾事件從政黨職場校園娛樂藝文領域的黑暗角落被陸續揭露進到主流大眾的視野猶如一場大規模的集體創傷人們彷彿一夕之間發覺表面光鮮亮麗道貌岸然的背後對他人身體界線的試探與侵犯長期被整個社會默許與忽視2017年起這波譴責性侵犯性騷擾行為的全球性別運動從美國興起以來許多關心此議題者問道為什麼台灣沒有#MeToo? 」在如今 台灣終於迎來遲到的#MeToo ,並持續延燒的此刻,我們嘗試回到這場運動之前人們的經驗,並探究周遭為何沉默、又有什麼微小的力量在2023年前就慢慢累積? 而這場運動又該走向何方? 「就像是永久被壓下來的一個咒語,我們早就沒有寄望這件事會有結果。

    • 修法討論1:申訴依賴公司自治常失靈,是否應有「外部申訴制」?
    • 修法討論2:職場是否能比照校園性騷擾,設立通報制度?
    • 修法討論3:性騷擾被害人往往非第一時間報案,申訴時效是否要調整?

    修法首要需補上的漏洞,是《性工法》申訴制度缺乏外部機制介入的現狀。 勵馨基金會公民對話處倡議組組長郭育吟代表組織受訪,提出應修法讓勞工局也有裁罰性騷擾行為人的實質權力:第一階段被害人向公司申訴後,若對結果不滿意,第二階段可直接向勞工局申訴,並請勞工局針對行為人進行實質的個案調查與罰鍰。 郭育吟表示,可規定公司性平調查至少需一位的外部委員參與、也要求委員具備的專業和性平素養;公司另應有心理諮商、法律諮詢等資源,提供給被害人。勞動部可以仿照衛福部、教育部,搜羅具有處理性騷擾專業的專家,建立人才庫,當企業需啟動性平流程時,就從其中聘請專家。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郭玲惠則提醒,讓勞工局對行為人罰鍰不一定能解決問題,因為對部分行為人來說,罰錢沒用,如調職等工作調整,才真的有意義,企業無法迴避內部處理的...

    郭育吟分析,「目前的法令是公司做完調查僅『備查』,當事人只要不繼續往上申訴,主管機關就不知道。」相對於校園性騷擾是有疑似案件就通報地方教育局,她認為,職場性騷擾或許不用做到這程度,但可規定公司一旦受理申訴案,就要通報主管機關,主管機關便可以掌握今年有多少企業有人申訴、最終成立或不成立,做通盤檢討。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晉芬則提出反思:建立通報機制,也有可能令某些主管更傾向吃案。張晉芬2018年曾在數間醫院內進行有關性騷擾的研究,調查3,000多位護理人員是否知悉職場內曾發生的性騷擾、後續如何處理、加害人是否受到處分。結果發現,知悉有職場性騷擾發生者近千位,將近一半都表示性騷擾事件後來「不了了之」。張晉芬主張,應明文規定公司必須公布有性騷擾事件發生與最終懲處,讓大家都知道性騷擾是有後...

    律師莊喬汝直言,一些情節嚴重的性騷擾,對被害人來說是嚴重的心理創傷,「6個月絕對不足以讓一個人從驚嚇,到創傷,到有能力去提告訴,」很多被害人因此喪失救濟管道。莊喬汝提到,在刑事部分,過去已有討論,是否要將性騷擾罪改為非告訴乃論,就不受6個月時效限制,而享10年追溯期。 但性騷擾的犯罪樣態多元,許多不同情節輕重的個案也可能遇到相同困境。社工督導鄭舒容和我們分享實際服務案例,有人是一年前看病時遭性騷擾,當下因沒證據選擇隱忍,但又因這一波#MeToo運動被觸動,才打來向鄭舒容諮詢是否能用法律維護權益;有人是去年在公共場所被故意觸摸臀部,觀察一段時間,赫然發現行為人是慣犯,也襲擊他人,故站出來提起性騷擾罪告訴,但這些個案受害時間都已超過法定時效。 郭育吟提到時效訂立的難點:性騷擾證據搜集不易,若時效...

  3. 2023年6月27日 · 近10年校園的性騷案平均每年1,500案但專家學者評估受害學生仍會因師生權力關係而難以啟齒黑數比想像中更高具備即時通報與調查程序的性平會長久以來則因架構在學校行政體系內難以擺脫人為干預色彩達到全然獨立常使受害者得不到公正的答案。 回望歐美、日本與韓國,#MeToo運動的展開也進一步揭開「#MeToo後真相時代」,進入尚難以修復的性別對立與獵巫。 遲來的台灣#MeToo運動很痛,但這是改革的過程。 立法院在#MeToo延燒數週後,決定加開臨時會,要在7月底完成性平三法的修法。

  4. 2023年6月13日 · 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廖珮如指出民進黨目前的版本是2020年修訂性騷擾申訴委員會執行祕書由婦女部主任擔任但若是非女性被害人看到婦女部一詞會被認為這個辦法只協助女性」,可能阻斷了非女性的申訴案。 民進黨婦女發展部在2023年2月已改名為「性別平等事務部」,但現行辦法中的執行祕書仍是婦女部主任,代表組織變化時,該辦法並未及時修訂跟上。 民進黨立委范雲補充指出,民進黨的機制是由婦女部擔任性騷擾申訴委員會執祕,如果是部門內的申訴就要有例外機制,直接由祕書長或副祕書長處理,或是直接由申訴委員會的外部委員處理,才能避免再漏接被害人。

  5. 2023年7月20日 ·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評論. 陳昭如、黃長玲/遲來的#MeToo被害者公信力,正義能隨之而到嗎? 今年20237月7日由多個婦女團體結合全國律師聯合會性騷擾防治委員會召開記者會宣布組成超過40名律師的後援團以支持挺身而出的性騷性侵事件控訴人不受誹謗妨害名譽等法律訴訟之威脅與二度傷害。 (攝影/陳曉威) 2017年#MeToo浪潮席捲全球之時,社群媒體盛行的台灣沒能掀起同樣的浪潮。

  6. 2018年6月18日 · 2014年菲律賓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凱薩琳阿拉諾Katherine Alano從娛樂圈頂端重重摔下原因是她出面坦承自己曾遭知名人士性侵。 隨後,成千上萬的謾罵在網路上擴散。 「有一則說:『只要一顆子彈就能讓妳閉嘴。 』」長達兩個月時間,阿拉諾不敢踏入自己的公寓。 她第一次感覺到死亡離她如此靠近。 據阿拉諾陳述,那名強暴犯是一名擁有百萬粉絲的知名主持人。 事發於2005年,當時阿拉諾才19歲時,兩人透過工作認識。 那一晚,阿拉諾邀請他和一群朋友到酒吧小酌。 「我沒親眼看到他動手,但他在我的飲料裡下藥。 」現年32歲的阿拉諾回憶那夜,仍微微顫抖。 菲律賓知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凱薩琳.阿拉諾(Katherine Alano),2010年揭露曾被性侵的往事。 (攝影/杜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