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7日 · 如何用文字將人物描寫的活靈活現?. 從三個表現技法著手,具體形象一次到位. 文/ 林明進. 2020/09/17. 每個人的相貌不一樣,要分辨出差異性,不能千人一個樣兒。. 同時相貌描寫要針對特徵來寫,不用鉅細靡遺、從頭寫到尾。. 圖片來源: Unsplash. .表現技法 ...

    • 學習主題:選材訓練.選米做巧婦
    • 選材的重要
    • 寫作要訣
    • 表現技法

    選材,是指透過生活觀察、人生經驗和具體感受的不同角度,我們會捕捉到豐富的寫作材料,但必須經過嚴格的篩選、提煉。 蒐集寫作材料,先要求廣博豐實;選取素材,則要求去蕪存菁。對於材料要進行分析研究,嚴格取捨、剪裁,然後選用,才能寫出不落俗套的文章。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文章好比煮飯一樣,沒有豐富的材料──「米」,便寫不出美妙的文章──「炊」。然而有了各種材料以後,還要面臨如何選材的問題,寫文章是要講究選材的。 魯迅說:「選材要嚴。」就一個作文題來說,可能有很多材料都能夠表現這篇文章的主題,但是在進行寫作時,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腦兒全塞到文章裡,往往不太適當,使得過多的材料淹沒主題,就會造成文章繁複雜亂的毛病。 因此,我們在處理材料時,一定要懂得篩選。

    .材料要有代表性 是指選取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意義,這樣才能發揮文章的說服力和表現力,引起別人的共鳴。典型的材料,就是能把握人們共通的經驗、情感,這樣才能建立合情合理的內容。 .材料要有新鮮感 大自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樣的,在我們生活中並不缺乏新穎的材料,而是缺乏捕捉的能力。創造新穎的材料,需要匠心獨運,慧眼獨具。北方有句土話:「不吃別人嚼過的饃。」就是這個意思。 .宜選自己熟悉的材料 選定自己熟悉的材料來寫,即使不能創造佳作,至少也會寫出像樣的作品。材料熟悉,寫起文章來就得心應手,很多學生會誤以為材料愈奇特愈好,放棄自己熟悉的東西不寫而去寫不熟悉的材料,結果往往吃力不討好。所以,在生活中選取熟悉的材料,比較容易寫出感人出色的作品。

    嚴格篩選法 範例:以〈影響我最深的一位師長〉為例──正面的材料:生活樸實、教學認真、以身作則、學問淵博、講課生動、默默耕耘,這些角度的具體材料就可選用;負面的材料:偏心、好鬥、口無遮攔、愛管閒事、遲到早退、獨來獨往、打罵無情等具體材料就應避免選用。 以少勝多法 範例:以〈升學的難題〉為例──可以選取一家人共進晚餐的場景做為敘述的重點。內容扣緊面對升學主義的困惑,在現實與理想、興趣與別人眼光的種種矛盾中,凸顯家庭、學校、社會的問題,將困擾許多家庭的升學難題,拉到社會人生的層面來進行評論,或者呈現無奈、感傷等,都是很好的材料。 由舊翻新法 範例:以〈耕耘與收穫〉為例──一般學生都會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或者「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上打轉,大家都這麼寫,就千篇一律,了無新意了。如果我們換個新思維...

  2. 2021年3月29日 · 觀察它們的形狀、紋理、顏色,甚至進一步了解背後所隱藏的現象,以及詳盡的來龍去脈。. 有了注意觀察、仔細體會、專注追蹤的步驟,就能清晰、明白、逼真、生動的寫出事物的形貌與神態。. 凝視大千世界的草、木、人、物、江、河、山、水,分別 ...

  3. 2023年8月9日 · 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的修練是學習不斷釐清並加深個人的真正願望,集中精力,培養耐心,並客觀觀察現實。. 這一項,是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 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夠不斷實現他們內心深處最想實現的願望,他們對 ...

  4. 2017年10月26日 · 如果有超過半數是自己的情況,就表示用了過多記憶,而且理解、推理、思考用的不夠,該要調整學習數學的方式與心態. 圖片來源: pakutaso 文:任維勇/北一女中數學教師. 若問學生:「你最不喜歡哪一個學科?. 通常最多學生回答:「數學。. 這是全 ...

  5. 2022年8月8日 · 天下文化日前出版《放手讓孩子飛》新書,書中主角之一、PAS創辦人暨校長朱家明(Pamela)坦言,常常有人問她:「你們學校學生一定特別會考SAT,可以傳授一下考試秘訣嗎?

  6. 2019年10月1日 · 圖片來源: unsplash. 28歲甫進政大新聞系,險被「勒令退學」. 長期流亡,自幼失學,我對學堂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敬畏與崇拜。. 每次走過一所大學,遙望圍牆裡的大樓,想大樓裡必有大師,學生涵泳於知識的海洋,是在天堂裡過日子。. 但是當自己以廿八歲「高齡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