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3日 · 澎葉生的耳朵裡,聽見的是大海,他感應到的是「一個海洋的故事」,因為有海才有魚,也才有人生存的資源,讓人和環境發生連結。 無論海洋、鰻魚與人,個體成長與族群傳承,面臨苦難後能否存活?

  2. 2022年3月23日 · 鰻(leptocephalus):在大洋隨洋流長距離漂游,此時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便於隨波逐流。 以 海洋雪 為主食。 玻璃鰻(glass eel):在接近沿岸水域時,身體轉變成流線型,減少阻力,以脫離強勁洋流。

    • 葉海洋1
    • 葉海洋2
    • 葉海洋3
    • 葉海洋4
  3. 2016年9月12日 · 海上生存賽局──一位漁撈長半世紀的討海心聲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去年10月開始,擁有龐大遠洋漁業艦隊的台灣,被歐盟祭出黃牌、指控為不負責任的漁業國家。 在公海上,區域組織的道德勸說、消費市場國強力要求台灣政府嚴格管理,落實上為何困難? 在未來一季,《報導者》試著以複眼的視角,從海洋世界裡的不同利害關係人身上,要陸續帶讀者看見討海人的搏鬥、利益與保育的價值拉扯、國際爭奪的角力,以及政府執法窘困的眾生相。 這一系列的第一篇〈海上生存賽局──一位漁撈長半世紀的討海心聲〉,是一位與海搏鬥50年的漁撈長訴說的,一個巨觀與微觀交織的漁業野史。 我們進到討海人的世界觀,懸置先入為主的想像,深入認識他們獨特的生命世界。

    • 葉海洋1
    • 葉海洋2
    • 葉海洋3
    • 葉海洋4
  4. 倘若屏氣凝神觀看,會有七彩斑斕的扁蟲、海蛞蝓若秋飄揚而過。 聖白的海兔螺雙雙對對,星點黑紗裙般的外套膜震人心神,牠們囓食軟珊瑚,而小丑魚穿梭其中。

  5. 2021年8月4日 · 有關影響海洋生態的主要原因,邵廣昭表示,一般國際研究歸納有六大因素,包括棲地破壞、外來入侵種、汙染、人口過多、過度開發以及氣候變遷,然而,「這裡面大家不願意去面對,造成資源匱乏的現象,過度捕撈才是No. 1,」但是政府官員最容易告訴媒體的答案卻是氣候變遷,「這樣說也就是大家都有責任,政府不用負責,也不得罪任何人。

  6. 2022年11月14日 · 《尋找母樹》發現海洋與森林的共生祕密 海裡的鮭魚,如何將養分傳送給森林裡的大樹? Suzanne Simard精彩闡述森林是個錯綜複雜、互相依賴的生命共同體,而「母樹」就是這一切互動的中樞,連結也支援所有生物。

  7. 2017年7月28日 · 海洋問題多半從陸地而來,從人類的行為而來,包括過漁(過度捕魚)、優養化、各種污染排廢、塑膠垃圾、農藥、毒物、氣候變遷、海洋酸化等;水母自古至今都一樣,牠們只是把握機會、趁虛而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