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4日 · 鴻海2317法說會將於週二5/14下午登場盤中股價一度漲逾3%最高攻上175元但有分析師認為鴻海下午的法說釋出優於市場預期的訊息機會不大鴻海股價狂飆 5/14法說會聚焦AI電動車蘋果新品.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 圖片來源:鴻海提供. 不過自上次3月法說會後鴻海股價狂飆近3成今年以來累積漲幅更飆破6成衝破170元關卡據鴻海上週公布最新營收數字來看4月營收5,109億元月增14.15%年增19.03%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目前市場對於鴻海仍聚焦在AI伺服器進度、電動車出貨進程、蘋果新品銷售狀況等議題,預計這也是鴻海此次法說會的最大重點。 鴻海投資報酬率830% 吳怡霈震驚:突然撿到錢. 「830%的投資報酬率是什麼概念?

  2. 2024年5月12日 · 鴻海將於本周二14日舉行法說會市場聚焦AI伺服器進度電動車出貨進程蘋果新品銷售狀況其中蘋果計劃將M2 Ultra晶片裝載於雲端伺服器該項這項業務由鴻海旗下富士康組裝。 本文授權自旺得富, 原文見此 。 延伸閱讀: 勞保不改革、恐在賴清德任內破產 年改3大方向:「這2招」一起用 退休金掉3成. 羞辱軍公教? 這群人作滿8年 每月多領不到800元 1類人更慘 逼保勞保、五一還不給假. 別管開發金了! 配息有更好的選擇 這些龍頭股息差雙賺 僅1檔金融股賺贏0050. 年中驚喜大放送📣加49元 最多送49期! 每期最低$34元up🎯週週為你觀察經濟脈動,分析最新投資情勢,現在用最優惠的價格訂閱,佈局未來,贏得先機!

  3. 2024年5月14日 · 隨著法說會再度釋出對於相關業務的亮麗業績及強力動能以及2024全年四大業務中雲端網路產品的全年展望是直線向上」,令外界不禁樂觀預期股價是否真的會衝上200元。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曾在2016年股東會中宣示,「股價沒有到200元,不會退休」,如今這個目標,似乎有機會在劉揚偉的手中實現。

  4. 2023年8月14日 · 鴻海 (2317)今天下午舉辦法說會近期國內AI話題正熱鴻海也是AI伺服器重要供應鏈之一只不過相較於其他AI概念股如緯創廣達技嘉等鴻海的股價至今仍未表態。 鴻海今年股價從年初的98元,緩步上漲,14日開盤一度衝破110元,上漲逾1%,表現穩健。 只是與其他AI概念股相比,顯得溫吞許多,也讓投資人好奇,代工龍頭會如何跟上這波AI熱。 「AI伺服器業績下半年會有3位數成長。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在股東會如此說,2022年鴻海營收6.67兆,伺服器就貢獻1.1兆元。 其中,鴻海AI伺服器貢獻的營收,就占了約2000多億,占比約2成。 鴻海在全球市占高達4成,可說是電子代工的龍頭。 劉揚偉當時直言,Chat GPT帶來的AI熱潮,鴻海不會缺席,今年下半年AI伺服器業績會有3位數成長。

  5. 2024年5月13日 · shutterstock. 2024-05-13 11:05. +A -A. 加入收藏. 鴻海 (2317)在3月開完法說後股價就狂飆3成今年來漲幅更是突破6成。 這家曾被譏為股價比中華電信還牛的代工龍頭,終於隨著AI伺服器的需求成長,成為今年大飆股之一。 ETF巨嬰00940本周將要公布首次成分股更換結果,預料長榮航 (2618)將會是最大贏家,上週五三大法人卡位布局超過6.6萬張,只不過,近期多家高股息ETF屢屢破發,讓熱潮迅速降溫,這次更換成分股再度引發話題。 1、 鴻海上次開完法說,股價累積飆3成... 這次有什麼好消息. 2、 巨嬰00940將公布換股名單! 會重新點燃高股息熱嗎? 3、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卸任…李氏王朝的最後一舞.

  6. 2024年3月14日 · 以個股來說最受關注的就是鴻海 (2317)鴻海週四 (3/14)將舉行法說會週二 (3/12)爆量大漲逾5%觸及115元為去年7月4日除息後歷經8個多月完成填息股價收在最高價119元創下32個月新高成交量34.5萬張為個股成交量冠軍投資理財講師、暢銷財經書作家艾蜜莉在臉書PO文表示,3/5把鴻海全數賣出,在「股價光譜昂貴價出清,賣108.x元」,賣掉以後果然沒幾天就上漲,今天一口氣漲了4%多,她苦笑自己賣掉股票才會繼續漲,「也恭喜還在車上的大大賺更多喔」。 台股週二 (3/12)以19914.55點作收,距離2萬點大關不到100點。

  7. 2024年3月11日 · 鴻海2023年全年營收為6.15兆年減6.98%依舊創下歷年次高成績就待法說會上鴻海是否會釋出更明確的全年展望。 市場寄望AI PC掀換機潮. 去年底,英特爾 (INTEL)發表了整合NPU的最新Core Ultra系列處理器,各家筆電品牌廠輪番推出搭載AI的筆電。 微星本周五 (3/15)將舉辦法說會,PC終端市場是否出現AI PC的換機潮,受到市場關注。 疫情期間,居家工作掀起一波購機潮,但需求被快速消化,讓讓筆電品牌去年掀起庫存風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