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6日 · 2012-11-12 臺灣. 「默照禪」是最易學的禪法,也是最難學的禪法。. 放下自我執著——是「默」;清楚知道自心——是「」;默照禪是心如明鏡的修行方法,讓你當下照見本來面目。. 默照禪的修法看似單純,卻容易導致在修學過程中,落入昏睡的陷阱,宛如 ...

  2.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三位禪眾,兩位男眾已具二十年以上的修行經驗,其中Zarko還領導了該國最大的一個禪修團體,而一位女眾Karmen也有十多年的修行經驗,更有很好的佛學、梵文基礎。 幾位師父的早期西方弟子,Buffe、Debe也恭逢盛會。 這次的禪修由於時間較長,不僅師父循序漸進的將默照禪分為放鬆身心、觀呼吸、觀全身、觀環境四層次來開示、指導禪眾們,象岡的環境與氣候也急速地變化,讓大家體會地水火風的變化無常,並考驗著每個人的道心,其中雖有許多人遇到了身體不適的障礙,但也都一一的克服而完成了難得的禪修經驗。 而為了讓法鼓山僧團有機會參與此次的禪修,聖嚴師父還特別安排了來自台灣農禪寺的六位常住法師前來協助,大家對此都感到非常歡喜。

  3. 「直觀」,是佛法的專有名詞,是觀察、觀照、觀念的意思。 「觀」,本來就是一種修行的方法,譬如觀心、觀身、觀受、觀念,是一種觀自己的動作、心念,乃至於外在事、物的現象時,不通過頭腦去思考,也不用自己既有的知識來判斷。 也就是看到、聽到或嚐到了什麼,就是什麼,這就是直觀。 但是「觀」的時候,是很清楚的觀。 譬如,我拿了一條毛巾在面前,我現在稱它為毛巾,這是後天學習到的知識認定,所以不是直觀。 直觀是指我只毛巾拿在手上看,看得非常清楚,只知道有一樣東西在此;但我不說這是什麼顏色、形狀、材質、作用等,我只是看到它。 就好像用照相機把一幅圖畫下來,它只是呈現、反應著鏡頭裡原本的東西,而不需要說明照片的內容。 唯有如此的記錄才是最完整的記錄,如果再加以說明、解釋,就絕對不完整。

  4. 聖嚴師父於一九九七年開創此道場以來,即希望能在此多舉辦各種禪期,甚至長期的禪修活動,使更多的禪眾有機會參與,讓禪法在西方推廣的更深、更遠,利益更多的人。 今年五月六日至六月二十四日,將舉行為期四十九天的默照禪修,不僅是象岡的創舉,也是聖嚴師父領導禪修二十多年來的首度之舉。 此難得的四十九天禪修,以默為方法,其中前六週為單純的禪修,最後一週則傳授在家菩薩戒。 傳戒期間,除了說戒、演禮,更增加了禪坐練習,有別於一般傳授在家菩薩戒的戒期。 禪修以兩週為一單元,無法全程參加的禪眾,亦可報名參加二週、四週禪或最後一週之菩薩戒。 由於是第一次舉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士共一百二十多位報名,對僅能容納六十個座位的禪堂言,不得不嚴格要求錄取資格。

  5. www.ddm.org.tw › maze › 175法鼓雜誌

    「頓悟」不需要做修行生活的練習,就能開悟。 在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之中,有的是已經修行了幾十年的外道師,再到佛的跟前向佛學習,然後才開悟;但也有很多阿羅漢弟子,以前並未修過禪定,只是一旦聽到佛法的開示,馬上就能斷煩惱而證得阿羅漢果。 一聞法即開悟,即是「慧解脫」阿羅漢;至於「俱解脫」阿羅漢,則必須經過聽聞佛法、修行禪定等過程,才能證得阿羅漢果。 中國禪宗的悟道者當中,也有一聞法即開悟的,最著名的是六祖惠能,初聽《金剛經》中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 開悟之後的他,仍在五祖弘忍的寺院裡樁了八個月的米,一邊樁米,一邊鍊心。 鍊心,不一定是打坐的時間愈久、腿練得愈好,就表示心也練得愈好;其實,修行不在於練不練腿,重要的在於聽了佛法之後,是否能除煩惱。

  6. 2019年8月1日 · 禪堂堂主果醒法師接續分享,自己一路領略聖嚴師父禪風的轉變,早期強調開悟與體驗,後期則著重為法忘軀的精神。 隨著出家日久,加上長期與信眾互動,發覺沒有以經論的正確知見為基礎,禪修難以提昇,遑論在生活裡實踐。 美國法子吉伯則強調,對禪的種種分析討論,到最後都只能用一聲「喝! 」,表現其精神──禪,是當下的一念心,當下即是。 過去的祖師遇到種種挑戰,其解決方法,就是回歸到「禪」,然而,我們也必須讓禪法適應當前的時代。 現今網路、科技發達,弘揚禪法的管道更多,網路上禪修資訊豐富,然而最重要的是,人們心裡的智慧如何能夠顯現出來? 這就是師父要我們保存的,原汁原味的禪的心法。

  7. 東初禪寺於12/26~1/1日聖誕新年假日期間,舉行念佛禪七跨年祈福活動,祈願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由於念佛禪的方法簡單明了,因此吸引很多東西方眾報名,活動期間共計有兩百多人次參加。. 此次念佛禪七由常浩法師、常灌法師及常修法師帶領,在三位悅眾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