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8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兩名房仲業者涉嫌自行開發個人資料系統People」,除了業務接觸的屋主資料還蒐集所有網路上的個人資訊包括姓名手機門號住址姓別出生年月日等高達約1.8億筆全放入個資系統內。 兩人將這套系統,依8000元到5萬元不等的價格轉賣給同業牟利。 刑事局初步調查,至少有60餘人購買使用,深入追查中。 刑事局表示,刑事局偵查第九大隊會同台北市警局、新北市警局、桃園市警局、新竹市警局、基隆市警局等,今年8月起先後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基隆市等地,查獲55歲温姓男子、41歲林姓男子等共64人。 查扣安裝「People系統」電腦61台、手機65支、「People系統」程式隨身碟7個、現金8萬3000元等。

  2. 2022年4月20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東明/台北報導. 一名消費者向《匯流新聞網CNEWS 》投訴,於2020、2021年在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官網購共買了總金額37300元的溫泉券,不料竟因酒店客戶資料外洩,遭詐騙99987元。 受害消費者表示,向酒店反映後,麗禧酒店只承認外包廠商資料外洩,卻拒絕負起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也不願承諾消費者刪除個資的要求,甚至不斷私發簡訊,讓被害人精神上極度困擾。 北投麗禧溫泉酒店在回覆公文中強調,經查公司線上訂票系統,向來皆是委託第三人墨攻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置與維護,客户如欲線上訂購公司票券,皆需至墨攻平台進行操作;公司110年11月底接獲墨攻公司通報後台偵測到異常IP,也在官網提醒消費者資料,在票券平台遭受非法取得,已報警處理。

  3. 2024年3月6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千豪台北報導. 《個人資料保護法去年5月修正後明定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為該法主管機關而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也於去年12月5日揭牌但組織條例尚未送到立法院審議此外修法後查緝到的個資外洩案也僅1件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今6日感嘆看不出來政府打詐的決心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陳亭妃關心「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組織條例的進度,她指出,依照在111年8月12日憲法法庭的憲判制第13號判決意旨,行政院必須在114年8月12號以前成立個資保護委員會。 龔明鑫答詢表示,最晚明年推動;陳亭妃質疑,怎麼來得及?

  4. 2024年4月3日 · 東明. 侵占 台北市 士林地檢署. 字級.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台北市大安警分局瑞安街派出所員警,日前掌握相關情資,於轄內大安區四維路一處公寓前埋伏,成功查獲潛逃6年的47歲郭姓通緝犯。 大安警分局表示,郭男數年前疑因詐欺友人財物,遭判刑並涉及多起刑案,本次則因民國106年底的侵占案件,卻遲遲未到案,遭士林地檢署發佈通緝。 大安警分局表示,郭男在逃亡期間都在外租屋,員警盤查時,郭男一度報出錯誤的身分證號,試圖躲避警方查緝。 但員警掌握充足的情資,仍識破他的謊話,順利逮捕郭男。 訊後依侵占通緝罪嫌,將郭男移送士林地方檢察署偵辦。 大安警分局呼籲,如果因案被起訴或判刑,應依據地檢署或法院的通知,在規定期限內到案接受審訊,以免遭到通緝。 照片來源:台北市警方提供.

  5. 2023年12月22日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長吳瑞安,涉嫌收受賄款,幫助特定業者護航投標或履約,橋頭地檢署今(22)日依貪污罪起訴吳瑞安,涉嫌居間牽線的前立委助理張騰龍、廠商陳登來則依交付賄賂罪嫌起訴,3人均坦承犯罪,吳瑞安並繳交全部犯罪所得,檢方也建議法院對他們減輕其刑。 檢方起訴指出,陳登來因曾承攬前瞻計畫及生活圈計畫補助工程之設計監造案件,履約過程多有波折,為能在國土管理署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補助案件投標、履約平順,以及所監造之工程案件於工程品質抽查時不受刁難,在109年間央請張騰龍居間介紹給吳瑞安認識。

  6. 2023年6月10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東明/台北報導. 台北市1名54歲楊姓婦人,疑因透過網路學習投資,卻遇到詐騙集團成員,謊稱她抽中股票,需向投顧公司儲值50萬元。 誤信詐騙陷阱的婦人,日前在北市信義區莊敬路一間銀行旁,與假冒投資顧問公司專員的年輕車手面談,準備當場繳交儲值金。 台北市信義警分局表示,轄區吳興街派出所巡邏員警,剛好經過發現異狀,不僅及時阻止婦人交款,還查出車手竟是20歲徐姓通緝犯,逮回警局送辦。 信義警分局表示,轄區吳興街派出所巡邏員警王眞鈺、邱煒翔等,日前巡邏經過轄內莊敬路段一家銀行旁,發現楊姓婦人與1名身著西裝的年輕男子交談,當員警準備進入銀行巡簽時,王姓警員發現男子,在交談中不斷以斜眼方式觀察員警,行為怪異便上前盤查。

  7. 2023年1月29日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東明/台北報導. 刑事局分析資料顯示,網路資訊五花八門,臉書更充斥各類求職資訊,在「可兼職、低門檻、高獲利」等新興行業,例如電商、搶單幫手等廣告下,衍生各種求職詐騙案件。 刑事局表示,統計去年第3季求職詐騙案發生49件,第4季發生件數為46件,另外統計去年下半年這類案件被害人8成6,都分布於18至49歲之間,顯示青壯年仍為求職類詐騙案件誘騙的對象。 刑事局舉例,中部地區1名吳姓男子,去年12月初在臉書看到徵求幫抖音商家跟網紅,增加點閱率的工作。 對方表示,1單提供薪資新台幣130元,還提供多個抖音帳號,要求吳男按關注及到影片點讚。 依指示成功完成2單,也順利透過個人網路銀行拿到了薪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