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0日 · +. 近日国内权威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51job发布2024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为企业员工保留和激励提供参考。 人才流动连续两年放缓2023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6.6%报告显示2023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6.6%较上年度下降1.3个百分点人员流动连续两年呈放缓趋势。 分析认为,2023年,受经济恢复尚不牢固,内需不足、外部形势复杂严峻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存在一些困难,人才需求相对疲软,个体求稳心态加剧,整体离职率呈放缓趋势。

  2. 2021年12月17日 · 1.经济裁员的法定程序. (1)用人单位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虽不足20人但占职工总数10%以上; (2)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意见. (3)裁减人员方案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注:满足以上3项后,用人单位才可以进行经济裁员,否则可能涉嫌“违法辞退”,需要支付2N的赔偿金。 2.经济裁员中,需要优先留用3类人员. (1)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2)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3)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3.经济裁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N。

  3. 2023年1月12日 · +. 岁末年初,不少小伙伴打算换份工作。 我们都知道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提出离职后还没到30天用人单位能让劳动者提前走人吗? 实务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该条规定系法律从保护员工权益出发,赋予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很多人在这一块都会产生误解,因为《劳动合同法》说了非试用期员工辞职,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公司,因此很多员工就认为我提前30天写了辞职单,那么公司就必须要等30天后才能让我走人,如果让我提前走就涉嫌违法辞退! 实际上,这个提前30天, 实际上是给公司的缓冲期,并不是给员工的缓冲期。 《劳动合同法》在这一块实际上是公平的。

  4. 2023年1月16日 · _腾讯新闻. 年终奖到手可能不足40%,金融行业今年也要限薪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1-16 07:42 发布于 中国香港 每日经济新闻官方账号. +. 2022年整个金融业的限薪备受市场和投资者关注,近日又有市场消息称,公募基金行业的限薪令今年要开始实施,并且可能先从银行系基金公司开始。 对此,有公募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公募行业限薪其实已在进行中,有的公司从去年就已经开始执行奖金递延3年;另外,行业里有公司从去年起就要求基金经理拿出奖金的约30%来自购权益产品。 有业内人士据此计算,一位基金经理的年终奖每年拿到手的可能不足四成。 “具体的标准肯定不一样,每家公司都要按照要求做出绩效方案来推进。

  5. 2024年3月14日 · 2024-03-14 09:00.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在实务中计算较为复杂特别是工作年限跨越08年前后且各地规定不一笔者总结了全国各地关于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基数等相关规定供大家参考。 01. 一、08年之后经济补偿金计算的“双封顶” 并非所有经济补偿金支付情形均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只有满足: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时,实施“双封顶”即支付标准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6. 人力资源部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并给员工开出解除劳动合同证明》,《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是员工到下一个新单位需要的只要是正规单位一般都会要求出具离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收回下发员工的工作工具资料等由直接领导在员工离职交接表上签名确认主管级以上人员离职应在更高一级领导监督下办理交接; 2 、员工持各级领导签字生效后的《员工离职申请单》、《员工离职交接表》,于离职到期日之后,到公司财务部,请相关负责人对其借支状况进行审核,由经办人及财务部负责人签名确认;

  7. 2023年11月28日 · 人力学苑. 2023-11-28 08:00发布于北京. 最近经常有HR问:“劳动合同到期后,单位终止不再续订的情况,需要提前30天通知员工本人吗? 这个问题在劳动合同法和实施条例中并未明确规定,是否需要提前30天通知,需要结合地方性法规综合判断,有些地区需提,有些地区则不需要。 比如北京地区需提前30天,否则要支付一个月代通知金,深圳地区则不需要提前30天,到期不续订的即终止。 下面整理了一些省市的规定↓↓↓. 本文中的劳动合同终止,是指第一次劳动合同期满终止,而不是第二次后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注: 其他无特殊规定的省市,适用国家法律规定。 是否需要提前30的情形,总结如下: 1、地方性法规有约定的应从其约定; 2、地方性法规没有约定的,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应从其约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