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外木山大武崙沙灘 相關

    廣告
  2. 過去一個月已有 超過 100 萬 位使用者造訪過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搜尋結果

  1. 這份初探研究考察了北台灣4個型態互異的海灘沙崙白沙灣外木山與福隆從沙灘取出10公分厚的沙樣再精算微塑膠的總量。 陳于高眼裡,孔燕翔是嚴謹的科學家。 他先洗去沙子挑掉玻璃等非塑膠的物質再淘汰尺寸較大的塑膠碎片。 剩下無法用肉眼分辨、小於5公釐的碎片,需用顯微鏡觀察粒子的紋理,甚至要用上 FTIR光譜儀 ,才能揀選出隱身其中的微塑膠。 很多時候,貼在顯微鏡前,在強光之下用極尖的小夾子挑著、分著,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耐著性子挑了數週的結果是:4片沙灘都已被微塑膠入侵。 在體積約是一塊厚椅墊(0.025立方公尺)的沙樣中,白沙灣有20片微塑膠、福隆20片、沙崙41片,而離基隆港最近、有被定期清理的外木山,竟找出1,016片微塑膠。

  2. 2016年6月12日 · 政府曾經計畫把基隆港從現在的內港規模往西沿著海岸一路擴充包括外木山大武崙瑪鍊溪河口萬里),一直到野柳半島東側規畫成為超級深水碼頭」。

  3. 2019年6月6日 · 令人心曠神怡的風景,在海邊愜意地遊憩? 現實是,台灣有許多海岸是長期鋪蓋著塑膠瓶罐、保麗龍浮球、漁網拖繩等海洋廢棄物,情況之嚴重令人怵目驚心。 然而海岸的垃圾汙染不只是發生在台灣──海洋中飄浮著從世界各地排入的廢棄物,隨著洋流和浪潮灑向各個沿海國家的海岸。 這些海洋廢棄物不只破壞海岸景觀,更嚴重威脅海洋生態。 諸如吸管插鼻、漁網纏繞的海龜,或滿腹塑膠垃圾的擱淺鯨豚等悲慘案例,讓愈來愈多人開始關心海洋垃圾問題、倡議減塑政策,或直接投入淨灘工作。

  4. 4月3日上午7點58分, 在花蓮沿海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 ,震央在距離陸地僅10幾公里的台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15.5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這起自921以來最大規模地震,也引起許多疑問:為什麼北北桃等震度已超過4級的地區,民眾卻未收到國家警報?. 這凸顯出 ...

    • 台灣藝術的南方熱
    • 《南方以南》跟「大地藝術節」的差異
    • 再製與重生的地景環境
    • 注入空間的有機生命
    • 聆聽南方的「聲景」
    • 重新轉化的傳說
    • 二元對立的模糊:夢與現實的纏繞
    • 原民藝術的擴展
    • 小結:內在的體驗南方

    相較來說,《南方以南》更顯得迂迴曖昧,不似《南方—問與聽的藝術》在美術館裡關注當代緊迫的議題,而更像是走向在地,跟在地居民協作互動,重新透過藝術交織成新的關係網路。然而,《南方以南》的整體調性卻屏除嚴肅的問題性,林怡華所選的作品大多是以某種詩意迂迴的方式重新鏈結人跟土地的關係。這種曖昧的態度,若只是停留在僵化的讚頌田園詩歌,則稍嫌可惜;但更重要的是能否在這種「詩性」中,重新打開我們不同的感知模式,政治性的翻轉我們固化的視野。

    《南方以南》試圖透過展覽讓人們重新連接自然、在地、傳統與文化,或許有人會把《南方以南》當作又一個地景藝術節(祭);但從策展命題來說,《南方以南》不以流行的「大地藝術節」為口號,而純粹的以方向來定位(南方),同時超越地理,以更為激進的視野拓展到那些難以在地圖上定位的潛在之地(以南)。展覽副標「南迴藝術計畫」,也讓人想到德國的明斯特雕塑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他們都同時將「Project」作為一種跟在地脈絡(歷史、文化、政治、社會等等)重新對話,不單純落入祭典或節慶的消費嘉年華脈絡。 台灣大部分的大地藝術節,多是喊著回歸自然、跟自然共處、尊重在地文化等號稱,並用極度符號化的方式呈現許多裝飾性高、趣味性強、過度形式化的「公共藝術」,將展覽作品視作關於「過去的紀念...

    關於自然的重生或再造,豪華朗機工的〈在屾〉(諧音近似再生、在森、在屾、載深)以尼伯特風災後留下的大量水泥柱與鋼筋廢料為靈感,將其重新轉化成「人工自然」的山景;但這新造的山卻看似徒具鋼筋骨架的脆弱,沒有具體肉身。巧妙的是,作品坐落在海景的絕佳地點,搭配人工山景也給人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感受,彷彿這些詩意的裝置就如此融入自然。 與其說〈在屾〉是單純的凸顯物理性質,不如說更讓人意識到豪華朗機工製作〈在屾〉的過程。比方因在偏郊施工不便、頂著烈日辛苦勞作,藝術家便調整成與自然共同協作的作息,隨時修正製作方式等等。這些「不可見的互動過程」都成為這裝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讓人想到人跟自然間的調和與再生。 另一方面,相較一般傳統竹編作品表徵具體的文化符號,游文富的〈南方向量〉也用傳統的竹編在海邊編織出「抽象的...

    若說上述地景裝置凸顯了「外部自然」某種不穩定、或抽象、過程性與自然共處的意涵。那麼,《南方以南》的活動中心則是「在建築中」注入活力,在當中的4組作品重新激活閒置大武轉運站。法國藝術家安.芙羅瑞(Anne-Flore Cabanis)的〈彩虹隧道〉在建物的外圍纏繞漸層的彩虹帶,而繽紛活潑的線條,與環境光影的交織,也帶來某種空間的錯亂。

    《南方以南》不只是強調視覺經驗的享受,還希望我們能以更多「其他感官」來體驗南方。往服務站深處走,便能看(聽)到吳燦政的〈南迴聲音地圖〉。相較謝聖華綠意盎然的空間布置,吳燦政以冷調詩意的方式,將空間布置成看似沙丘環繞的自然景觀,而觀(聽)者當中不只看到場景。更能透過〈南迴聲音地圖〉細心體會吳燦政在南迴海岸線、城市、部落等搜集的聲音素材,當中有海的波浪聲、潺潺的河流、都市中熟悉又陌生的嘈雜、部落的蟲鳴鳥叫等等。我們也能在聆聽這些細微的土地之聲中,打開不同的感官來重新感知南迴在地聲音的迴響震盪。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以南》在聲音部分不只有在地聲景的採集,還伴隨著演奏與即興表演。即興音樂家李世揚的〈移動的景緻.奔流熱舞樂〉,於太麻里站開往大武站的南迴普快列車中演出,透過在列車上流動的聲音表演,讓觀者...

    假如說上述作品是在聆聽南方的聲音,那麼接下來的作品則是關於原住民傳說故事的轉化。但這轉化有的是透過當代科技、有人是轉化成繪畫、有人是轉化夢境成空間裝置。 同是運用當代科技的藝術家吳思嶔,在前作《澳大利亞》也透過原始的蠻荒以及對非人、虛構物的探討,討戰了人類中心的疆域。但,這次吳思嶔的〈名字嗎?我有很多個〉則是結合了當地的「矮黑人傳說」,在大鳥溪旁的山丘搭建出矮黑人的偽遺址(據當地居民說,那地區是矮黑人的舊址),並配合AR(擴增實境)的技術,讓人透過手機App跟虛擬的矮黑人互動。 關於傳說故事的轉述,菲律賓藝術家菲南德(Dexter Fernandez)的〈Vuvu & Vuvu〉,也在大武國中的外牆重新將當地部落的傳說會製成壁畫。但他研究的傳說故事跟吳思嶔有所差異,若說吳思嶔研究的矮黑人是不...

    這讓我們意識到原住民的「精神世界跟現實」並非像我們在現代社會規訓後的「二元對立」(或說強調科學理性的去魅,排斥不理性的奇想跟傳說),而是神奇的交織重疊,「傳說」跟「現實」之間的距離也並非我們想像的遙遠。在我看來,《南方以南》也模糊了「真實/虛構」、「現實/夢境」、「人造/自然」、「公共/私人」等涇渭分明的二元界線,邀請我們投入對立之外的秘境。 關於夢境與現實的交織,不得不提藝術家黃博志精采的計畫性作品〈夢啟酒〉。這計畫是他跟當地有預知夢能力的包頭目合作,並在頭目工作的空間「美美健康坊」展出。有趣的是,在包頭目的世界中,夢境跟現實也是交纏在一起的曖昧難辨。 而黃博志則是將包頭目講述的夢,使用個人的語彙轉譯成空間裝置,融入包頭目工作的現實脈絡。在這空間中的霓虹燈管有難以辨識的文字(轉譯後的意思是...

    《南方以南》當然少不了在地原住民跟土地、傳統文化結合的作品,但他們對藝術的觀念又跟我們有極大差異。策展人林怡華提到「原住民並沒有今天藝術(或當代藝術)的字彙與概念,因為他們的生活即是藝術」,這也讓我自省不能單純以當代藝術的脈絡框限這些作品,這些從土地生長出來的「技藝」,也讓人想到本屆台新獎《近未來的交陪》所模糊的界線。「藝術比技藝或設計還高級」大多是在西方框架下來思考;但在《南方以南》的角度來看,所有一切都是平等的互相交織、共生共榮、循環再生。 《南方以南》帶領我們繞道南方,重新回返傳統並同時擴張藝術的想像。林怡華提到「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原民藝術?或許並非如此單純取決於血統與背景、並非僅是將傳統文化符號化的圖騰與工藝,而是人們藉由身體感知經驗,處在與自然萬物連結的狀態時,那更為深層的人類意義。...

    藝術家不只是將作品給實體化,將不可見化為可見形式,或單純表徵傳統圖騰,落入作品物化、商品化、符號化的圈套。更重要的是將不可見轉化成可見時,同時回返到觀者內在的生命,重新連結自然、重建某種潛在又具有活力的體驗與幻想。 在此同時,「藝術家/觀者」的對立也將重構,我們在體驗《南方以南》同時也用自己的生命經驗重新跟這些作品對話,重新賦予其另類想像,進而打開感知南方與面對現實的不同方式。

  5. 2022年9月19日 · 台灣科學家以全球地震科學最先進的工具光纖」,開啟世界級的斷層鑽井計畫將光纖穿過米崙斷層帶做監測。《報導者以9個月影像紀錄直擊此一重要里程碑如何達成

  6. 大武壠族是台灣一個平埔族群,17世紀荷蘭人即記載,大武壠在現今的台南市玉井區、楠西區等玉井盆地範圍,至少建了四大部落。有些人翻過了東方的烏山,在18世紀初期來到楠梓仙溪和荖濃溪上游,建立了許多部落,其中一個就是舊小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