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中元普渡的由來與意義. 佛教中元普施盂蘭盆法會的傳統,起源自《佛說盂蘭盆經》。. 目犍連尊者藉由供佛齋僧之威德力,須臾間超薦墮落在鬼道的母親得生善趣。. 因此,普度蘊涵著孝親報恩、上供下施的大功德。. 普度的真義是一切皆普、一切皆度,冥陽 ...
起源. [編輯] 古代在 孟秋 即農曆七月時, 天子 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 宗廟,稱之為「嘗新」、「秋嘗」、「薦新」,以報答神鬼與祖先的蔭庇 [1][2]。 在收穫的季節,天子象徵性的以新榖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由於祖先崇拜在中國人的信仰中占了相當重要的一環,所以「薦新」的習俗得以存活數千年,甚至在它已從國家祭典中消失以後,民間都還保持著薦新的習俗,並且集中在農曆七月十五舉行。 南北朝 時, 佛教 盛行, 佛教徒 依照《盂蘭盆經》以及 結夏安居 的傳統,在七月十五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 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依《玄都大獻經》說七月十五這一天, 中元地官赦罪清虛大帝 會持人鬼錄簿,檢閱善惡,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
2024年6月30日 · 在古代,這一天會以剛收成的新穀祭拜祖先,而掌管地府的中元地官在這天壽誕,所以道教將之稱為「中元節」;而 佛教的「盂蘭盆節」也在同一天,又相傳農曆七月是鬼月,在這個月中「好兄弟」們會回來人間受人祭拜,因此僧道俗三流合一,最終融合成為今日大家所稱的「中元普渡」。 (延伸閱讀: 「中元節」也是孝親節? 一篇文揭節日背後的動人由來) 中元節的道教傳說: 七月十五日為「中元」,是地官赦罪日。...
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是華人的重要節日,各地方上的普渡陸續舉行長達一個月。農曆七月十五的“鬼節”,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關於鬼節的傳說很多,到了... 農曆七月普渡 在早期的台灣社會中,孤魂野鬼被視為社會不安的源頭。
2021年8月12日 · 普渡的由來. 《禮記》「月令」篇上說:「是女也(七月),農乃登榖,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祖先崇拜在儒家文化是相當重要的,當時已有七月 ...
2021年8月3日 · 根據記載,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三官大帝中「赦罪地官二品清虛大帝聖誕之日」,相信大家都知道做壞事除了會有現世報以外,死後還會下地獄或是在陰間受苦……地官大帝就是掌管地界、冥府、地獄的最高長官,祂可以赦免世人與亡魂罪過,而七月十五 ...
2023年6月26日 · 臺灣普渡文化:歷史、儀式與現代影響. 臺灣的普渡文化深植於島上的歷史與宗教。 普渡儀式,通常在中元節進行,目的是安撫並敬祭那些在冥界的亡靈。 這個傳統融合了道教、佛教和民間信仰的元素。 普渡不僅是宗教活動,也是社區凝聚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 它反映了臺灣人對和諧、尊重和慈悲的價值。 在現代,普渡儀式仍被廣泛實行,並演變成一種社交和文化現象,連接了不同世代和族群,展示了臺灣的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