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app.cycnet.com.cn

      圖片: app.cycnet.com.cn

      • 上元節,又稱「元宵節」、「燈節」、「小過年」,是漢人春節期間最後一個慶典活動,源於中國漢代君王所定之正月 15 日天官生,禮祀泰一 (天帝),放燈火;以及上元日在宮庭與寺院「燃燈表佛」的習俗。 此後道教「天官大帝」與佛教「燃燈表佛」習俗互相融合,流傳民間,隨著華人社會傳播,保存完整的歲時年節祈福慶典。
      twh.boch.gov.tw/non_material/intro.aspx?id=752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元宵節,亦稱為 元宵 、 上元 、 上元節 、 小正月 、 正月半 、 新十五 、 元夕 、 小年 或 燈節,中國傳統節日,每年 農曆 正月十五,為 農曆新年 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到來。. 華人 傳統會吃 元宵 、賞 花燈 、 猜燈謎,以示祝賀。. 這是傳統新春 ...

  3. 2024年2月23日 ·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或小過年,關於它的由來也有許多種說法,以下分享其中一個有關「天帝」的傳說故事: 傳說,有一天有個獵人不小心誤殺了一隻闖入民間的神鳥,天帝知道後非常生氣,打算在人間放一把大火當作懲罰,因此命天兵天將在元月十五日這天到凡間引發火光災難。 這件事被天帝的女兒提前知道了! 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看民間百姓受苦、被無辜牽連,因此特地偷偷下凡告訴人們,要在農曆元月的十四、十五和十六這三天掛上燈籠、燃放鞭炮,這樣天帝從天上看下來時就會以為人間已經滿佈火光、人們已經受到懲罰,就可以避免災禍了! 到了元月十五這天,天帝看到人間一片火紅,還有鞭炮的聲音,以為人們已經得到了處罰,便離開了! 也因此後來,每年的元月十五人們都會掛燈籠、放鞭炮,來紀念這個平安躲過災難的日子。

  4. 臺灣的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隨著17世紀的第一批漢人移民傳入,與新正、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並列為漢人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

  5.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小正月 、 元夕 或 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 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根據道教“ 三元 ”的說法,正月十五日 ...

  6. 元宵节,亦稱為 元宵 、 上元 、 上元節 、 小正月 、 正月半 、 新十五 、 元夕 、 小年 或 燈節,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 農曆 正月十五,為 農曆新年 的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華人 傳統會吃 元宵 、賞 花燈 、 猜燈謎,以示祝賀。. 這是傳統新春定 ...

  7. 2023年6月26日 · 根據傳統年中慶典習俗,正月十五日被稱為上元節,而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和十月十五日下元節與之相呼應,共同構成“三元節”。 這三個節日是用來向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位大帝進行祭祀

  8. 上元節,又稱「元宵節」、「燈節」、「小過年」,是漢人春節期間最後一個慶典活動,源於中國漢代君王所定之正月 15 日天官生,禮祀泰一 (天帝),放燈火;以及上元日在宮庭與寺院「燃燈表佛」的習俗。 此後道教「天官大帝」與佛教「燃燈表佛」習俗互相融合,流傳民間,隨著華人社會傳播,保存完整的歲時年節祈福慶典。 每到上元之夜 (元宵),士族百姓、道佛寺廟一律掛燈,歷經各朝各代蔚為元宵燈會佳節及祈天官賜福的慶典行事,這樣的歲時節慶於清代隨移民傳入臺灣。 臺灣的上元節蘊含既深且廣的民俗內涵,例如,以米圓、供品祭祖祀神求福求圓滿,謂之「祭春」;台南有「摸春牛」討吉利;客家地區家戶加祈門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