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阿嬤的夢中情人》 (英語: Forever Love) 是一部由 北村豐晴 與 蕭力修 執導的 電影 , 藍正龍 、 安心亞 、 天心 及 王柏傑 領銜主演,於2013年2月27日公映。 本片主題曲《打電影》獲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 故事 [ 編輯] 劇情簡介 [ 編輯] 在某個狂熱的年代,電影「七號間諜」風光上映。 觀眾大排長龍,爭睹隨片登台的萬寶龍風采;當時正陷入創作低潮的劉奇生,偶然邂逅了一個翻進戲院來追星的女孩,蔣美月。 美月為了追星,一路蹺家北上卻也誤打誤闖進電影劇組當起了臨時演員;沒多久,奇生便被女孩古靈精怪的個性所吸引;另一方面,他卻無法迴避高傲女明星金月鳳用至情付出的細膩情感…… 演員介紹 [ 編輯] 主要角色 [ 編輯] 其他角色 [ 編輯]

  2. 2013年2月18日 · 我想過了幾年之後,《阿嬤的夢中情人一 定會再被拿出來討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一樣在21世紀台灣電影發展史 擁有自己在歷史洪流中的一個位置。 就算沒有也沒關係,反正那份熱愛電影的心, 還會繼續留在我的心中,很久很久。

  3. 阿嬤的夢中情人又名台灣有個好萊塢》,台語電影曾經在台灣於1955年至1981年有過一個風光的年代當時的電影幾乎都在 北投 一帶取景所以當時人稱北投為台灣好萊塢」。 八年級生 小婕 ,始終不相信國片有過這麼美好的時期但阿公劉奇生總是一臉驕傲的說:「阿公我可是當時最紅的王牌大編劇」…對於這件事小婕始終存疑。 小婕有個得了 失智症 的阿嬤,病情日益嚴重,陷入了現實與「夢境」的兩難之中,竟宣稱自己是萬寶龍的太太… (「 萬寶龍 」是當年最紅的小生)。 小婕不解阿嬤為何總是對此人念念不忘,終於,阿公向她訴說起一段當年發生在「台灣好萊塢」的愛情故事… 基本介紹. 導演 :北村豐晴、蕭力修. 編劇 :林真豪. 主演 :藍正龍,安心亞,王柏傑,天心. 出品公司 :山水國際娛樂 寶米數位有限公司

  4. 2013年3月20日 · 阿嬤的夢中情人非常立意良善地回溯到台灣670年代台語片黃金時期那時候台灣的電影產業已經有明星制度有名正言順的置入性行銷手法每10多天便可以殺青完工一部電影放映時明星隨片登台萬人空巷北投更是不折不扣的台灣好萊塢」。 台灣於1955年發行第一部台語片之後經歷了約莫30多年的三盛三衰時期製作了超過1000多部的台語片。 早期的台語片主要以歌仔戲為主,後來衍生出以台語配音的黑白時裝片,類型從科幻、偵探、愛情、社會寫實,到間諜、黑幫、動作、異色等應有盡有。 1962年第一部007電影《第七號情報員》(Dr. No)問世,台語片亦馬上趕搭此風潮,吸收了諜報片養分,順勢推出了台語片版的諜報系列《天字第一號》,得到非常大的成功,一連共拍了五集。

  5. 阿嬤的夢中情人》 (英語: Forever Love) 是一部由 北村豐晴 與 蕭力修 執導的 電影 , 藍正龍 、 安心亞 、 天心 及 王柏傑 領銜主演,於2013年2月27日公映。 本片主題曲《打電影》獲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 故事. 劇情簡介. 在某個狂熱的年代,電影「七號間諜」風光上映。 觀眾大排長龍,爭睹隨片登台的萬寶龍風采;當時正陷入創作低潮的劉奇生,偶然邂逅了一個翻進戲院來追星的女孩,蔣美月。 美月為了追星,一路蹺家北上卻也誤打誤闖進電影劇組當起了臨時演員;沒多久,奇生便被女孩古靈精怪的個性所吸引;另一方面,他卻無法迴避高傲女明星金月鳳用至情付出的細膩情感…… 演員介紹. 主要角色. 其他角色. 友情客串. 發行. 電視播出.

  6. 阿嬤的夢中情人》 (英語: Forever Love) 是一部由 北村豐晴 與 蕭力修 執導的 電影 , 藍正龍 、 安心亞 、 天心 及 王柏傑 領銜主演,於2013年2月27日公映。 本片主題曲《打電影》獲 第50屆金馬獎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提名。 故事 [ 编辑] 劇情簡介 [ 编辑] 在某個狂熱的年代,電影「七號間諜」風光上映。 觀眾大排長龍,爭睹隨片登台的萬寶龍風采;當時正陷入創作低潮的劉奇生,偶然邂逅了一個翻進戲院來追星的女孩,蔣美月。 美月為了追星,一路蹺家北上卻也誤打誤闖進電影劇組當起了臨時演員;沒多久,奇生便被女孩古靈精怪的個性所吸引;另一方面,他卻無法迴避高傲女明星金月鳳用至情付出的細膩情感…… 演員介紹 [ 编辑] 主要角色 [ 编辑] 其他角色 [ 编辑]

  7. 2013年3月21日 · 北村豐晴與蕭力修執導的阿嬤的夢中情人 》,碰觸了台灣60年代的台語電影創作時空堪稱是台灣電影人回頭審視電影文化長河的深情回眸既用心又用力但也同時暴露了太過媚俗的執行困境從電影的觀點來檢視阿嬤的夢中情人 》,首先得面對的是台語片的定位問題從1955年到1981年台語電影共只存在26年雖然曾經年產百部風光一時終究還是退出市場編導要用什麼方式向台語電影致敬呢? 或者點出終究不合時宜的關鍵? 其次,電影中還有電影,藉著「影中影」來豐富主題,是許多「後設電影」再三致意的雕琢功力,《阿嬤》能新創風格,還是只能東施效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