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8月4日 · 中醫把乾眼症分成3種體質,針對不同體質提出「護眼穴位」,另外還要教你泡護眼茶飲及自製眼睛枕。 中醫角度:乾眼症和肝腎有關,分成3種證型. 乾眼症在中醫古代典籍中稱為「白澀症」,雖然眼睛外觀看起來沒有紅腫異狀,但患者常會覺得眼睛乾澀,甚至有灼熱感,伴隨眼睛癢、流淚、癢熱等症狀。 中醫常講「肝開竅於目」、「肝腎同源」,即認為乾眼症主要和肝、腎有關,中醫將乾眼症分為以下3種證型: 1.肝腎陰虛型. 經常熬夜、睡不好,或者偶爾會口乾舌燥者,可以按壓「太衝穴」,太衝穴是肝經的第一個穴位,按一按能夠疏肝解鬱。 2.氣血兩虧型. 這類型的患者以女性居多,經常會覺得手腳冰冷,症狀除了眼淚很少之外,還會一直眨眼睛,偶爾會覺得眼睛刺刺的,眼白充滿血絲。 建議可以按壓「合谷穴」來緩解。 3.肝火上炎型.

  2. 6 天前 · 乾眼症是一種現代人常見的眼部疾病,隨著3C產品使用的普及而日益增加,對於我們的生活品質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不過乾眼症中醫可以治療嗎?該如何治療?《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藥可透過「5體質」及對應藥方,來改善乾眼症,也能用針灸輔助刺激穴位,幫助緩解乾眼症狀。

  3. 2023年4月18日 · 如果被診斷為乾眼症,除了使用人工淚液或凝膠,還有其他治療方式嗎? 臨床上觀察,中藥或眼針對乾眼症的效果非常好,而且也是有機會可以進步到幾乎沒有不舒服的。

  4. 2023年9月26日 · 中醫如何治療乾眼症? 中醫臨床治療上,中藥菊花熟地知母枸杞白芍等,是最常用來清肝明目與潤燥養陰的一線用藥。 針刺穴位治療像是「睛明」、「瞳子髎」、「風池」、「太衝」、「光明」等穴,不但能促進眼周附近循環並放鬆肌肉、舒緩 ...

  5. 治療乾眼症以中藥配合針灸的合併治療,一般一個星期乾眼症的症狀即可改善,一般需要兩個月的療程病人即可得到滿意的效果。 《上仁達醫 葉 宗 仁醫師》:

  6. 乾眼症近似於中醫之「白澀証」、「神水將枯」。 中醫認為 「燥勝則乾」 ,指當燥氣偏勝,會形成陰津不足的狀態,可引起乾眼症。 「燥」可分為 「寒燥」及「熱燥」 兩種,以「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治療

  7. 2022年1月9日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針灸科主治醫師李俐雯說,治療乾眼症最有效的穴位是承泣穴,針灸後不久眼睛就會有濕潤感。 此外,眼眶周圍的攢竹、絲竹空、童子髎也是常施針的穴位。

  8. 2020年5月18日 · 中醫怎麼看乾眼症? 對中醫來說,眼睛屬肝,中醫的肝在現代醫學裡代表了內分泌、自律神經跟免疫系統,因此乾眼症的發生也代表了人體內分泌、自律神經和免疫系統的失調。

  9. 當您已經接受眼科的治療時,不妨同時配合中醫治療,內服(中藥與食療)、外用(針灸與穴位按摩)多管齊下,相信能幫助您眼睛不再乾旱,再度擁有水噹噹的動人雙眸。. 治療乾眼症,中醫會用滋陰的藥物來滋潤眼睛,如麥冬、石斛、沙參、枸杞、熟地等等 ...

  10. 2023年7月20日 · 本文將會詳細講解乾眼症的成因、症狀,以及日常預防方法,並會從中醫角度分享乾眼症治療方法、舒緩乾眼症的2大方法:穴位按摩和針對眼乾的食療。 甚麼是乾眼症? 乾眼症是指由於淚液分泌不足、分佈不均勻,或者過度蒸發,無法滋潤眼睛而引起眼睛乾澀、不適、異物感等問題的眼部疾病。 眼睛表面的淚液由油脂層、水液層和黏液層組成,有滋潤及維持眼睛健康的作用,只要其中一層出現問題,淚液無法完整地滋潤眼睛就會引起乾眼症。 乾眼症的4大成因. 1. 水液層分泌不足. 先天性無淚腺、自身免疫疾病(如乾燥綜合症)、長期使用某些藥物或眼藥水(如治療青光眼藥物)、長期戴隱形眼鏡、 更年期女性 、老年人等。 2. 油脂層分泌不足. 眼瞼疾病造成眼瞼皮脂腺功能不良,如慢性眼瞼炎。 3. 黏液層分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