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波長介於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

      Image courtesy of irda.org

      圖片: irda.org

      • 紅外線(Infrared,簡稱IR)波長介於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如圖所示,是為非可見光的一種,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 紅外線雖不被人的肉眼所察覺,但是在日常生活環境是無所不在。 紅外線可用在軍事、工業、科學及醫學的應用中。
      zh-tw.sengate.com/show/lesson-1_what-is-infrared-1627605447.htm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紅外線 (英語: Infrared ,簡稱IR)是 波長 介乎 微波 與 可見光 之間的 電磁波 ,其波長在760 奈米 (nm)至1 毫米 (mm)之間, [1] 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 到300 GHz 的範圍內 [2] 。 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 熱輻射 多都在此波段。 紅外線於1800年由 威廉·赫歇爾 首次提出。 地球 吸收及發射紅外線 輻射 對 氣候 具影響,現今紅外線亦應用於不同科技領域。 發現與特性 [ 編輯] 紅外線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 威廉·赫歇爾 發現,他通過將 溫度計 放置於 太陽光譜 的紅色區域之外並發現溫度上升,指出有一種頻率低於紅色光的輻射: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

  3. 红外线 (英語: Infrared ,简称IR)是 波长 介乎 微波 与 可见光 之间的 电磁波 ,其波長在760 奈米 (nm)至1 毫米 (mm)之間, [1] 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對應頻率約是在430 THz 到300 GHz 的範圍內 [2] 。 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 熱輻射 多都在此波段。 红外线於1800年由 威廉·赫歇爾 首次提出。 地球 吸收及發射紅外線 輻射 對 氣候 具影響,現今紅外線亦應用於不同科技領域。 發現與特性. 红外线是在1800年由天文學家 威廉·赫歇爾 發現,他通过将 温度计 放置于 太阳光谱 的红色区域之外并发现温度上升,指出有一種頻率低于紅色光的輻射:肉眼看不見,但仍能使被照射物體表面的溫度上昇。

  4. 紅外線Infrared簡稱IR波長介於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如圖所示是為非可見光的一種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多都在此波段。 紅外線雖不被人的肉眼所察覺,但是在日常生活環境是無所不在。 紅外線可用在軍事、工業、科學及醫學的應用中。 紅外線夜視裝置利用即時的近紅外線影像,可以在不被查覺的情形下在夜間觀察人或是動物。 紅外線通常會被區分成不同波長的區段,一般使用者分類為:近紅外線、短波長紅外線、中長波紅外線、長波紅外線。 紅外線不可見光的特性非常適合應用於防盜設備,既不影響視線,侵入者也無法察覺。 #可見光波長為380nm到780nm. #環進的紅外線偵測器波長約為890nm. #維基百科. 回上頁. 什麼是紅外線 (IR) ?

    • brian@sengate.com
  5. 遠紅外線 (Far Infrared,縮寫FIR),一般是指 光譜 上位於15~1000µm區域的光波屬於 紅外線 的波長範圍。 [1] 其位於可見光光譜 紅色 光的外側,為不可見光。 不同學界對於遠紅外線的範圍定義常常不同例如天文學上常定義遠紅外線為波長25 µm~350 µm之間的電磁波。 [2] 生物體可以「熱」的型式,感受其存在。 目前沒有可靠證據顯示其有醫療作用。 [3] [4] 。 應用 [ 編輯] 熱影像裝置 [ 編輯] 熱影像裝置,又稱做熱成像設備,是一種利用 影像 設備來檢測紅外線區域,可以檢測到產生熱源的生物體或物體存在。 影像顯示裝置,可檢測目標溫度分佈,並分析紅外線強度,結果以熱成像顯示。

  6. 紅外線實際上就是一種光線也是一種電磁波只是它的波長比可見的紅光更長我們的肉眼法看得見但是身體皮膚卻可以感受它的溫熱效應。 紅外線在電磁波的頻譜(電磁波的大家庭)中,係介於可見光的紅光和俗稱的微波(或毫米波)之間。 通常只要溫度的物體,就會不停的發放出紅外線,隨著溫度的高低、物體成份的不同,發出的紅外線波長也不一樣,我們人體的表面溫度大約是攝氏32度,所以人體表面一直在發射波長為十幾微米(一微米=10-6米)的紅外線,你只要擁有一具星光夜視線鏡就可以看見人體發放的紅外線電磁波。 遠紅外線的定義. 科學家們為了研究上的方便,將紅外線劃分為三個波段:波長在 0.75 微米到 3 微米間的稱為近紅外線,波長在 3 到 30 微米間的為中紅外線,波長在 30 微米以上的稱為遠紅外線。

  7. 紅外線( Infrared ,簡稱 IR )在可見紅光以外,橫跨 780 nm 和 105 nm 波段之間 1 ,雖然不為肉眼可見,但因波長較可見光長,具有較高的穿透性,能夠穿透許多物質,在攝影技術的輔助下,可以協助我們觀察肉眼難以辨別的事物。 紅外線波段在可見光的右邊. 日常生活中的紅外線運用. 你知道在一般室溫當中所有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線電磁波嗎? 紅外線其實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舉凡遙控器、體溫槍、超商的自動門,這些讓生活更便利的科技都運用到紅外線的電磁波。 而透過紅外線夜間攝影機,我們也能夠在一片黑暗中監看野生動物的活動,機場海關查看旅客是否發燒的紅外線熱顯像儀( IR thermography ),則是近一步將從我們身上的紅外線能量轉換為溫度。 紅外線熱顯像.

  8. 紅外線Infrared簡稱IR又稱紅外光是一種非可見光範圍內的電磁波波長從0.76微米μm至1,000微米μm),介於微波與可見光之間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大多也都介於此波段而根據不同的波長來區分紅外線又可被分成近紅外線中紅外線與遠紅外線以下是根據醫學上專業區分方式的定義: 近紅外線:波長介於0.8到1.5微米(μm)之間的電磁波。 中紅外線:波長介於1.5到5.6微米(μm)之間的電磁波。 遠紅外線:波長介於5.6到1000微米(μm)之間的電磁波。 如何應用遠紅外線? 認識遠紅外線原理與特點. 遠紅外線的應用原理,是以輻射的方式作用於人體或物體,傳熱效果直接,且傳播速度與光一樣快。 和傳導、對流等傳遞熱能的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