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通過電子媒介將世界緊密聯繫的形象表達

      • 地球村 (Global village),亦稱世界村(World village),是通過電子媒介將世界緊密聯繫的形象表達. 地球村 也是一個術語,表達了世界各地經濟全球化和其他社會科學的關係. 這個詞是由加拿大人馬歇爾·麥克盧漢創造的,他在《古騰堡星系》(1962)和《》(1964)推廣了這個概念.
      dictionary.chienwen.net/word/59/75/0840ba-地球村.html
  1. 地球村 (英語: Global village ),亦稱 世界村 (英語: World village ),是通過電子媒介將世界緊密聯繫的形象表達。 地球村也是一個術語,表達了世界各地 經濟全球化 和其他社會科學的關係。 這個詞是由加拿大人 馬歇爾·麥克盧漢 創造的,他在《 古騰堡星系 》(1962)和《 理解媒介 (英語:Understanding Media) 》(1964)推廣了這個概念。 麥克盧漢描述了如何通過電力技術將全球聯繫成一個村莊 [1] ,以及信息從此處到彼處的瞬時移動 [2] 。 參見 [ 編輯] 全球化. 世界政府. 參考資料 [ 編輯] ^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

    • 地球人每年扔掉的電子垃圾......足夠建造9座埃及大金字塔。據估計,2016年,全世界扔掉的廢棄電子設備和用品包含的稀有金屬材料價值超過625億美元,包括金、銅和鐵。
    • 電子垃圾堆裏有一半是個人電子用品。全世界的電子垃圾中有一半是廢棄的個人電子用品,比如個人電腦、顯示屏、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機。另一半包括大型家電和取暖、制冷產品。
    • 向發展中國家傾銷電子垃圾......清楚無誤。將電子垃圾中像金和銅之類有價值的元素提取出來,循環利用,已經成為一種收入來源,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據國際勞工組織(ILO)說 ,尼日利亞據信有多10萬人從事所謂的非正式電子垃圾回收和循環利用行業,在中國這個人數約為69萬。
    • 妥善經營管理電子垃圾使各方受益。聯合國出資扶持尼日利亞和13個拉美國家的電子垃圾回收再利用產業,希望借此培育一種「循環經濟」,通過重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重新利用達到消滅電子垃圾最終目標。
  2. 2024年3月29日 · 地球村 是指加拿大傳播學家麥克盧漢在他關於理解新媒介的報告的打字稿里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後來在古登堡星漢璀璨一書中他把這個概念作為其中一章的標題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註他說:“新型電子條件下的相互依存性把世界重新塑造成為一個地球村的形象。 ”後來麥克盧漢 地球村作為標題與人合作出版了地球村的戰爭與和平》 (1968)和《地球村》 (1989)兩本著作。 [1] 麥克盧漢指出,電視和衛星等技術的出現,使地球“越來越小”,人類已跨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間即可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因而,地球已變為一個小村莊。 “村民”即人類互相之間的信息傳播和思想交流極為方便。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再與世隔絕而游離於地球村之外。

  3. 地球村 (英語: Global village ),亦称 世界 (英語: World village ),通过电子媒介将世界紧密联系的形象表达。 地球村也是一个术语,表达了世界各地 經濟全球化 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这个词由加拿大人 马歇尔·麦克卢汉 创造的,他在《 古騰堡星系 》(1962)和《 理解媒介 (英语:Understanding Media) 》(1964)推广了这个概念。 麦克卢汉描述了如何通过电力技术将全球联系成一个村庄 [1] ,以及信息从此处到彼处的瞬时移动 [2] 。 参见. 全球化. 世界政府. 参考资料. ^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 (Gingko Press, 1964, 2003) p 6.

  4. 地球村 (英語: Global village ),亦称 世界村 (英語: World village ),通过电子媒介将世界紧密联系的形象表达。 地球村也是一个术语,表达了世界各地 經濟全球化 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这个词由加拿大人 马歇尔·麦克卢汉 创造的,他在《 古騰堡星系 》(1962)和《 理解媒介 (英语:Understanding Media) 》(1964)推广了这个概念。 麦克卢汉描述了如何通过电力技术将全球联系成一个村庄 [1] ,以及信息从此处到彼处的瞬时移动 [2] 。 参见 [ 编辑] 全球化. 世界政府. 参考资料 [ 编辑] ^ McLuhan, Marshall. Understanding Media.

  5. 1985年2月1日 · 面對二十一世紀 — 價值觀.地球村.走向和諧. 繼上期天下雜誌二00一年的台灣前瞻專題報導之後本刊特別邀集張系國沈君山杜維明三位學者專家齊聚一堂針對二十一世紀可能面臨的價值觀改變的問題作了一次腦力激盪。 沈君山從科技的角度出發,杜維明從人文的觀點著手,張系國則二者得兼,指出了今後十五年,人類價值觀可能有的改變、我們應該如何應變、傳統中國文化在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以及二十一世紀工商企業界將應擔負的責任。 文. 編輯部. 整理. 白瓊芳. 姚巧梅. 譚家瑜. 天下雜誌45期. 發布時間:1985-02-01. 瀏覽數:905. 殷允芃:今天請三位來,希望能夠集思廣益,探討一下二十一世紀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 人的價值觀念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6. 2021年1月6日 · 地球村3.0將是回歸本土化的思維是極度物化與向外擴張後的反思時間點或許就落在這次大瘟疫之後也就是2021年開始從遠處看地球就是一個小區塊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如果形容她是一個東家長西家短的小村莊也不為過因此有所謂地球村的說法意思就是整個地球都是相依相近共享共榮的單一社區。 所以,地球村的概念自古皆然,並不會因為時代不同而有所改變,只有影響速度快慢,或是事實察覺多少而已。 @中標:什麼是地球村1.0或工業地球村? @內文:不過主宰地球的人類,對於整個地球的探索,要到15世紀大航海時代才有比較完整的認識,接著發現了新大陸,也描繪出整個地球的面貌,這可以說是地球村概念的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