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6日 · vacation. 在 美式英文 中,若要表示「假期」時,會用 vacation 這個字。 不過要注意這個字通常是當單數或不可數名詞喔,不會有複數用法,來看些例子吧: You look tired; you should take a vacation. 你看起來很累;你應該休個假。 We're planning a summer vacation to Thailand next year. 我們正計畫明年夏天到泰國旅遊。 They're on vacation in Okinawa right now. 他們現在在沖繩休假。 holiday. 在 英式英文 中,若要表示「假期」時,會用 holiday 這個字。 這個字可以當可數或不可數名詞,來看些例子吧:

  2. 2018年4月26日 · 雖然 vacation 有「假期」的意思,但意思是「停止上班上課」、去出遊度假,指的是你 應得的假期 ;而 holiday 意思是「 每個人都放假 」的假期,即所謂的國定假日,跟 vacation 的意思較為相近,另外像是中秋節、端午節、春節的 festival 也可以使用 holiday。 如果是工作日卻因故無法上班而「自己申請休假」,應該要用 leave。 那「事假」、「病假」、「育嬰假」的英文應該怎麼說呢? 以下是跟請假有關的單字,一起來看看吧! 請假 ask for / take time off. 在英文中,請假有兩種說法:「向某人請假」是 ask for time off;take time off,兩者在用法上不太一樣。

  3. 2024年4月30日 · 五一勞動節向來是全國勞工的帶薪休假日,但不適用《勞動基準法》的族群就無法放假,雖然先前陸續有修法的相關消息,期望讓全國民眾能統一放假,但近期有行政官員表示,2024 年確定來不及執行,後續五一勞動節是否同步全國放假,將交由新政府決定。 延伸閱讀: 端午、國慶與中秋連假幾月幾號? 2024(民國 113 年)行事曆連續假期攻略一次看. 其實,勞動節本就不算「國定假日」,之前也沒有實行全國放假。 陳建仁 3 月接受立法院質詢曾表示,政府將研擬勞動節成為國定假日,讓全國人民都能統一放假,不過仍需機關擬定配套措施。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1月30日 · 2023 請假攻略! 國定連續假期怎麼請、怎麼休,能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 根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布的「112 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核定 112 年(西元 2023 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總放假日數 116 日,其中 3 日以上之連續假期(併同例假日)計有 7 個,民眾若善用特休,還能額外比別人放更久! 2023 請假攻略|連假行事曆一次看:7 個連續假期、6 個補班日. 112 年(西元 2023 年)連續假期共有 7 個,不過民眾補班日期也要注意。 2023 請假攻略|連假行事曆一次看:7 個連續假期、6 個補班日. 經理人.

    • 主動出擊,在假日來臨前「先挑好」自己的欲望:跟我一樣喜歡猶豫的人,遇到假日,東摸點西摸點,很多事情想做,但最後什麼事情都沒做。想做的事情太多,就跟想買的東西太多一樣,是有風險的事情,因為欲望愈多,我們就愈容易失心瘋買到不適合我們的東西,做到效益最小的事情,甚至可能在煩亂猶豫中什麼都沒買,什麼都沒做,但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 起碼在假日滿足一件可以獲得「更大成就感」的欲望:有些欲望一開始就是簡單的行動,例如想跟老婆去吃一家新餐廳、想看一部電影。但有些欲望一開始時可能很大,例如想要跟老婆一起學做料理、想要自己讀完某一系列的小說。
    • 把大成就感的欲望變成具體計畫與簡單行動:但是要在假日滿足大成就感的欲望並沒有那麼簡單。我想學做料理,但心中想,從來不會動手做,為什麼?因為欲望很大,夢想很美,但太大太美的東西更加無處著手,一開始就想著要成為在家烹飪美食的家庭煮夫,但現在還什麼都不會,距離太遠,就永遠裹足不前。
    • 把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情存下來:你說,我們哪有那麼多有價值的欲望?很多時候到了假日,其實是心裡空空的,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才好?如果遇到沒有欲望可做時,怎麼不虛度假日時光?
  6. 2021年3月30日 · 常見問題 1:特休假計算錯誤,週年制與曆年制傻傻分不清楚. 這天,公司人資長對職場菜鳥小明:「你很幸運,工作半年就有3天特休,若能再撐 6 個月,工作滿一年就再有 4 天特休,總之工作滿一年就有 7 天特休。 」這樣的特休計算合理嗎? 這是錯誤的說法! 《勞基法》的特休是累加計算,也就是說年資滿 6 個月的 3 日特休若未在 6 個月內休畢,再延後 6 個月休假,屆時即使你年資滿1年,特休假的總數會加上去,因此年資 1 年的你,總計會獲得「3+7=10」天的特休。 此外,特休假的天數計算分為「週年制」與「曆年制」,兩者都是符合《勞基法》,但企業採曆年制需事先與勞工協商,避免特休計算的爭議。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7. 2016年10月9日 · 2016-10-09. 作者 洪雪珍. 休假變多,更該好好規劃! 假日做什麼,決定了你的未來. 經理人熱門 八分生活熱門. 分享. 收藏. 之前府院黨高層會議,針對勞工休假,做出一些拍板,媒體大幅報導,焦點都放在眼前的休假制度,比如:一例一休、國定假日等,卻較少被著墨資淺勞工未來會增加特休假,而這一點是我認為最具新意的部分。 最近紛紛擾擾的國定假日究竟有幾天並非核心,小英總統,真正要關切的是勞工的休假日是否足夠。 因為台灣的產業特性、中小企業夀命短,以及勞工的年資偏低,勞基法規定的特休假根本是「看得到卻吃不到」。 休假日,你都拿來做些什麼? 不論是周休二日、一例一休或特休假增多,加加總總的結果一定是休假日愈來愈多,可就輪到作為上班族的我們要認真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