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全面監視 相關

    廣告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9日 · 2019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全面監控」。 報導者也特別尋找三雙眼睛,藝術家之眼、機器人之眼,攝影之眼,帶領讀者一起改變觀看的方式,反監控威尼斯。

  2. 2024年5月2日 · 談起中國,不少人都會想起以大數據為基礎的監控技術──這些技術雖然為生活帶來了便利,卻也讓中國政府得以更精準地掌控人民。. 曾長駐中國多年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資深記者李肇華(Josh Chin)與林和(Liza Lin),於2017年發現了 ...

  3. 2022年1月6日 · 這可不是紙上談兵的見解,當今的世界就至少有一座令人不安的實驗室,呈現出在21世紀科技的提升下,一個全面實施監視的國家會是什麼樣貌:位於中國偏遠西部的新疆 2018年,《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把它描述為「獨一無二的警察國度」。

  4. 2022年7月30日 · 韋德瑞決定深入研究自己的監控檔案,藉以了解共產政權下的監控體制與線民文化。 她回溯過去、找出線人,甚至訪問到當年負責監控她的國安局軍官,寫成這本自我民族誌。

  5. 2023年9月17日 · 揭露政治檔案中的監控人員身分,真的會影響國家安全嗎? 我們試圖藉由法院判決,從「真相知情權」出發,探討這些問題。 「真相知情權」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藉由《政治檔案條例》的立法目的,釐清政治檔案的公開應用對於落實轉型正義的作用,並初步探討《政治檔案條例》中所沒有明文的「真相知情權」。 司法院大法官在2020年作成的 第793號解釋 ,記錄著我國非常時期國家體制的歷史,並且說明當時國家對人權進行系統性的不法侵害,並不會因為解除戒嚴或終止動員戡亂就自動消失,需要積極的匡正,包括重新評價過去國家的不法行為、探求真相。 《政治檔案條例》在這樣的脈絡下出生,藉由建立政治檔案開放應用制度,公開威權體制、戒嚴、動員戡亂時期的歷史真相,希望達到落實轉型正義的目的。

  6. 2022年8月18日 · 「在全面監控、徹底利用、高度效益的中國式資訊社會,與透過尊重人權、自由的民主社會機制,來追求類似的資訊治理及效益目標,我們的選擇應該是很明顯的」——黃昭元大法官部分不同意見書

  7. 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