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工具. 交通部觀光署 (簡稱 觀光署 )是 中華民國 觀光 旅遊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隸屬於 交通部 之下。 除了負責規劃、執行並管理觀光旅遊事務之外,同時肩負起向國際推廣 臺灣觀光 的責任,亦是各 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的主管 機關 。 沿革 [ 編輯]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事業管理局公文封. 1956年11月1日, 臺灣省政府 成立 臺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 ,臺灣省政府各廳處副 首長 兼任委員,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處長 侯家源 兼任主任委員。

  2. 1960我國觀光事業萌芽於1956年台灣省政府設立台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並輔導民間成立的台灣觀光協會」,為最早成立的官方及民間觀光組織為積極發展觀光交通部於1960年成立觀光事業小組為觀光局建制之始負責觀光事業法規重要計畫督導及宣傳觀光事業並研訂完成觀光事業四年計畫」。 19634月第一個推廣台灣觀光的廣告在美國紐約時報刊登。 圓山大飯店1952年成立,於1963年完成飯店基礎設施;1967年獲美國財星雜誌評為世界十大飯店。 196511月,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外雙溪新館落成啟用,典藏65萬件無價中華藝術寶藏。 之後於2001年籌建故宮南部院區,並於2015年開館營運。 196610月,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改組「觀光事業委員會」,為觀光局的前身。

  3. 奉行政院核准於交通部設置觀光事業小組. 民國55年10月. 改組為觀光事業委員會. 民國60年6月24日. 政策決定將原交通部觀光事業委員會與台灣省觀光事業管理局裁併改組為交通部觀光事業局. 民國61年12月29日. 「交通部觀光局組織條例奉總統公布. 民國62年3月1日. 更名為交通部觀光局」,綜理規劃執行並管理全國觀光事業. 民國112年6月7日. 「交通部觀光署組織法」奉總統公布. 民國112年9月15日. 改制為「交通部觀光署」,成立政策規劃與執行功能合一觀光專責組織.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內部單位. 附屬機關. 中華民國觀光管理體系.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外部連結. 交通部觀光署 (簡稱 觀光署 ) 中華民國 觀光 旅遊事務的 最高主管機關 ,隸屬於 交通部 之下。 除了負責規劃、執行並管理觀光旅遊事務之外,同時肩負起向國際推廣 臺灣觀光 的責任,亦各 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的主管 機關 。 沿革 [ 编辑]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事業管理局公文封. 1956年11月1日, 臺灣省政府 成立 臺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 ,臺灣省政府各廳處副 首長 兼任委員,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處長 侯家源 兼任主任委員。

  6. 2023年1月12日 · 觀光局前身為台灣省觀光事業委員會於1956年成立是台灣戰後第一個以觀光為主要發展業務的行政機關歷經多年的改組與變革觀光業務也逐漸龐雜因此中央在1971年624成立交通部觀光事業局並於兩年後改名為交通部觀光局」,成立至今已有50餘年歷史下轄17處區域觀光圈及13個國家風景區。 標籤. 新聞. 交通部觀光局(以下簡稱觀光局)為慶祝局處創立50週年,將台灣觀光發展史編寫成冊,於2023年1/10舉辦《觀光五十 胼手築夢.領航前行》新書發表會,本書邀請超過50位歷任觀光局首長與基層夥伴,透過行政機關的視角觀察台灣觀光產業近50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並邀請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觀光局長張錫聰與前行政院長毛治國,一同舉行開書儀式,宣告本書正式對外發行。

  7. 基本介紹. 中文名 :交通部觀光局. 地址 :台灣. 沿革. 1960年9月由於台灣觀光事業漸具規模行政院 核准於交通部設定觀光事業小組1966年10月改組為觀光事業委員會1971年6月24日交通部觀光事業委員會與台灣省觀光事業管理局合併改組為交通部觀光事業局”,為往後觀光局之肇始1972年12月29日,《交通部觀光局組織條例由蔣中正總統公布後交通部觀光事業局依該條例於1973年3月1日更名為交通部觀光局”。 1999年7月,因應省虛級化政策,台灣省政府交通處旅遊事業管理局(1985年成立,位於台中市 霧峰區 )併入觀光局,改制為“觀光局霧峰辦公室”。 組織. 局長. 副局長(2名) 主任秘書. 內部單位. 企劃組. 業務組. 技術組. 國際組. 國民旅遊組.

  8. 2020年10月11日 · 至55年行政院經濟合作委員會建議交通部觀光事業小組擴編為觀光事業委員會台灣省政府觀光事業委員會改組為觀光局重新劃分中央與地方歸屬的觀光事業與權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