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2月4日 · 高雄館館長鄭勝治指出當年海關試辦郵政發行的大龍票一套3張有3種顏色台灣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清光緒14年西元1888年),劉銘傳擔任第一任台灣巡撫時所發行一套2種一種是官方使用的叫台灣郵票」,一種是民間使用的叫郵政商票」。 鄭勝治說清光緒23年...

  3. 臺灣郵票 可以指在臺灣發行的郵票而最早使用此一詞彙的是 臺灣清治時期 大清臺灣郵政局當時是指專門給的軍事及公務機關使用的郵票由於其寄送方式是經由驛站投遞或轉傳故又稱之為臺灣郵票驛站票民間大眾及商人則使用另一種稱為郵政商票又稱郵政商票驛站票。 由於發行量少,使用期間不過數年,因此甚為珍貴。 [1] 歷史沿革 [ 編輯] 清朝時期 [ 編輯]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首任巡撫劉銘傳履任,臺灣建省,省治於臺北。 臺灣第一張郵票隨著郵政總局的設立,於1888年2月發行。 獨虎票以老虎為圖案,是1895年時,台灣民主國為籌措抗日軍餉而發行的 郵票 。 左方的「士擔帋」三字即是「郵票」的音譯。

  4. 2022年2月4日 · 高雄館館長鄭勝治指出當年海關試辦郵政發行的大龍票一套3張有3種顏色台灣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是清光緒14年西元1888年), 劉銘傳 擔任第一任台灣巡撫時所發行一套2種一種是官方使用的叫台灣郵票」,一種是民間使用的叫郵政商票」。 鄭勝治說清光緒23年...

  5. 臺灣郵票 可以指在臺灣發行的郵票而最早使用此一詞彙的是 臺灣清治時期 大清臺灣郵政局當時是指專門給的軍事及公務機關使用的郵票由於其寄送方式是經由驛站投遞或轉傳故又稱之為臺灣郵票驛站票民間大眾及商人則使用另一種稱為郵政商票又稱郵政商票驛站票。 由於發行量少,使用期間不過數年,因此甚為珍貴。 [1]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首任巡撫劉銘傳履任,臺灣建省,省治於臺北。 臺灣第一張郵票隨著郵政總局的設立,於1888年2月發行。 獨虎票以老虎為圖案,是1895年時,台灣民主國為籌措抗日軍餉而發行的 郵票 。 左方的「士担帋」三字即是「郵票」的音譯。 於1888年3月22日( 清朝 光緒 十四年二月初十)開辦郵政,並發行二種郵票,即臺灣郵票與郵政商票。

    • 是誰發明?
    • 為何發明?
    • 關於「黑便士」
    • 臺灣的第一枚郵票
    • 筆者按

    「黑便士」郵票的始祖,是英國人羅蘭‧希爾(Rowland Hill,1795–1879)。1837年,42歲的希爾先生有感於當時郵政制度的不公平,發表了《郵政改革建議》(Post Office Reform),並在其中提及將「郵票」貼在信封上證明「已付款」。

    相傳郵票的發明,與羅蘭‧希爾先生在英國鄉村的親身經歷有關。1836年的夏天,41歲的希爾先生正在英國倫敦的郊外鄉村避暑。某日的散步中,他看見了這個畫面。一位年輕的郵差高聲叫喚收信人請她出來收信。這位收信的女士看了一眼信封後,便請郵差退回,說是付不起郵資。郵差相當不滿,表示信都已經送到了,怎麼可以說不要就不要?村民們慢慢從各方聚集,對郵差的說法大表不滿。他們說:「郵資都已經這麼貴了,誰付的起?而且為什麼不是寄件人付錢!」 眼看衝突就要擴大,希爾先生趕緊上前將郵資給付了。事後,這位小姐向希爾先生表示感謝之際,也抱怨郵資真的太貴,她無法負擔。這封信的寄件人是小姐的未婚夫,小姐事前就與他約定好,在信封上寫暗號,小姐只要知道他身體無恙就好了。而信,她真的沒錢負擔昂貴的郵費。 當時的英國,正值工廠生產過...

    黑便士(Penny Black),顧名思義,是黑色的郵票,這是因為黑色油墨不易竄改、耐用才被採用。「便士」(Penny)是英鎊的最小單位,1便士等於0.01鎊。故此,這枚印有維多利亞女王(Victoria Regina)18歲即位時側面像的郵票,才稱為黑便士(Penny Black)。1840年5月1日,黑便士郵票正式在英國郵政總局發售,成為首版英國國內流通的郵票。黑便士的印刷共有十一版,其中第十一版印量最少,現今收藏價值較高。然而,價值最高的不是數量稀少的第十一版「黑便士」,而是預定於1840年發行,原先計畫作為「公務用」的「VR黑便士」(VR:Victoria Regina)。 黑便士總共印刷了六千八百萬枚,目前已為數不多。唯一「整版」的黑便士郵票收藏在倫敦大英博物館供後人參觀。

    臺灣的第一枚郵票,可以追溯自1888年(光緒14年)。時任福建臺灣省巡撫劉銘傳,在臺灣執行現代化建設,其中包括「臺灣郵政總局」的建立,整整比當時大陸內地的「大清郵政官局」奉准成立早了八年(1896年)。劉銘傳建立「臺灣郵政」後,便委託英國倫敦維爾金生公司承印臺灣第一份郵票 — — 「龍馬郵票」。之所以叫「龍馬郵票」,與郵票上精美的「龍馬圖」有關。除此之外,還有寫上「大清臺灣郵政局」、「制錢貳拾文」、「CHINA」、「FORMOSA」等字樣。 有趣的是,這份精美的郵票,並未拿來作為郵政業務用。適逢臺灣鐵路「錫口(今臺北市松山區)至水返脚(今新北市汐止區)」段建設完成,這份郵票便拿來作為火車票使用。後來才陸續有新版的郵票作為真正的郵務用途。

    隨著網路時代的蓬勃發展,現在的人用到郵票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不過,郵票上的圖案與字樣常常代表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象徵,或是正在發展的核心國策。小而美的郵票是許多收藏家的最愛,也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位於臺北市重慶南路二段的郵政博物館,有許多關於我國郵政發展以及世界郵政的介紹,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一遊。 編輯和排版:徐瘋

  6. 中華民國 郵票 ,又稱 中華郵政 郵票 。 從1912年1月開始發行。 依照目前之分類,可以區分為 常用 、 特種 、 紀念 、 航空 、 慈善 、 軍郵 、 欠資 郵票等7大類別。 歷史 [ 編輯] 大陸時期(1911-1949) [ 編輯] 郵政總局 [ 編輯] 1911年的 辛亥革命 推翻 前清政府 , 中華民國 在1912年成立,原先的大清郵政改為 中華民國郵政 ,郵政總局的建制不變,改隸新成立之交通部管轄。 當時新郵票尚未印刷,因此中華民國最早的郵票是在原先的前清郵票上加蓋「 臨時中立 」或「 中華民國臨時中立 」字樣。 孫中山 後對此提出抗議,最終原先加蓋「臨時中立」和「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字樣的郵票停止發售。

  7. 2020年10月4日 · 2020.10.4 台北市郵政博物館 龍馬郵票是臺灣第一張訂製郵票。. 1888年 (光緒14年)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創辦臺灣郵政,當時臺北錫口段和錫口水返腳 ...

    • 4 分鐘
    • 287
    • 臺灣交通鐵道影像 台湾の鉄道映像 Taiwan Railway Movies BV2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