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9日 · 很多人遇到地震,第一個反應都想到要先開門,避免門框變形卡死,無法開啟,但消防署提醒,地震 應該立即找到掩蔽,因為根據統計,會使門框變形的地震規模至少都在五級以上,如果建築物搖晃造成物品掉落、家具翻覆,反而會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中。 延伸閱讀: 人生好難!

  2. 2021年10月29日 · 地震發生的當下,有些人第一直覺會去關瓦斯,深怕引起火災,但內政部消防署提醒大家,除非是剛好在爐火旁亨煮食物,可隨手關閉爐火,否則不建議在地震當下,前往關閉火源和瓦斯。 中央氣象局也提醒,無論是關瓦斯、關總電源,都是等到「地震停歇」時,才可以找時間完成的任務。 因為在地震發生的當下,應盡量不要移動,一切以安全、穩妥為重。 延伸閱讀: 回到最單純美好的日子! 盤點網友熱議天然「純食系」身體乳.

  3. 2024年5月7日 · 造成地震的原因有很多種,而且不僅只限於自然現象的範圍內,人為的活動也可能引起震動,如工業爆破、地下核子試爆等等,都有機會引發「人工地震」。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9月19日 · 地震受傷主因是掉落物奔跑跌倒. 防災專家林金宏在電視節目談地震逃生時有說,地震時造成人受傷的主因是「掉落物」及「奔跑」,因為遇到強震時,第一時間東西會掉下來,包括天花板、書架,會移動沒固定的東西都會移動掉落,這時候跑也來不及,真的跑出去人也會跌倒,接著就有可能被掉落物擊中而受傷。 林金宏也舉例,921大地震倒塌的建築物有16棟,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建築物不會倒, 「既然建築物如果沒倒,何必跑? 建築物如果真的會倒,你也跑不了,這時候人站起來移動反而會跌倒」 。 image source: YouTube/大愛電視. 日常做好防護 地震多層保護. 至於日常防護措施,信義居家建議,如果家中有層板擺放裝飾物,建議不要放易碎物品,廚房也會有玻璃瓶罐的層架,平常就要注意承重量,最好是有鐵件補強。

  6. 2023年6月3日 · 簡單來說,「 斷層 」是一種屬於破裂性的變形! 裂面兩側的岩層會沿著破裂面發生上下或是左右的移動。 其中,在斷層面上面的岩層就是上盤(Hanging Wall),而斷層面下面的岩層則是下盤(Foot Wall)。 斷層種類? 斷層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 正斷層. 當岩層錯動時,上盤沿著斷層面向下滑落,稱為「 正斷層 (Nomal Fault)」。 正斷層主要是垂直方向的運動,在斷層移動後常常會形成明顯的斷崖(Fault Scarp)。 逆斷層. 當岩層錯動時,上盤沿著斷層面向上移動,稱為「 逆斷層 (Peverse Fault)」。 逆斷層同樣屬於垂直方向的運動。 平移斷層.

  7. 花蓮地區自昨(22)日晚間開始不停有地震發生,最大規模為今日凌晨2時32分6.3地震,中央氣象署在今日記者會說明近日餘震狀況,《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為您整理相關資訊。

  8. 發生地震後,民眾檢查自家有沒有震出狀況? 可從震後這三大跡象來看: 1. 觀察整棟建築外觀四周是否有異常歪斜、沉陷狀況。 房屋結構整棟皆是命運共同體,因此判斷結構是否安全,不能只看自家樓層,必須同時留意整棟大樓四周外牆。 亦可詢問左鄰右舍是否也有損害,再共同查看整棟大樓是否有異常歪斜、沉陷狀況,並檢查門窗是否有擠壓變形,牆壁、柱、梁、樓板等有無裂損。 2. 公共空間大梁、大柱是否有45度斜裂縫、鋼筋外露或是水泥剝落狀況。 地震來時,常造成建物受損倒塌往往整棟大樓一、二樓,故可從一樓開始檢查,且只要結構沒有被裝潢遮蔽地方,例如公設大廳、樓梯間、地下室、垃圾分類室、或是地下停車場都應該要檢查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