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0日 · 埔里鎮平埔族群包含了巴宰噶哈巫道卡斯巴布薩巴瀑拉洪安雅族1820年(清道光元年)左右遷徙移入今天的埔里盆地,「埔里」這地名便有學者解釋,是許多平「埔」各社最集中的鄉「里」,因鄰近山區為賽德克族、泰雅族、布農族生活場域,平埔族群聚落位置,成了漢人與高山族群間的緩衝。 從崎下往愛蘭台地行駛,可見到巴宰族群馬賽克拼貼,上面拼著Auran、Alisai兩字,埔里「愛蘭里」,舊稱「烏牛欄」,即平埔族巴宰族的「烏牛欄(Auran)社」(原居於台中豐原)移居於此,有住在水邊的意思;Alisai音近阿里史,或又稱Lalusai則有兔子很多的狩獵場或是竹筍集散地意涵。 愛蘭橋興建前,日本政府蓋「烏牛欄吊橋」以利通行,但橋頭「烏牛欄橋」石碑(黃圈處)已遭埔里鎮公所破壞。

  2. 埔里鎮(臺灣話: Poo-lí-tìn;客家話: Phû-lî-tsṳ n;巴宰語、噶哈巫語:Puri/Purisia;邵語:Qariawan),舊稱「埔里社」,位於臺灣 南投縣東北部,座落於埔里盆地之內,清代是屬於水沙連的一部份,為南投縣東北部的區域中心,經濟、文化、醫療國姓

  3. 埔里鎮 (臺灣話: Poo-lí-tìn; 客家话: Phû-lî-tsṳ́n; 巴宰語 、 噶哈巫語:Puri/Purisia; 邵語:Qariawan),舊稱「埔里社」,位於 臺灣 南投縣 東北部,座落於 埔里盆地 之內, 清代 是屬於 水沙連 的一部份,為南投縣東北部的區域中心,經濟、文化 ...

  4. 平埔族群集體入墾埔里有兩大主因,第一是在西部原鄉面臨來自漢人的生存空間擠壓。 自乾隆中葉起,臺灣西部平原丘陵一帶不斷發生大小不等的「械鬥」,即大家所熟知的「閩客拼」、「漳泉拼」,連曲館也無法倖免。

  5. 簡言之,埔里盆地在平埔族群未移入之前,主要住民為埔番與眉番,兩者以眉溪為 界,埔裏社位於溪南枇杷城附近,眉裏社位於溪北牛眠山與史港坑中間之地(劉枝

  6. 4月19日由於學生不斷增加,埔里公學校成立梅子腳教室,即今埔里國小址。 1925年在埔里街北門創建真宗本願寺派「能高寺」,址在今埔里長老教會。為強化日式神道教信仰,在埔里街 虎頭山麓創建「能高神社」,址在今臺灣地理中心碑和埔里高工。

  7. 埔里鎮周圍不僅住著泰雅賽德克布農跟邵族,在這裡也有許多平埔族人後代聚居在此,有巴宰、噶哈巫、道卡斯、巴布薩、洪雅族跟拍瀑拉族等,不過其實埔里並非所有平埔族群的原鄉,是那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