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30日 · 基隆市 (臺灣話: Ke-lâng-tshī)是位於 臺灣 東北部 的 都市,為臺灣三個 省轄市 之一,古名 雞籠[6],以 谷灣 之天然 港灣 著名,乃臺灣 最北端 的都市 [註 1],位於市中心的 基隆港 則是 北臺灣 首要 航運 樞紐,因而有 臺灣頭 、 臺灣北玄關 之稱,亦因氣候 ...

  2. 基隆市 (臺灣話: Ke-lâng-tshī)是位於 臺灣 東北部 的 都市,為臺灣三個 省轄市 之一,古名 雞籠[ 6 ],以 谷灣 之天然 港灣 著名,乃臺灣 最北端 的都市 [ 註 1 ],位於市中心的 基隆港 則是 北臺灣 首要 航運 樞紐,因而有 臺灣頭 、 臺灣北玄關 之稱,亦因氣 ...

  3. 2024年7月30日 · 基隆市 (台湾话: Ke-lâng-tshī)是位于 台湾 东北部 的 都市,为台湾三个 省辖市 之一,古名 鸡笼[ 6 ],以 谷湾 之天然 港湾 著名,乃台湾 最北端 的都市 [ 注 1 ],位于市中心的 基隆港 则是 北台湾 首要 航运 枢纽,因而有 台湾头 、 台湾北玄关 之称,亦因 ...

  4. 其他人也問了

    • 詞源演變
    • 清領時期
    • 日治時期
    • 戰後至今
    • 未來展望
    • 基隆地區首長名銜

    「雞」此名稱最早見於1556年明代鄭舜功所著《日本一鑑》一書,出現在福州往那霸的航程中。後見於1617年明代張燮所著的《東西洋考》。 關於「雞籠」一詞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一說是在1870年修訂的《淡水廳志》中稱今基隆港外的和平島,形狀頗似雞籠,故有雞籠之名。 另一個說法,是漢人將原本居住於基隆一帶的平埔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Ketagalan)之名之中,取頭尾的「ke」和「lan」兩音簡化而成。但現在此說法被很多學者質疑,文史學者陸傳傑指出,因為閩南人將Keteagana唸成大加蚋只將Ketagana省略Ke一個音節,而非省略二個音節。北部的平埔族語,常在特定的語詞之前加上Ki或Ke作為前置詞,大概是閩南人聽多了,覺得多此一舉,變一律將Ki或Ke之類的前置詞省略,從許多閩南語音譯平埔族地名...

    台灣進入清領時代初期時,雞籠大部分地區還是蠻荒之地,只有今日的和平島有較多的漢人聚集,以及一些平埔族原住民部落分布於雞籠港周圍。滿清雍正元年(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港區,並於南岸興建崁仔頂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後來又陸續興建了暗仔街及新店仔街,此後陸續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的區域也逐漸深入較內陸的地區,而不只侷限於港區周圍。 在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層及港灣優良,回國後建議政府將其佔領,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在英法聯軍之役之後的1863年,雞籠終於隨著台灣開港而開放為貿易港,成為淡水的副港。由於人口日增,為了因應國際貿易以及地方管理上的需要,同治十年(1871年),清廷於雞籠設置海防同知,專辦海防及煤礦事務;光緒元年(...

    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時,台灣總督府在基隆開始運作,並舉行簡單儀式正式「始政」。日本人為了將基隆建設為台灣與日本的轉運點,從1899年開始到1935年,展開了共進行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第五期因二戰爆發而未完成),在和平島及八尺門一帶,也設置了漁港區、水產試驗場及造船廠。基隆也是日本海軍的重要基地,當時被總督府劃為要塞地帶管制,並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使得基隆港成為一座軍、商、漁三用途的港口,也使基隆正式取代淡水,成為台灣北部的主要門戶。 1920年時台北州基隆郡設立,並另劃市區部分設置基隆街(類似今日之鎮);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台北州的州轄市,此為基隆正式設市之始。此時,基隆的貿易額已經占了當時全台灣貿易總額的二分之一,完全取代了淡水在台灣北部的門戶地位,與高雄一南一北並稱為日治時代台...

    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基隆市改制為新設的臺灣省下轄之省轄市,基隆市則下設七行政區。基隆於戰後之初,是日本人撤退及國府接收台灣的主要出入點;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時,基隆成為受創最嚴重的地方之一,當時國民政府的鎮壓部隊由基隆港登陸,而港區也曾淪為國軍掃蕩的激烈戰場。1949年國府遷台後,基隆湧進大量軍隊與眷屬,並負責接收逃難台灣的大陸移民,在之後美軍開始駐紮,使得基隆又進入的新的發展期。基隆的礦工業經過復建後再度興盛,週邊的採煤業更在1968年達到高峰。而基隆港因應臺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從1961年起自內港到外港進行了多次擴建,到1984年也已名列世界第7大貨櫃港。 近年來,依靠港埠維持城市運作的基隆市遇到了發展瓶頸。身為基隆都市發展核心的基隆港,1990年代後因為腹地過小等因素,敵不...

    基隆市因著與港口,和海洋的關係如此密切,市政府陸續推出「海洋城市」、「繽紛活力新雞籠」、「山與海的城市」等城市口號來宣傳基隆的海洋城市性格。而面對基隆市的發展困境,為了讓基隆市從純粹的港口都市轉型升級,近幾屆的市長更陸續推動了多個大型都市更新計畫,如「海洋科技園區」、「國門山海關」、「環港區都市更新案」、「七堵新都心」等,希望再度將基隆打造成台灣的門戶都市。雖然如此,目前基隆市整體都市發展目標不明的問題,還待更積極的解決。

    大清帝國 - 福建省 - 台灣府 - 淡水廳- 雞籠海防同知(1872年)
    大清帝國 - 福建省 - 台北府 - 基隆廳- 臺北府分防基隆通判(1875年)
    大清帝國 - 福建台灣省- 台北府 - 基隆廳 - 臺北府分防基隆通判(1885年)
    大清帝國 - 福建台灣省 - 台北府 - 基隆廳 - 臺北府撫民理番同知(1888年)
  5. 基隆市 位於台灣東北部,為中華民國現有的3個省轄市之一,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 全市共劃分為7個行政區,人口近37萬人(至2021年底)。 境內百分之95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原與東海毗鄰。 古名 雞籠,1875年清廷在此設治後取「基地昌隆」之意改為現名。 其為台灣最北端的都市,位於市中心的基隆港又是北台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台灣頭」與「台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與高雄並列為台灣兩大港埠都市。

  6. 基隆是台灣重要的 港埠都市,其正式設置 官員 統治,起始於 清代 同治 11年(1872年)置「海防同知」掌管海防與煤礦事務。 光緒 元年(1875年),改置 台北府 分防通判,其職權也擴及至掌理基隆附近地區的地方事務。 此為基隆首見的行政長官職務。 日治時代,日本當局積極進行 基隆港 的建港工作,基隆成為台灣本島首要的對外門戶之一,並逐漸具有都市的規模。 日治 大正 十三年(1924年)12月25日,基隆正式 設市 (州轄市),以「市尹」做為最高行政首長,1940年將「市尹」職務更名為「市長」。 二戰 後,台灣進入 中華民國時代,基隆市改依 中華民國法律 設置,繼續以「市長」一名做為全市最高行政首長。

  7. 新增連結. 基隆市行政區劃 係描述與今 中華民國 臺灣基隆市 相關之行政區劃沿革,故不限於1924年正式出現「基隆市」之名稱,及現今基隆市之行政區劃範圍。. 目前基隆市劃分為7 區 [ 1 ],其中面積最大與最小的三級行政區分別是 七堵區 與 仁愛區,兩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