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它的邊緣屬於雲雨地帶,地面容易下雨且雨勢較大,而高壓「西伸或東退」的過程中,會造成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氣團中心移動到台灣上空時,天氣就會變得晴朗炎熱。 此外,氣象局指出,太平洋高壓也是影響「颱風路徑」的一大要素,在北太平洋西部生成的颱風,會受「太平洋高壓環流」所導引,因此在太平洋上,颱風多以偏西路徑移動,但到達台灣或菲律賓附近時,常在太平洋高壓邊緣,此時路徑就會變化多端,有的會繼續向西,有的轉向東北方,更有在原地停留或打轉者,一般而言,導引氣流明顯時,颱風的行徑較規則,否則颱風的行徑就有較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7月1日 · 中央氣象局說明,季節變暖時,太平洋高壓隨著活躍起來,強度、範圍大增,讓台灣吹起溫暖潮溼的西南風與東南風,是造成季節性暴雨的主因(如梅雨),由於太平洋高壓的位置和範圍的不同,造成的天氣型態也不一樣。 它的邊緣屬於雲雨地帶,地面容易下雨且雨勢較大,而高壓「西伸或東退」的過程中,造成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氣團中心移動到台灣上空時,天氣就變得晴朗炎熱。

  3. 2022年10月28日 · 為什麼颱風不登陸台灣? 雖然仍有颱風掠過台灣周邊,但為什麼過去3年皆沒有颱風中心登陸?氣象專家指出可能與反聖嬰現象所引發的大尺度環流變化特性有關。

  4. 臺灣氣候變異的主要影響因素. 太平洋高壓為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屬於海洋性氣團,全年都定居在太平洋上。 海洋氣團的強度與範圍因季節冷暖而改變,當季節變暖時,它也會隨著活躍起來,強度、範圍因而大增,讓臺灣與中國大陸吹起溫暖潮溼的西南風與東南風,是造成季節性暴雨的主因。 由於海洋氣團位置和範圍的不同,造成的天氣型態也不一樣。 它的邊緣屬於雲雨地帶,使地面容易下雨且雨勢較大,氣象預報上會使用受「西南氣流」或「偏南氣流」影響的用詞;在它西伸或東退的過程中會造成午後雷陣雨的天氣型態;當氣團中心移動到臺灣上空,天氣是晴朗炎熱的,都市地區受到熱島效應的影響,高溫發生頻率增加。 冬半年太平洋高壓偏弱,對臺灣較無直接影響。 除了太平洋高壓的強度以外,太平洋高壓的位置移動也為影響臺灣氣候一重要因素 (圖1)。

  5. 2023年8月28日 · 台灣東方海面上有三個颱風發展中,分別是蘇拉、海葵、丹瑞,其中蘇拉將於周三、四影響台灣天氣,若轉北的時間較久、路徑長一點,直接侵 ...

  6. 記者陳俊宏/台北報導 氣象專家李富城表示,近三年來,颱風為什麼都不到台灣來,是因為太平洋高壓型態變了。 李富城12日解釋,過去聖嬰現象,太平...

  7. 2022年,西北太平洋颱風8月下旬才開始活躍,創下臺灣最晚發布颱風警報紀錄,中央氣象局共針對軒嵐諾、梅花與尼莎颱風發布警報,這三個颱風的中心皆未登陸臺灣陸地,已經是連續第三年沒有颱風中心登陸,本文將探討颱風中心未登陸對臺灣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