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七項

      • 太魯閣峽谷的大理岩岩層厚度達千餘公尺以上,分布範圍廣達10餘公里,此區石灰岩的生成與大理岩的形成過程,可見證臺灣最古老地質年代,另由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間的持續碰撞,造成地殼不斷上升,加上下切力旺盛的立霧溪經年累月地沖刷與侵蝕,形成雄偉的斷崖、河階地、開闊河口沖積扇及峽谷等地質地形,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七項
      twh.boch.gov.tw/taiwan/intro.aspx?id=2&lang=zh_tw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太魯閣國家公園因雄偉的 斷崖 、 河階地 、開闊河口 沖積扇 及 峽谷 等地質地形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七項以及地殼持續活躍隆起的上升運動造就太魯閣峽谷渾厚雄偉的景觀生物多樣性與獨特性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九項此外此區未受人為破壞的原生植被與森林讓棲息其間的動物種類和數量非常豐富並產生互相依賴的關係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十項因此被文化部遴選為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之一。 [4] 名稱 [ 編輯] 「 太魯閣 」或「 大魯閣 」一詞原為 太魯閣族 之自稱「Truku」。 16世紀前後, 賽德克族 人由南投越過中央山脈遷居花蓮的立霧溪、木瓜溪流域,後居住在花蓮的族人產生自我認同,遂自稱為「 太魯閣族 」。

  3. 太魯閣狹窄呈U字型的石灰岩峽谷是世界最大的大理岩峽谷深度超過1,000公尺因立霧溪不斷下切侵蝕沖刷加上大理石岩層的風化作用及此處地殼持續活躍隆起的上升運動造就太魯閣峽谷渾厚雄偉的景觀生物多樣性與獨特性符合世界遺產登錄標準第九

  4. 遊憩資訊. 太魯閣概述. [另開新視窗]列印內容. 太魯閣概述. 太魯閣閣口.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臺中及南投三縣市是臺灣第四座成立的國家公園前身為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1937-1945)。 其範圍以立霧溪峽谷、東西橫貫公路沿線及其外圍山區為主,包括合歡群峰、奇萊連峰、南湖中央尖山連峰、清水斷崖、立霧溪流域及三棧溪流域等,全區面積九萬二千公頃。 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地勢高聳,大致由中央山脈向東傾斜,其間山巒起伏,二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面積約佔全境之半,其中有將近六分之一的面積為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 高山氣勢雄偉,當中躋身「臺灣百岳」者即達二十七座之多。 太魯閣國家公園異石. 境內河川以脊樑山脈為主要的分水嶺向東西奔流。

  5. 編輯精選出9個必訪太魯閣國家公園景點幫大家規劃順暢的太魯閣景點順序另外也整理出前往大魯閣的交通方式文末還有太魯閣旅遊的常見問題及推薦住宿旅行從Klook開始一起踏上太魯閣國家公園之旅

  6. 綜合來說太魯閣國家公園能獲列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的首選除了保留原始生態的珍貴性具備世界級的地質景觀之外而且是當代造山運動研究重點區域更是入選的主因。 結語: 臺灣位在地球板塊最活躍的碰撞造山帶上,雖然處於地震颱風頻繁的環境,但大自然的力量也造就了多采多姿的絕美地景,高聳的山脈、熱帶冰河遺跡、壯麗的大理岩峽谷、陡峭的礁岩海岸、平坦的立霧溪三角洲平原。 這些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地質與地景是其他地區難得可見的特色,也是臺灣最具世界遺產的潛力點。 回上一頁. 回最上面.

  7. 跟臺灣其他山岳型國家公園相比太魯閣是一座很容易親近的國家公園沿著中橫公路爬升一天之內便可歷經亞熱帶到亞寒帶春夏秋冬四季的多變氣候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闊葉林針葉林與高山寒原等植物景觀也跟著變化臺灣藍鵲臺灣彌猴等動物也讓此區的生態面貌更加豐富此外這裡還有史前遺跡、(太魯閣族部落遺跡及古今道路系統等人文史蹟人文色彩頗為濃厚。 由於可及性高,而且人文資產豐富、地景變化十足,沿途景點多、步道便利,是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的理想場所。 太魯閣峽谷有世界級的美. 立霧溪切鑿形成的太魯閣峽谷,是一部讓人嘆為觀止的地質史,太魯閣峽谷的前身是海底沉積物,經過多次高溫、擠壓變質,以及400萬年前造山運動抬升、河水下切,才逐漸形成。

  8. 生態. 特殊的地理環境地質及多變的區域型氣候蘊育無限生機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轄境自接近海平面的立霧溪口到最高的南湖大山海拔落差高達三七四二公尺因受東北季風影響形成明顯垂直溫差和氣候變化沿著中橫公路爬升一天可經歷冷熱多變的氣候亦可欣賞猶如亞熱帶至高緯度的植物生態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植物相涵括闊葉林針闊葉混生林高山針葉林等林相其中以高山石灰岩地區的植物生態最具特色。 豐富的地貌,多樣的植物相,是各類動物最佳棲息環境。 根據調查統計,維管束植物約佔台灣種類的三分之一,陸生哺乳類動物約是台灣種類的二分之一強,台灣百分之九十的留鳥及超過二分之一的蝶類均可在此發現蹤影,因此,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可概窺台灣自然生態的堂奧。 更新日期:112-11-28. 瀏覽人次:3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