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腎臟疾病,會導致腎臟漸漸失去功能。 常見症狀有高血壓、腰痛、尿道感染或結石。 控制血壓、避免感染及遵照醫師指示,延緩疾病惡化。 一、什麼是多囊腎? 多囊腎又俗稱泡泡腎,是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其手足或小孩平均50% 會遺傳到此疾病。 病人腎臟出現大小不等的囊腫(類似水泡),囊腫會隨年齡的增加而長大,導致腎臟漸漸失去功能,若無法及早發現控制,疾病會進展到需要依賴透析(血液或腹膜)治療。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1年1月26日 · 多囊腎是一種最常見的單一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性腎臟病目前確定會引發多囊腎的突變基因有兩種。 第一種是PKD1,位於第16對染色體上;第二種是PKD2,位於第4對染色體上。 PKD1約佔所有患者的85%通常病情比較嚴重早至四五十歲即可能進入透析洗腎階段另外約15%的多囊腎患者的突變基因為PKD2通常病情比較輕微不一定會進展到透析階段若需透析通常年齡為五六十歲以後。 跟其它國家相比,在台灣帶有PKD2突變基因的患者超過15%。 多囊腎的疾病自然史. 多囊腎患者的兩側腎臟會不斷產生大小不一的囊腫,腎臟也會逐漸變大。 正常的腎臟組織會被不斷生長的囊腫佔據及壓壞,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最後造成腎衰竭,甚至需要透析(洗腎)。 多囊腎的症狀.

  3. 30多歲的張小姐近日腰部頻痛上廁所時也有血尿就醫檢查後發現張小姐的腎臟有大小不一的水泡診斷為多囊腎」。究竟什麼是多囊腎嚴重時需要洗腎嗎快跟著Hello醫師一起了解

  4. 小兒多囊腎介紹. 多囊腎 (polycystic kidney,PK)在腎臟皮質和髓質出現無數內含尿樣液體的囊腫,呈彌散分佈。 有兩種遺傳形式,一是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多在成人期才出現癥狀,但也可在新生兒就出現癥狀,過去一直稱此型為成人PK;另一型為常染色隱性遺傳型,過去稱之為嬰兒型PK,即出生就表現癥狀,甚至在新生兒期喪生,但近年發現此型也可見於成人。 前一型多見,約為後一型的12~24倍。 原因. (一)發病原因多囊腎的病因是基因缺失。 其中成年型多囊腎常是由於16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偶然是由於4號染色體的基因缺失,是外顯率為100%的顯性遺傳,因此單親的染色體缺失將使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遺傳該疾病。

  5. 2024年1月2日 · 多囊腎俗稱泡泡腎多數是顯性遺傳的多發性囊泡疾病。. 主要侵犯腎臟,其次是肝臟、胰臟。. 85 % 來自父母親的遺傳,子女得病的機率是 50 % ,男女均等,一旦發現,子女及兄弟姊妹都應接受檢查;另外 15 % 來自基因變異。. 臨床表現. 此疾病在胎兒 ...

  6. 2024年4月4日 · 多囊腎又俗稱泡泡腎是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疾病其手足或小孩平均50% 會遺傳到此疾病。 病人腎臟出現大小不等的囊腫(類似水泡),囊腫會隨年齡的增加而長大,導致腎臟漸漸失去功能,若無法及早發現控制,疾病會進展到需要依賴透析(血液或腹膜)治療。 二、多囊腎有哪些症狀? 隨著病人兩個腎臟的囊腫增加、變大,伴隨有以下症狀: 高血壓:是一個常見的早期症狀,血壓升高對腎功能與心臟血管都有不好的影響,應及早控制。 腰痛:疼痛程度與囊泡大小、腎臟體積有關,如有結石、感染或出血會加重疼痛程度。 血尿:囊泡破裂是造成血尿的主要原因,休息 2~7 天及多喝水可以改善,反覆的血尿會造成腎功能惡化。 (延伸閱讀: 血尿之照護 ) 腹脹及食慾不振:主要是因為兩側腎臟越長越大壓迫到腸胃。

  7. 如何診斷? 通過ADPKD家族病史的問診圖像檢查確認囊腫的數量進行診斷。 通過問診家族中是否有患有腎臟病或腦出血的人,確認家族病史。 通過圖像檢查(超音波、CT、MRI等)確認診斷。 1)診斷的方法是什麼? 利用診斷的演算法來確診ADPKD. 關於ADPKD的診斷和治療根據實際治療結果和最新研究成果制定的臨床治療指引可以對治療進行適當的判斷日本多囊腎臨床循證治療指引2017)。 指引中明示了診斷的演算法(流程、方法、程序)。 一旦通過影像檢查確認了有腎囊腫,會再確認ADPKD的家族病史。 如果有家族病史,符合診斷標準,則將其診斷為ADPKD。 此外,有時年輕人可能無法確認符合診斷標準的囊腫,因此要在30歲時重新進行檢查,以新做的檢查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