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近年因重大職業災害死亡人數創下新高,讓職業安全亮起紅燈,因工安意外、上下班通勤發生交通事故而受傷或死亡等等狀況,均是常見的職業災害。

  2. 2020年7月1日 · 前陣子京華城發生工安意外,6月20日當天,京華城進行拆除工程時因樓板坍塌,駕駛小山貓的工人被活埋,工程公司被以違反建築法第84條及第89條規定勒令停工,而這起職災事件也被暴露出建築營造業這一行的工作危險性。

  3. 工程律師帶你認識工安意外的可能原因. 工安意外的發生原因,可以從人為因素、設備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等不同面向,進行分析與探討。 以一般營建工地為例,常見與工安意外的相關內容如下: (一) 人為因素: 如設計不當、施工不良、未配戴個人防護具、飲用酒精飲料、協調管制不當、精神不濟等。 (二) 設備因素: 如安全設備不足、設備故障、設備標示不當、設備不當使用等. (三) 環境因素: 如地震、雨後溼滑、日光曝曬、光線不足、有毒氣體、通風不良、噪音、通道狹小等. 以上內容均有可能是工安意外的原因之一,但實際情形仍應依現場狀況進行個案判斷。 不同的工安意外原因,會影響後續的求償對象以及費用,本所律師具有豐富的工程實務經驗,如有相關需求,建議可攜帶相關資料,來所詢問,依照個案情形進行解析。

  4. 工安意外頻傳,繼先前高雄楠梓區貨車吊掛挖土機翻覆壓死駕駛、大巨蛋灌漿工人墜落受傷,左營也發生工人墜樓死亡意外。 而這起事故由於承包商未依法架設安全防護網,工人也未繫安全帶,在勞雇雙方皆有責任的前提下,雇主責任險如何理賠?

  5. 2021年9月7日 · 桃園市陳姓鋼鐵廠技術員維修台車時被撞擊釀成工安死亡意外,事後鋼鐵廠業主與家屬達成賠償和解,桃檢今偵結將業主以緩起訴處分。. (記者余 ...

  6. 2022年2月18日 · 按 勞保局規定 ,依職災情形可大致分為醫療給付傷病給付失能給付和死亡給付四種賠償方式。 職災醫療給付 :在工作受傷時,以「勞保」身分就醫,可以免繳健保中規定的部分醫療費用,被保險人之保險醫療費用由勞保局支付,且住院30天內膳食費用減半。...

  7. 2020年12月17日 · 勞動基準法第59條: 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失能、傷害或疾病時,雇主應依下列規定予以補償。 但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 一、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時,雇主應補償其必需之醫療費用。 職業病之種類及其醫療範圍,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之規定。 二、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但醫療期間屆滿二年仍未能痊癒,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為喪失原有工作能力,且不合第三款之失能給付標準者,雇主得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 三、勞工經治療終止後,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其遺存障害者,雇主應按其平均工資及其失能程度,一次給予失能補償。 失能補償標準,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之規定。

  8. 有些公司欠缺職業安全觀念、甚至知法犯法,導致員工工作時身處險境,等到意外發生時,擔心必須負擔大筆賠償金額,就用「是你自己不小心、沒注意」等話語試圖掩蓋公司過失、推卸責任,逼迫員工默默吞下一切,甚至因為「錢」的賠償事宜談不攏而

  9. 勞動基準法雇主應負擔之補償義務如下: 醫療補償: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雇主應該補償其必需的醫療費用。 工資補償:勞工在醫療期間,如果無法工作,雇主應按照其原領工資的數額予以補償;不過,如果醫療期間屆滿二年仍未痊癒,經指定醫院診斷,審定勞工喪失原有工作能力,可是又不符合「勞工保險條例」的失能給付標準,雇主得一次給付40個月的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 失能補償:罹災勞工經過治療終止後,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其遺存障害者,雇主應按照勞工平均工資及其失能程度,一次給與失能補償。 死亡補償: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或罹患職業病而死亡時,雇主應給予5個月平均工資的喪葬費,除此之外,雇主還必須給予其遺屬40個月平均工資的死亡補償。

  10. 2023年12月26日 · 北市大巨蛋今年7月間發生工安意外,施作電信工程人員疑觸電昏迷送醫不治。 台北地檢署考量業者願賠償包含保險金新台幣1100萬元,且支付部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