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恆春鎮 ( 臺灣話 : Hêng-chhun-tìn ; 阿美語 : Palidaw )隸屬於 臺灣 屏東縣 ,位於 恆春半島 南端,是臺灣本島最南端的行政區。 東北鄰 滿州鄉 ,西北接 車城鄉 ,東臨 太平洋 ( 菲律賓海 ),西臨 台灣海峽 ( 南海 ),南臨 巴士海峽 ( 呂宋海峽 ),境內的 鵝鑾鼻燈塔 為 臺灣本島最南端 。 恆春鎮舊稱「瑯嶠」、「琅 𤩝 [註 1] 」,係音譯自排灣語 Ljungkiaw [1] ,根據牡丹鄉耆老華阿財澄清,Ljungkiaw南排族語意思為合歡樹(恆春原生,確切物種名待確認);而非蘭花 [2] ,舊時曾為 琅𤩝十八社 。

  2. 恆春鎮 ( 臺灣話 : Hêng-chhun-tìn ; 阿美語 : Palidaw )隸屬於 臺灣 屏東縣 ,位於 恆春半島 南端,是臺灣本島最南端的行政區。 東北鄰 滿州鄉 ,西北接 車城鄉 ,東臨 太平洋 ( 菲律賓海 ),西臨 台灣海峽 ( 南海 ),南臨 巴士海峽 ( 呂宋海峽 ),境內的 鵝鑾鼻燈塔 為 臺灣本島最南端 。 恆春鎮舊稱「瑯嶠」、「琅 𤩝 [註 1] 」,係音譯自排灣語 Ljungkiaw [1] ,根據牡丹鄉耆老華阿財澄清,Ljungkiaw南排族語意思為合歡樹(恆春原生,確切物種名待確認);而非蘭花 [2] ,舊時曾為 琅𤩝十八社 。

  3. 恆春縣城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是清朝在牡丹社事件之後所設的恆春縣縣治所在,建於光緒元年十月十八日(1875年11月15日),光緒五年七月十五日(1879年9月1日)落成,是臺灣現存城池之中唯一保存所有城門的一座。 該城的遺跡在日治時期的昭和十年(1935年)12月5日被指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之一,戰後則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公告為臺閩地區二級古蹟,後改為國定古蹟。 恆春地區舊稱琅,原屬鳳山縣管轄,但實際上鳳山縣對此處的管轄能力有限。

  4. 恆春鎮擁有三面環海的自然景觀、原始生態、史前遺址、恆春古城及恆春民謠,是觀光休閒勝地的優良條件。 恆春古城 (一) 東門:在恆春往滿州的路上,登上城門可看到砲台、砲孔,也可以在城牆的馬道漫步,眺望虎頭山、三台山及龍鑾山等。

  5. 2024年5月26日 · 恆春位於台灣的最南端,是純樸又富有歷史特色的小鎮。有著充滿歷史風味的老街以及超過百年的恆春古城。恆春老街上更是隱藏著許多銅板小吃,綠豆蒜、蛋酥餅、鴨肉冬粉等都是必吃美食。

  6. 恆春於民國35年(1946年)1月16日成為屏東縣轄區內的一個鎮級行政組織,行政區有城南、城北、城西、山腳、網紗、仁壽、茄湖、頭溝、四溝、德和、龍水、大光、山海、水泉、南灣、墾丁及鵝鑾共17里。

  7. www.wikiwand.com › zh › 恆春鎮恆春鎮 - Wikiwand

    恆春鎮 ( 臺灣話 : Hêng-chhun-tìn ; 阿美語 : Palidaw )隸屬於 臺灣 屏東縣 ,位於 恆春半島 南端,是臺灣本島最南端的行政區。 東北鄰 滿州鄉 ,西北接 車城鄉 ,東臨 太平洋 ( 菲律賓海 ),西臨 台灣海峽 ( 南海 ),南臨 巴士海峽 ( 呂宋海峽 ),境內的 鵝鑾鼻燈塔 為 臺灣本島最南端 。 事实速览 恆春鎮Hengchun Township 舊稱:瑯嶠、琅𤩝, 國家 ... 关闭. 恆春鎮舊稱「瑯嶠」、「琅 𤩝 [註 1] 」,係音譯自排灣語 Ljungkiaw [1] ,意為蘭花,係因該地氣候溫暖,早期西側海岸曾遍布蘭科植物而得名 [2] ,舊時曾為 琅𤩝十八社 。

  8. 恆春鎮位於屏東縣最南部、恆春半島南端,東經120.44度、北緯22度,東鄰滿州鄉和太平洋、南邊濱臨巴士海峽、西邊則是台灣海峽、北部與車城鄉接壤,總面積約為136.7630平方公里;恆春鎮為熱帶性季風氣候,每年的9月至隔年3月會有來自西伯利亞的季風吹過

  9. 恆春古地名「瑯嶠」或「琅嶠」,直到清領時期以後,因為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才改名為「恆春」,座落在鎮中央的恆春古城保存的相當完整,古意濃厚的四座城門,正好構成一個適宜的旅遊圈,遊客可以從西門為起點,徒步至天后宮、猴洞山、南門,繼而 ...

  10. 墾丁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其範圍涵蓋了恆春大部分的景點,其中的墾丁國家公園是當地最熱門的觀光勝地之一,公園內又以墾丁森林遊樂區最具代表性:森林遊樂區內遍佈由熱帶植物構成的森林,適合遊客來此享受森林浴;而蔥鬱的林木便成為來台過冬的候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