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3日 · 在明瑟进行他的研究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劳动者的收入差异是来自于劳动者所接受的遗产和馈赠、劳动者的个人能力、还有就是劳动者个人的运气。 明瑟则认为:劳动者所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以及在工作当中工作经验的积累,这两项被明瑟统称为人力资本的投资才是劳动者收入差异的决定因素。 他在1958 年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一文,首次进行了建立个人收入分配与其接受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数学模型的尝试。 其后,在他的另一篇开拓性论文《在职培训:成本益与某些含义中,又根据对劳动者个体收益差别的研究,估算出美国对在职培训的投资总量和在这种投资上获得的私人收益率。 明瑟还是最早提出“收益函数”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用收益函数揭示了劳动者收入差别与劳动者所接受教育和他所获得工作经验年限长短的关系。

  2. 2018年1月25日 · MM理论是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默顿·米勒(Miller)所建立的公司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不相干模型的简称。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于1958年发表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管理》一书中,提出了最初的MM理论,这时的MM理论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得出的结论为企业的总价值不受资本 ...

  3. 1958年,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變態度的“平衡理論”。 海德認為在人們的認知系統中存在著使某些情感或評價趨向於一致的壓力。 他認為人們的認知對象包括世界上各種人物、事件及概念,這些對象有的各自分離,有的則互相聯結起來,組合為一個整體而被我們所認識。

  4. 2014年7月31日 · 阿特金森成就動機理論發展的起點,應歸功於亨利·默里(H.Murray)的貢獻。默里在成就研究的歷史上發揮了兩個方面的作用。第一,他最早註意到成就需要。在動機研究的歷史上,內驅力和需要概念經常交換使用,或是緊密聯繫的。例如,赫爾就把內驅力當作需要狀態的心理表現形式。

  5. 潘罗斯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企业的本性中,是否存在着什么内在的力量既促进企业的增长而又必然限制着企业增长的速率?注意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均衡论的颠覆。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企业的增长不过是给定产品产量的增加,企业的最优规模是其产品的平均成本曲线上的 ...

  6. 2013年11月27日 · 杰罗姆·麦卡锡(E. Jerome McCarthy),也译为尤金尼·麦卡锡;4P理论的创始人,二十世纪著名的营销学大师杰罗姆·麦卡锡是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1958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从教以来,发表论文多篇,并著有多本关于数据处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教科书。

  7. 2019年4月28日 · 1958年,查尔斯·H·凯普纳 (Charles H.Kepner)和本杰明·特雷高 (Benjamin B.Tregoe)成立了凯普纳——特雷高公司。 该 公司 是一间位于普林斯顿的国际 管理咨询公司 ,主要致力于企业提供解决问题和决策制定方面的培训。 在出版于1965年的《理性经理人》一书中,凯普纳和特雷高提出了制定 有效决策 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对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的认识程度; 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的质量; 对采用其他方法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了解程度。 [ 编辑] 决策分析的主要因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