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3年12月20日 · 楊應超有外資第一名分析師」、「最懂鴻海的分析師稱號在1999年到2004年五年之間迅速從外資投資銀行菜鳥分析師晉升到副總裁董事與董事總經理最後在花旗環球擔任董事總經理以及亞太區高科技部門主管與首席分析師。 楊應超一進到攝影棚便談笑風生,在準備拍照時,他向我們點播八〇年代紅遍全球的英國流行樂團Pet Shop...

  3. 2020年4月18日 · 異康集團和青興資本首席資深顧問柯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多年被市場票選為第一名外資分析師」,對於年輕後輩他建議要具備七大軟硬實力才能在職場中做好做滿」。 楊應超工作經歷豐富曾在IBMAT&TEDS等科技公司擔任工程師也在...

  4. 2019年12月17日 · 在外人眼中楊應超是首席外資股票分析師年薪上千萬財務自由對他而言應該是輕而易舉但其實他從一無所有到擁有財富這中間所經歷的重重關卡宛如蛙人爬行的荊棘天堂路而推動他義無反顧往前衝的動力就是一個字──Hungry。 激發對成功的渴望. 48歲敲開自由大門. 這裡的Hungry不是指肚子餓,而是賈伯斯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永不滿足,別懼失敗)」楊應超強迫自己時時刻刻處於渴望成功的「飢餓」狀態,激發自己最大熱情,展現強大行動力與意志力,才能在48歲敲開自由大門,展開隨心所欲的人生下半場。 「有人(總統候選人)說他是庶民,我才是真正的庶民。 」楊應超說的不是玩笑話,因為他是真的從小苦出來的。

    • 職場能力1:要能言善道,也要會察言觀色
    • 職場能力2:要會寫,簡單扼要講重點
    • 職場能力3:英文要好,最好聽說讀寫都擅長
    • 職場能力4:先精通你的專業,再培養第二專業
    • 職場能力5:Hypothesis-Driven Approach,也就是用假設方法來解決問題
    • 職場能力6:先求有,再求好
    • 職場能力7:積少成多
    • 職場能力8:找到喜歡的事,自然做得好,錢也會隨之而來

    書寫對台灣人通常不是問題, 但說話就不一定了, 尤其是PublicSpeaking,也就是公眾講話,不一定是演講,而是日常中跟老闆或同事談事情,要能簡單扼要地表達、讓人一聽就懂,不會誤解。像如果我和別人約時間,我通常會把日期和星期幾一起講,避免可能的錯誤。畢竟可能發生的錯誤太多了,能避免就要事先避免。

    當然每個人寫中文都不是問題,但能寫的簡單扼要,清楚易讀,就不一定了。美國普渡大學都會強迫工程系的大一學生,一定要修演講課和作文課,確保寫文章時至少文法正確,條理清楚。 很多工程師或科學家雖然聰明,但每次寫文章都是長篇大論,讓人看不懂。我在公司寫文件或備忘錄最多一頁,而且愈短愈好,因為老闆沒空看,也會看得不耐煩。最好是用標題先講重點或結論,跟報紙、雜誌一樣,讓對方可以一目瞭然,再決定要不要繼續看下面的細節。

    如果想進跨國公司或到國外上班,英文就很重要。我認識好幾個非常優秀的分析師,不僅懂產業,寫的報告也很精闢,只可惜無法用英文表達,難以跟客戶溝通。但我也開始看到一些年輕人,尤其是大陸的學生,應徵工作時英文完全沒有口音,而他們從沒有住過國外,都是在大陸或香港土生土長。所以要把英文學好不是不可能,尤其現在科技那麼發達,若是不確定如何念某個英文單字,上網查就可以了,簡單又正確。

    通常公司願意給你一份工作,是因為你有一項專長,或至少有信心認為你可以學會。像我申請大學時,本來很喜歡電腦軟體,但那時母親建議我學電機工程,因為既可以學軟體,還可以學硬體,軟硬都會。大學畢業後讓我可以順利進入AT&T、IBM 和埃森哲工作,雖然都是寫電腦軟體,但是硬體的經驗讓我贏過其他應徵者,因為軟體是要來控制硬體的。在埃森哲工作時,因為是幫藥廠寫軟體,所以也要學習藥品的基本常識。 後來覺得自己不懂會計、財務和市場銷售,所以又去芝加哥大學念了MBA,把這些項目補全。畢業後進了管理顧問公司科爾尼,又在工作中學到了零售、交通運輸、汽車及醫藥產業的知識,讓我可以和高層管理客戶應對溝通。因為有這麼多不同的經驗,我之後才可以順利成為科技產業分析師。 你工具箱的工具愈多,能處理應對的情況就愈多,這樣就很容...

    這是我在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學到很有用的做事方法,聽說麥肯錫顧問公司也是用一樣的方法。這方法就是做一件事時,用你最好的猜測(Best Guess)來當你問題的假設,然後據此蒐集資料,證明你的假設是對,還是錯。我用了幾次後發現,這是很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因為它會給你一個方向去努力,而不會亂槍打鳥地東奔西跑,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這是我在普渡大學大三電機系 301 課程中,蓋勒格教授(Neil Gallagher)教會我的事,他說,如果你要做一個很大、很長、很複雜的東西,像是寫大型的研究報告,不要被這個特大的案子嚇到而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你可以先不管壞好,先求有,很快地從頭寫到尾,不要怕寫錯或用錯資料,反正盡快做一次,跳過一些程序都沒關係。因為你做了一次之後,不管是多粗略的東西或錯誤百出,至少你比零進步了一點,可能是報告的一部分大綱,你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因為你已經有了初稿。

    我稱這個為Jeff Reilly 法則,因為這是我大學時從一位電機系同學Jeff Reilly身上學到的,我經常看他和我們一起在走廊等上課,但他通常會趁上課前的幾分鐘空檔做一些功課,而不是像我們和同學一味地聊天打屁,因此,到了晚上回家、我們準備做功課時,他已經做完大部分的功課了。 其實很多事只要一點很小的改變,持之以恆後,結果就會很可觀。如果你每天進步1%,1.01的365 次方就是一年可以達到37 倍的進步。存錢也是一樣,如果你每天存100 元,以年投資回報7% 來計算,10 年你就可以存到52 萬,15.3 年你就可以變成百萬富翁了。

    我稱這個為 Landgrebe 法則,這是大學電機系302 課的Landgrebe 教授在課堂上教會我的。如果是你真的喜歡的事,像我做科技股票研究,自然就會想把它做好,每天上班也不會只是為了做到 8 小時下班,而會想著如何做到最好,讓客戶滿意,成為績效排名第一的分析師,老闆自然也就幫我加薪,甚至被高薪挖角。但如果你只是為錢做事,每天就會過的很辛苦,表現也不會好,高薪當然也維持不了多久。 (本文整理、摘錄自《財務自由的人生》,天下文化出版)

  5. 2021年3月6日 · 【職場人語】別出新財 科克蘭資本董事長 楊應超. 邱莞仁. 2021年3月6日 · 1 分鐘 (閱讀時間) 楊應超5年前從投行退休成立私募投資公司尋找下個世代的新技術。 人生涉獵廣泛多元,不斷跳出舒適圈。 從一無所有到財務自由這條路楊應超走了17年。...

  6. 2021年3月6日 · 楊應超今年54歲了他曾在高盛瑞士信貸花旗等多家知名投資銀行服務多次被金融時報》《機構投資者》《亞元雜誌等評選為第一名分析師5年前因任職的巴克萊銀行退出亞洲身家上看好幾億元的他評估自己已達到設定的財務自由目標順勢退休楊應超長年定居美國趁著應邀回台演講的空檔學騎車倒很新鮮我們便跟他約在公車站前會合。 「台灣的電動機車不夠普及,空間還很大。 」看著路上來往的車輛,楊應超的分析魂油然而生,「我研究過了,加上零件、保養、耗損,現在在台灣買燃油車還是最划算…」他說話語速飛快,恨不得在幾分鐘內,一股腦兒說完台灣機車市場展望。 跟一群年紀小他三輪的年輕人上課,楊應超不時舉手提問,練習場真有些像鴻海法說會。

  7. 2018年3月29日 · 天下資料50歲的他曾是台灣天王級的外資分析師經歷過巴克萊花旗野村高盛瑞士信貸及法國巴黎銀行等外資券商。 廣告. 2014年鴻海投資夏普投資案時郭台銘還邀請楊應超至豪宅中親自說明郭董首次對外說明夏普案時也只有楊應超能和郭董密談半小時取得第一手情報全世界的鴻海投資人都要看完他的研究報告後才敢下單。 不只是他,前巴克萊分析師陸行之與張忠謀的唇槍舌戰,往往是台積電法說會上的一頁風景。 記者會後,楊應超、陸行之,前瑞銀證券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及前巴克萊證券分析師葉昌明,這些昔日發言被投行公關嚴格控管,看到記者拔腿就跑的明星們,親切地拿起手機,主動和記者交換Line或聯絡方式。 「這跟過去在外資很不一樣,我們也在嘗試新的模式,自己當個體戶,很有意思,」楊應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