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 天前 ·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之後,台海危機再現,解放軍以空前的規模與演習區域,讓台灣所有的生命線都呈現於被解放軍封鎖當中。 相信解放軍此舉令美國與其他國家感到驚訝,因為自1996年台海危機之後,短短二十幾年後,解放軍已經做到幾乎封鎖台灣的境界。 然而這並非台海危機的開始,而是序曲而已。 不過真正對我最大影響的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與韓國的態度,韓國把解放軍演習期間飛台之航班取消,日本抗議解放軍把飛彈打到其專屬經濟區,美國也表示軍事演習不利台海穩定,而澳大利亞卻悶不吭聲。 更有甚者,美國的雷根號航母戰鬥群遠離解放軍演習區域,在日本外海閒晃,這些舉動對台灣並不利。 台海危機在今年尚未成形,因為大陸的二十大權力交接尚未完成,且大陸還得面臨疫情後的經濟復甦與抗旱工作。

  2. 6 天前 · ⽇本海保艦與台灣漁船在2020年9⽉於釣⿂台列嶼(尖閣諸島)海域相撞。 當事台灣漁船船長宣稱⾃⼰未進入爭議海域,⽇本海保艦卻⼀直緊追在後,才導致追撞發⽣。 ⾏政院院長蘇貞昌要求⽇⽅解釋,並表⽰台灣不會容忍任何來⾃⽇本的不當⾏為。 ⽇本政府回應,當事台灣漁船確實在釣⿂台海域非法捕⿂。 雖然這起事件沒有造成任何傷亡,但之後台灣海巡署便開始例⾏巡邏釣⿂台周邊海域以保護台灣漁⺠。 上述事件凸顯了台灣政府處理漁權爭議受限之處。 台灣採⽤了⼀套「務實妥協」程序來談定台菲或台⽇漁業協定,但這些雙邊談判仍遇到領海主張重疊與亞洲漁業競爭等問題。 台灣與菲律賓的漁業協議在2015年單單聚焦於海上執法,沒有解決台菲意⾒分歧的基本核⼼。 台灣與⽇本的漁業合作基礎較深,但缺乏溝通也沒有當地利害相關者的⽀持。

    • 「周邊有事」 美日都會捲入
    • 封鎖台灣也切斷日本生命線
    • 鋪路爪可以監看大半個中國
    • 台灣不是孤懸於西太平洋之中

    雖然日本政府提出這個統一見解時,中華民國與美國尚未斷交,仍簽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因此中華民國被列入遠東地區的定義範圍內,但是在中華民國與日本、美國先後斷交後,日本並未就過去的統一見解做出修改,只是在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性模糊政策下,不主動提及這一個敏感議題。因此若仔細推敲美日安保條約將會發現,未來如果台海爆發戰事,美國選擇介入,將會立刻啟動美日安保條約,不止美軍可使用日本國內的所有軍事基地,日本自衛隊也會一併出兵參與戰事。而另一方面,即使美國不出兵,只要戰火波及日本國土,使日本的國家安全受到威脅,出現「周邊有事」的情況,讓日本被迫出兵自衛,美國也一樣會被捲入戰事之中。而為了因應這樣的可能性,日本一連串與安保條約有關的和平安全法制裡,就包括了「周邊事態法」。 在過去因為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自衛...

    對日本這個海島國家來說,極度依賴能源進口與商品出口,這也是日本稱海空航路為國家生命線的原因,而途經台灣海峽與台灣東部海域的繁忙航道,是日本能源進口與商品出口的極重要路線,一旦中斷,將嚴重影響日本的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因此即使不直接爆發戰事,只要中國嘗試封鎖台灣,想逼台灣投降,就會立刻切斷日本的這條海上生命線,更不用說爆發激烈戰事,以今日飛彈的射程與戰機的飛行速度,幾乎不可能完全避開日本的領海領空。而更進一步來說,日本與中國長期以來就有領土爭議,甚至在中國開始派遣軍機對台灣進行繞島遠航訓練之前,就已經不斷侵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內。早在2016年,日本航空自衛隊曾緊急升空攔截中國軍機達851次,創下歷年新高。在中國勢力崛起之際,日本更有理由要防範未來的可能衝突。 台灣不止位於日本的周邊,台灣海峽的...

    對美國這個世界霸主來說,在揭櫫將重返大國競逐的政策,將中國與俄羅斯列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後,這一年來的各種國家安全報告或軍事發展計畫莫不以中國與俄羅斯為假想敵。甚至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推出印太新戰略,希望能在西太平洋圍堵中國。但對於過去奠定西太平洋安全穩定的美日安保條約,卻仍維持舊有的架構,未有新的發展。似乎未曾仔細思考過第六條遠東條款的規定,一定會讓日本捲入美國與中國的競逐中。同時美國對台灣保持戰略性模糊政策,在美日安保這個安全架構中,故意忽視台灣存在的事實,與台灣沒有任何對話與交流,這無疑是讓整個印太新戰略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也讓中國有了可趁之機。美日安保條約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並沒有辦法有效發揮維持遠東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功能。 對台灣這個飽受中國威脅的國家來說,積極尋求有...

    以美國為首的盟邦,多半是民主國家,政府方向會受社會輿論所影響,然而台灣長期以來忽略對外的宣傳,未能凸顯台灣戰略地位對周邊國家的重要性。過去會有這種情況,當然也在於中國挾龐大的市場利誘各國,並且還未明確顯露出想要稱霸的野心,但當國際情勢轉變,各國紛紛警覺中國的威脅時,台灣其實是有機會利用國際社會的憂慮,爭取更有利的安全合作空間。而對內來說,多數國人不甚清楚國防事務,常誤以為台灣孤懸於西太平洋之中,不太瞭解台灣與周邊國家在地緣戰略上的緊密關係,因此在面對中國的文攻武嚇時,極易受到影響,不認為台灣有任何的籌碼可以爭取到友邦的支持。而這樣的消極態度,無形中也助長了中國對台灣的統戰效果,當台灣爭取外援而面臨中國打壓時,又認為是政府主動挑釁,無疑是在間接協助中國孤立台灣。 更進一步來說,台灣長期受到國際...

  3. 其他人也問了

  4. 3 天前 · 目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大多數是從小型無人巡邏艇開始著手,美國也是以小型的海獵人號(USS Sea Hunter)為基礎,在累積一定技術後,才訂購大型水面無人載具(LUSV),預計從2022開始,以每年2艘方式,生產10艘。

    • 海的開始1
    • 海的開始2
    • 海的開始3
    • 海的開始4
    • 海的開始5
  5. 3 天前 · 依建造期程規劃今年9月進入「下水節點」,該個節點區分為HATA的泊港測試與真正下水的SAT海上(出海)測試,在HATA就是IDS完成全艦封殼後在海昌工廠內由台船與合約廠商就各裝備與系統介面進行整合測試,再逐一就各次系統整合測試,形成完整系統

  6. 2 天前 · 海軍在2021年造艦期程上,首先是外界矚目攸關海軍戰力,設計類似神盾巡防艦,代號「震海計劃」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的建造,因中科院「迅聯專案」研發相列雷達及新戰鬥管理系統,並未符合海軍需求,在海軍重新修改招標規範,以及重新訪國內船廠與國外戰系裝備廠商後,經台船在法說會上對外證實此訊息後,雖海軍規劃在2021年2月獲得廠家報價,3月由計劃處綜整完成「整體獲得規劃書」修訂事項,並呈報國防部,並管制在5月核定,7月納入預算書表審議。 但海軍是以商購模式向國外詢商,並沒有向國外廠商發出正式的採購意向書(LoR)文件,無法向該國政府申請機密裝備的輸出許可;此外,主動式相位陣列雷達屬於機敏裝備,要獲得該國輸出的難度相當高。

  7. 2024年10月10日 · 管碧玲強調,從蔡英文政府到接續的賴清德政府都很有意識地強化台灣海空量能,海上造艦開始,打造三安(國安、治安、平安)、海空一體、精銳海巡的模式,國防是針對大目標,海巡管制小目標的海上外來威脅,下階段則是進入「情監偵」系統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