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潘霍華一生對基督的論述,都遵循這原則。 他指出,基督是「存在於人類群體中的耶穌基督」,身位關係是認識祂唯一的路。 在身位關係裡,人們不能再問基督“本質”的問題,能問的是:「誰是為我、今在的耶穌基督? 」。 今在為我的耶穌基督,是聖言、聖禮與聖團契 (教會)。 潘霍華強調,耶穌基督雖是實存的中心,但祂總是隱匿於是罪身的形狀。 因為,唯有能在罪身形狀中指認基督者,才是真實、自由的信仰。
ir.taitheo.org.tw/handle/987654321/482Taiwan Theological College & Seminary:Item 987654321/482 - taitheo.org.tw
其他人也問了
潘霍華的基督論是什麼?
潘霍華認為基督如何與我們同在?
潘霍華的教會觀有什麼基礎?
潘霍華為何希望成為神學家和牧師?
潘霍華的十架神學有什麼特色?
潘霍華怎麼死的?
迪特里希·潘霍華 (德語: Dietrich Bonhoeffer,又譯 迪特里希·朋霍費爾,1906年2月4日—1945年4月9日), 德國 信義宗 牧師、 神學家, 認信教會 成員之一,出生在 德意志帝國 布雷斯勞 (今 波蘭 弗羅茨瓦夫)。. 潘霍華曾經參加在德國反對 納粹主義 的抵抗運動 ...
2022年5月5日 · 本文以潘霍華的基督論為主要研究內容,探討其神學反省及行動在納粹時代中的德國與德國教會所表達的信仰意義。 以此 反省台灣教會在自己的社會與政治處境中,作為一個見證基督的信仰團體應有的態度 。 本文一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以歷史研究法與詮釋法進行研究。 第二章以歷史研究法探討潘霍華及其所處時代德國與歐洲社會整體的心靈問題。 以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Sebastian Haffner)和艾瑞克‧霍布斯邦 (Eric Hobsbawm)兩位歷史研究者之文本研究為教會外部歷史參考,並探討集體主義下形成的問題。 教會內部歷史研究則以艾伯哈特‧貝特格 (Eberhard Bethge)的《潘霍華》及蕾娜特‧溫德 (Renate Wind)的《力阻狂輪—潘霍華生命史》等文本為主。
《聖徒相通》是潘霍華的第一本著作,是以社會學角度切入教會論的神學研究。 自笛卡兒後,西方思想以「自我」為出發點,神學也有自我中心化之趨勢,潘霍華為批判當時的主流,德國唯心論,從人的定位開始闡釋社群性的重要;並以亞當受造和墮落力證人類被造於社群中,並且一切的關係源自於上帝與人原初建立的純全社群中。 潘霍華引用位格主義中的「我—你關係」來說明自我與他者分別是不可化約、抵銷的獨特個體,彼此相互依存。 人通過與他者的界限和他者的幫助得到完整的自我;自我在關係中對他者的需要當有使命與責任,人就是在界限與責任中與他者構成社群的關係。 潘霍華提出,基督教的人觀需要在社會倫理的範疇中討論,與唯心論中「為己」的思想全然不同。 基督徒的人觀要從上帝與人類社群兩方面的關係開始。
分,分析潘霍華的教會觀,並指出潘霍華主要是借用了德. 國古典社會學之父膝尼斯( F erdinad Tön世 es, 1855-1936) 的思想,並以此建構其教會觀的。8. 二、論《聖徒相通》 在華人神學界裹,鄧紹光就曾經寫過一篇類似的論. 文,9主要討論的是《聖徒相通》一書的寫作的目的以及對. 現代和後現代的意義,當中主要論及的是《聖徒相通》前. 部分有關個人和群體的內容,並未進入到聖徒相通(論教.
《基督中心》﹙Christ the Center﹚是一九三三年潘霍華在大學任教基督論的講義 集。因為基督明顯是潘氏生命與作品的中心,有人以此指控他單單高舉基督 ﹙Christomonism﹚。現有學者懷疑《基督中心》這個主體並不能代表這本講義集的 中心思想﹙註2﹚。
哈納克看出潘霍華有潛力成為一個偉大的歷史學者,但令人失望的是他卻致力於教義學的鑽研; 「聖徒交通」 (The Communion of Saints),是潘霍華一九二七年寫成的神學論文,當時他只有二十一歲。 巴特 (Karl Barth)讀後,讚許為「神學上的奇蹟」。 由於還不到按牧的最低年齡,另一方面也需要實際牧會經驗,潘霍華暫停學院的生活,申請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一個助理牧師之職。 那個教會的成員,大多以當地的德國商人為主。 一九二八至一九二九年在西班牙,經濟大蕭條的浪潮襲來。 那是潘霍華首次與貧窮的猙獰面目相對,他傾盡全力協助失業的人;在窘困時,他甚至必須在經濟上求援於家人。 步上正軌.
迪特里希·潘霍華 (德語: Dietrich Bonhoeffer,又譯 迪特里希·朋霍費爾,1906年2月4日—1945年4月9日), 德國 信義宗 牧師、 神學家, 認信教會 成員之一,出生在 德意志帝國 布雷斯劳 (今 波蘭 弗罗茨瓦夫)。. 潘霍華曾經參加在德國反對 納粹主義 的抵抗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