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思明教授當選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5] 2020年5月26日,擔任第二屆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農業歷史與農業考古領域專家,任期5年。

  2. agri-history.ihns.ac.cn › scholars › wangsm王思明 - ihns.ac.cn

    王思明. 个人简历: 湖南人,1961年11月出生。 先后获西北农业大学理学硕士和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941999-2000年分别赴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加州大学Davis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客座研究现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主任。 国家一级学会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美国农史学会通讯会员。

    • 概览
    • 人物经历
    • 主要成就
    • 人物评价

    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农史学家、科技史学家

    展开6个同名词条

    王思明(1961年11月—2022年1月5日),出生于湖南株洲,农史学家,科技史学家,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生前是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

    王思明于1981年7月赴西北农业大学攻读昆虫学硕士学位;1992年9月—1995年6月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获得农业史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4年赴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从事客座研究工作;1998年—2022年历任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副主任、主任、院长 ;1999年—2000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工作 ;2019年5月当选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 ;2022年1月5日,在南京逝世,享年61岁。

    1961年11月,王思明出生于湖南株洲。

    1981年7月,赴西北农业大学攻读昆虫学硕士学位。

    1992年9月—1995年6月,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获得农业史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94年,赴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从事客座研究工作。

    1998年—2022年,历任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副主任、主任、院长。

    1999年—2000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客座研究工作。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思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经济史,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明史研究,比较农业史及科技与社会研究等。 •平台建设 王思明创建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组建了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建立了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南京农业大学美洲研究中心”,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中心”,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协同创新中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农业文明分院。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1月,王思明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世界农业文明史》《农业文化遗产学》《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江苏农业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中国传统村落记忆》《中国地标品牌发展报告》等论著20余部。 •承担项目 截至2022年1月,王思明共主持国家和部省级研究课题20余项。 •科研奖励

    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王思明是中国农史学界的领军人物。”(南京农业大学评)

    “王思明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学科领头人,为农史研究国际化作出了开创性工作,是中国国内少有的能够与国际学术界对等地无障碍交流的学者。”(时任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荣顺评)

    “王思明对科学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推动中国农业史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治学严谨,为人正直,提携后学,桃李满园,献身学术,鞠躬尽瘁。”(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评)

    “王思明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建树,在人格上有着非常高的精神境界和独特魅力;他一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是受人尊敬的大学者、好老师;他热爱教育事业,献身农史研究,关爱学生,无微不至,培桃育李,循循善诱,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工作勤勉,兢兢业业,为学术与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他光明磊落,鞠躬尽瘁,为学术事业奋斗一生。”(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盛邦跃评)

  3. 其他人也問了

  4. 王思明南京農業大學鐘山首席教授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第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倫理學研究會會長農業農村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5. 作者王思明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絲綢之路中外農業交流研究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鐘山首席教授中華農業文明研究院院長. 在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中小麥玉米馬鈴薯等均來自域外在主要油料作物中芝麻油菜籽花生向日葵等也來自域外以香辣聞名的川湘菜系所用的辣椒等來自美洲。 這些域外作物的傳入大多經由絲綢之路,對中華農業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絲路農業交流發展階段與主要內容. 近代以前,絲路中外農業交流活動呈現明顯的階段性。 遠古至秦代。 中外農業交流從遠古時期就已開始,內容以農業物種的交換為主。 此期傳入我國的作物有大麥、小麥、大麻、蒟蒻、蔓菁、甘蔗等,其中小麥的引進產生了最大影響。 兩漢至南北朝。 兩漢是中外農業交流的第一個高潮。 入華物種尤以西漢武帝時期最為集中。

  6. 2019年6月17日 · 王思明教授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5月25日,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nternationalAcademyoftheHistoryofScience)在法国巴黎召开理事会议,确认了2018年院士增选结果。...

  7. 2017年3月3日 ·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王思明教授长期致力于农业史和中外农业交流研究出版专著多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一百余篇2016年6月起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丝绸之路与中外农业交流研究”(16AZS005),该项目迅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这与长期的研究积累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