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9日 · 市調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第三半導體市場規模為 432.3 億美元,預計到 2032 年將達到 1191.3 億美元以上,未來10年複合年成長率約11.08% (詳圖2)。 第三半導體主要材料為碳化矽 (SiC)與 氮化鎵 (GaN)兩種,如果以市場來應用來看,又可分為高頻通訊元件及功率元件兩大類。...

  2. 2021年11月19日 · 近期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氮化鎵(GaN)隨著電動車的興起越來越被市場重視,而台灣著墨最深的兩家公司:做晶圓代工的漢磊(櫃:3707)和其旗下做磊晶的子公司嘉晶(市:3016),也在近日召開 2021Q3 法說會。. 看完這篇報告,你將了解以下幾 ...

  3. 2023年11月1日 · 展望第三類半導體市況,資策會MIC表示,2024年SiC功率元件將有新成長動能,主要來自8吋新廠產能陸續開出、各車廠電動車規劃於2025年大量上市,以及再生能源需求。 觀測GaN功率元件,中低電壓產品在資訊產品市場需求持續成長,另外,高電壓產品仍待車用充電市場發展。 資深產業分析師周明德表示,各國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產品電氣化趨勢驅動電動運輸等新興應用市場成長,帶動能源、工業製造高效轉型,加上B5G/6G需求等趨勢,皆驅動第三類半導體市場快速成長。 觀測GaN通訊元件,2023年因5G基地台建設趨緩而影響表現,有望在5G專網應用興起後好轉。

    • 高功率、高頻率優勢,構成電源、通訊產業新氣象
    • 為維持國力,各國都列為「國安級」產業
    • 併購、合作、搶專利,大廠垂直整合策略保障產能
    • 台廠「打群架」,集團化搶進全球市場

    不同於第1類半導體是單一材料,合計占半導體總產值不到1成的第2類和第3類半導體,都是由2種(或2種以上)材料集結而成,又稱為化合物半導體(Compound Semiconductor)。 其中,第2類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為主,由於速率快、低雜訊,是3D感測、光達、射頻(手機/基地台)的主流材料,具高頻與高功率特性,幾乎所有手機裡都有它。(詳見下方圖表) 至於第3類半導體材料,則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矽(SiC)為主,近年來在氣候暖化效應促使「淨零碳排」議題受到矚目,次世代5G通訊技術趨於成熟,以及電動車、航太、資料中心與能源應用的加速推進,需求正高速起飛。 以氮化鎵和碳化矽為主的第3類半導體材料的優勢是,比起第1類和第2類半導體材料,能夠承受更高功率、高頻率(如...

    雖然有日益普及化的趨勢,各國仍將第3類半導體視為「國安級」產業,列入重點保護,具體措施包括:頒布政策鼓勵投資,或是管制出口。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在2021年發布的「半導體戰略要點」中,除了鼓勵第3類半導體材料的創新之外,更領先全球宣布預先投入第4類半導體氧化鎵(Ga2O3)的研究,預計可用於更大的電力充電系統及其電網供應系統。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為國防授權法案成立的暫時組織,現應正名為美國人工智慧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則於2021年發布厚達752頁的「半導體總檢討報告」,在第13章裡直接點名國家須重視氮化鎵研發的重要性,便是著眼於在通訊與國防應用。 2016年,德國半導體大廠英飛凌(Infineon)曾計畫以8.5億美元買下美...

    現階段來看,第3類半導體的主導權仍集中在歐、美、日大廠手中。即使如此,這些業者也都面臨基板的生產量不足,碳化矽晶圓產能不足的考驗,因此,各國關鍵領導廠商無不透過併購、合作、取得專利的方式,設法垂直整合供應鏈上游。 日本羅姆半導體(ROHM)早在2009年,就收購歐洲最大碳化矽單晶晶圓製造商SiCrystal;瑞士意法半導體(ST)於2019年,收購瑞典碳化矽晶圓製造商Norstel;美國安森美(onsemi)則是在2021年,收購美國碳化矽和藍寶石晶圓供應商GTAT(GT Advanced Technologies),目的都是為了掌握足夠的碳化矽晶圓產能,或更加深化磊晶成長技術。 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王尊民指出,第3類半導體基板居高不下的成本,一直是發展受限的主因,價格大概是傳統矽基板的5~...

    楊瑞臨指出,「台廠在第3類半導體的戰略,多是以整合產業鏈的形式進攻。」目前,至少有5個集團從上中下游布局第3類半導體。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已在氮化鎵功率元件上與愛爾蘭客戶納微合作,在出貨量上稱王,集團旗下世界先進也並進布局。 中美晶集團由基板、磊晶的上游材料向下延伸,不僅投資環球晶發展基板能力,也斥資1,500萬美元投資美國高功率氮化鎵製造商Transphorm,同時入股宏捷科、朋程,以集團力量擴大供應鏈。 漢民集團從自身的半導體設備優勢出發,透過漢磊投控投資漢磊(代工)及嘉晶(磊晶)技術,進軍市場。 自動化設備廣運集團則是與子公司太陽能廠太極聯手,合資成立孫公司盛新材料,朝最上游長晶技術叩關。 鴻海集團在2021年9月正式成立鴻揚半導體,出手併購旺宏6吋廠,並宣布斥資37億元進駐竹科,成...

  4. 2021年4月6日 · 永誠國際投顧資深分析師許豐祿指出,雖然第 3 代半導體夢想題材很大,但短期而言,碳化矽、氮化鎵等複合材料良率仍在緩慢爬升,成本過高限制了滲透速度;就投資而言,最好找本業體質不錯,加上有研發第 3 類半導體領域有些成果,正準備發酵,在本益比提升的效應下,對股價向上有正面反應,才是投資人可以注意的標的。 就未來 10 年的半導體市場發展來看,台積電雖然在全球矽晶圓代工具絕對領先地位,但對第 3 代半導體材料的應用布局也沒遲疑。 台積電擴大投資化合物半導體領域,與全球最大氮化鎵功率 IC 公司納微(Navias)合作,可望取得蘋果快充 IC 訂單;台積電也與安森美與英飛凌等國際大廠合作生產第 3 代半導體的關鍵晶片,今年成長力道也強。 聚焦晶圓代工廠 台積電領先布局.

  5. 其他人也問了

  6. 2021年9月22日 · 第三代半導體是目前高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在 5G、電動車、再生能源、工業 4.0 發展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即使常聽到這些消息,相信許多人對它仍一知半解,好比第三代半導體到底是什麼?

  7. 2023年11月1日 · 展望第三類半導體市況,資策會MIC表示,2024年SiC功率元件將有新成長動能,主要來自8吋新廠產能陸續開出、各車廠電動車規劃於2025年大量上市,以及再生能源需求。 觀測GaN功率元件,中低電壓產品在資訊產品市場需求持續成長,另外,高電壓產品仍待車用充電市場發展。 資深產業分析師周明德表示,各國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產品電氣化趨勢驅動電動運輸等新興應用市場成長,帶動能源、工業製造高效轉型,加上B5G/6G需求等趨勢,皆驅動第三類半導體市場快速成長。 觀測GaN通訊元件,2023年因5G基地台建設趨緩而影響表現,有望在5G專網應用興起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