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早期食道癌定期檢查:誰該做,怎麼做?. 最近接連有公眾人物罹患 食道癌 不幸離世,門診主訴 “喉嚨卡卡“ 要求檢查的患者隨之大增。. 雖然這種「名人效應」可以在短時間內喚起大眾對特定疾病的重視,但往往大家的思維會僅僅停留在一次性的篩檢 ...

    • 食道癌症狀有什麼?食道癌初期症狀為何?
    • 食道癌原因?
    • 食道癌分期?食道癌存活率各期多少?
    • 食道癌看哪一科?
    • 食道癌自我檢查方法?
    • 食道癌治療方式有哪些?
    • 預防食道癌怎麼做?

    初期食道癌的症狀並不明顯,與胃食道逆流、心絞痛、胃炎、氣管炎、食道老化等近似,常被忽略或難以早期診斷確診。但日常若有下列情況,就應提高警覺: 1. 吞嚥困難、 常感覺到食物附著在咽喉或胸部。通常在腫瘤造成食道有 60 % 以上的阻塞時才會出現。 2.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3. 胸痛、壓迫感或灼痛感。 4. 胃腸消化不良或胃灼熱。 5. 慢性咳嗽或聲音嘶啞。 6. 呼吸帶有惡臭味。 要特別注意的是,雖然食道癌初期少有症狀,但若曾被醫師提醒有「巴瑞特氏食道」(Barrett’s esophagus; BE)者,要注意恐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 巴瑞特氏食道指的是鄰近胃賁門的食道黏膜鱗狀上皮細胞,轉變成柱狀上皮細胞的現象。臨床認為,食道黏膜細胞的變化,大多是由胃食道逆流所引起,而食道腺癌有 50 % ...

    當食道中的黏膜細胞 DNA 發生突變時,就會發生食道癌,但致病機制仍有待進一步釐清。一般認為,除了年齡(中老年人居多)、性別(男性比女性多)等因素之外,日常生活對食道的各種慢性刺激,都可能導致食道癌。 容易刺激食道細胞造成癌化風險的因素包括: 1. 長期胃食道逆流者。 2. 吸菸、飲酒 3. 嚼食檳榔:吃檳榔同時吸菸、飲酒的族群,罹患食道癌的機率比起不接觸者高約 78 倍。 4. 肥胖。 5. 巴瑞特氏食道患者。 6. 經常膽汁逆流者。 7. 因食道弛緩不張症等疾病,造成食管括約肌無法放鬆者。 8. 常有喝滾燙液體的習慣。 9. 每日蔬果攝取量不足。 10. 曾接受胸部或上腹部放射治療者。

    常見的食道癌細胞型態主要有兩種: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及腺癌(Adenocarcinoma): 鱗狀細胞癌:是台灣及亞洲國家較常見的食道癌。鱗狀細胞是排列在食道表面扁平而薄型的細胞,病變常發生在食道的上部和中部。主要因為吸菸、飲酒、檳榔、過熱飲品以及飲食品質不佳引起。 腺癌:是歐美等國家較常見的食道癌,主要影響白人男性。起源於食道粘液分泌腺的細胞,常見於食道下部。主要由吸菸、肥胖、和胃食道逆流所引起。 根據國際癌症分期系統,食道癌可分成 5 期,從第 0 期到第 4 期: 1. 第 0 期:腫瘤未穿出黏膜之基底層。 2. 第 1 期:腫瘤侷限於黏膜及黏膜下層。 3. 第 2 期:可分為 2A 及 2B: 4. 2A:腫瘤侵犯至肌肉層或食道外層,且無淋巴轉...

    由於食道癌在初期可能毫無不適,要隨著腫瘤漸漸長大才出現症狀,一般最常被注意到的就是吞嚥困難、嚥下食物時會有卡在咽喉或胸部的感覺。 除此之外,食道癌患者常常感覺胸痛、胃灼熱,又與腸胃道及心絞痛等症狀類似。因此建議高危險群可至腸胃科、消化內科、胸腔外科或耳鼻喉科任一科別先行就診,由醫師進一步檢驗病因。

    食道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重點如下: 1. 有抽菸、喝酒或嚼檳榔習慣。 2. 是頭頸癌、口腔癌的患者。 3. 是食道弛援不能症的患者。 4. 曾受過食道侵蝕性傷害。 5. 常吃含有亞硝基胺(如醃漬、煙燻、含防腐劑)的食物。 6. 常有喝滾燙、刺激性熱飲的習慣。 7. 吞嚥時有異物感、難以下嚥或疼痛。 上述問題若有任一題回答「是」者,屬食道癌高風險群,務必安排定期檢查。當醫師懷疑有食道癌風險時,醫療診斷檢查法包括: 1. 上消化道內視鏡:確認是否有腫瘤及位置、侵犯長度,由組織切片確診。 2. 鋇劑攝影:確定腫瘤阻塞情形、位置及長度。 3. 電腦斷層掃瞄:評估腫瘤大小、侵犯範圍、是否有局部淋巴腺轉移跡象及是否肺臟、肝臟有轉移病灶之可能。 4. 全身性正子掃描:主要檢查病灶有無轉移狀況。 5. 經食道...

    食道癌治療首先取決於癌症細胞類型、分期以及整體健康狀況,目前標準治療方式如下: 1. 外科手術:切除食道癌病灶與部分周邊組織,達到治療的目的,統稱「食道重建」。 2. 化學治療:化療藥物可用在手術前縮小腫瘤、或手術後的輔助清除癌細胞使用。對於已擴散或轉移、或無法動手術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單獨使用化療,也可幫助緩解癌症不適。 3. 放射治療:放射治療是局部性的治療,藉由精準的定位將放射線照射到食道腫瘤的部位,控制腫瘤生長。放射治療也常與化療相結合,用於緩解晚期食道癌併發症。 4. 標靶治療:標靶藥物通常與化療聯合用於晚期食道癌或對其他治療無效的患者。 5. 支持性治療:食道癌的治療過程常出現併發症,因此維生用的支持性治療也很重要。 最常見的食道癌患者併發症與治療方式包括: 1. 完全無法吞嚥時:...

    依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8 年有 2,833 人罹患食道癌、110 年有 2,030 人死於食道癌,其中 9 成以上都是男性。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等都因食道癌離世。如何預防食道癌,可以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 1. 戒除菸、酒、檳榔:抽菸、飲酒及嚼檳榔,是多種癌症包括食道癌的共同危險因子。 2. 減少食用加工、燒烤食物: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都會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3. 避免過燙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 65 度的熱飲,定義為食道癌的致癌因子之一。當覺得食物燙口時,就是可能傷害食道的溫度,務必等待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 4. 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健康體重。 5. 有異狀時盡速就醫:食道癌的症狀除了吞嚥困難...

  3. 在台灣,鱗狀細胞食道癌之90%以上,發生率約每100000人有7~8人,於108年國人男性十大癌症死因排第5位,發病年齡約40-60歲,與口腔癌族群有很大重疊性。

  4. 流行病學. 食道癌之發生在中國人,是比較常見之惡性腫瘤之一。 由於一半以上之病灶已進行至某一程度,造成食道腔內之大部分阻塞或遠處轉移擴散,才表現臨床之吞嚥困難症狀。 因此一般而言,不論手術、放射治療或化學藥物治療等,均難以得到很好之治癒效果。 整體而言,食道癌之五年存活率約為 4 % ,除了一小部分選擇性之病患外,即使在手術切除病灶後,五年之存活率也很少達到 20 % 。 所以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目前各種確定有效之治療,多半仍屬於姑息性療法。 手術治療,主要的目的是要使某些適當之病患,使其再能恢復吞食之功能,而且儘可能地接近正常人一般。 目前唯有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才是改進預後和存活率的唯一途徑。 食道癌占所有癌症之 1.5 % ,占整個腸胃道惡性腫瘤之 7 % 。

  5. 食道癌報告. 食道是一條23~25公分左右的肌肉管子,上接口腔下接胃部,它主要的功能是將食物由口腔傳送到胃部進行分解、消化與吸收。. 將食道分為上、中、下三段,上、中段為鱗狀上皮細胞,下段為腺,其中以中段的發生率較多。. 由於食道沒有漿膜層 ...

  6. 食道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七位,致病原因主要包括菸酒、飲食等,因早期症狀較不明顯,包括吞嚥困難、胸口疼痛、體重減輕等,常常被患者忽略,導致延誤治療。 食道癌的治療包含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早期食道癌的治癒率高達80%以上,但晚期食道癌的治癒率僅有10%左右。 該如何儘早發現食道癌? 手術有哪些選擇? 做了食道切除後該如何進食? #食道切除 #胃食道逆流 #癌症. 目錄. 術前. 食道癌症狀? 為何會發生食道癌食道癌能自我檢查嗎? 高風險族群? 術中. 食道癌存活率有多少? 分期怎麼看? 食道癌的治療:治標與治本的選擇. 術後. 食道癌術後照顧與飲食建議. 常見問題:食道切除後遺症?

  7. 食道癌的分佈,頸部食道約15%,食道中間三分之一約50%,食道下三分之一約35%;病理型態上,上皮細胞(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佔75%﹐腺(adenocarcinoma)佔25%,但近年來腺有增加的趨勢。

  1. 食道癌看哪一科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