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9日 ·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晚間說明,台大法醫研究進行解剖,第一位39歲死者血液中驗出「米酵菌酸」,這台灣第一次驗出相關毒素。 由於台灣未曾有過這樣的案例,讓不少民眾都在問:該怎麼避免誤食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吃隔夜便當會中毒嗎?

  2. 2024年4月8日 · 邦克列其實就是米酵菌酸!近期台北「寶林茶室」食安事件讓大家不得不注意!目前根據調查報告指出,已經確定這一次的中毒事件主要起因為 ...

  3. 2024年3月28日 · 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Burkholderia gladioli)產生,其最佳生長溫度則為攝氏37度。米酵菌酸既無色亦無味,容易在經浸泡的雪耳、黑木耳,或於玉米、椰子及類的原材料或發酵食品出現,而且相當耐熱,即使以攝氏100度高溫烹煮都不能沖洗其毒性。

  4. 2024年3月30日 · 台北市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集體中毒案件,已造成2人死亡,衛福部證實,其中檢體血液驗出「米酵菌酸」,國內首次出現的罕見毒素。究竟「米酵菌酸是什麼?為何影響如此劇烈?又該如何預防?「好食課」營養師李宜樺整理列出「米酵菌酸」常見問題,解答民眾疑慮。

  5. 2024年3月27日 · 「寶林茶室」爆出食物中毒事件,目前累積11人中毒、2人死亡、3人搶救中,晚間衛福部出面說明已召開專家會議,專家推測應毒素引起,初步認定米酵菌酸 (Bongkrekic Acid)可能性蠻大。

  6. 2024年3月28日 · 關於米酵菌酸在過去造成的案例,王介立指出,最早是在印尼,來自一種叫Tempe bongkrek的食品,使用椰肉副產品製成,發酵過程中使用Rhizopus oligosporum ...

  7. 2024年3月29日 · 米酵菌酸為一種粒線體毒素,主要由唐菖蒲伯克氏所產生,此主要喜歡於富含脂肪酸(或帶有油脂)、溫暖(22-33度)的環境中生存, 過往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