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過去台灣從未發生過邦克列酸(米酵菌酸)中毒案例,根據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刊載資料指出,邦克列酸為一種粒線體毒素。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 ...

  2. 2024年3月29日 · 米酵菌酸有多毒?全面性細胞死亡,最快一天內發病致死!衛福部關鍵4大QA教你自保 2024-03-29 09:14:58 聯合報 / 記者賴昀岫 、 李青縈、 廖靜清、楊德宜報導/編輯葉姿岑整理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晚發布,寶林茶室事件死者檢體中採樣到米酵菌酸,這是台灣首次檢出。

  3. 2024年3月28日 · 關於米酵菌酸在人體中的毒物代謝動力學和致死劑量的資訊甚少。一項訊息顯示,只要1-1.5 毫克的米酵菌酸就可能對人類致命;另一個來源表明 ...

  4. 邦克列酸(米酵菌酸)是什麼? 怎麼產生? 邦克列酸 (Bongkrekic Acid)原稱為米酵菌酸,但因名稱中的『米』引發部分民眾對米製品的疑慮,因此,衛生福利部召開專家會議,邀請食品、毒物、臨床醫療、食品檢驗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共同決議將米酵菌酸改用音譯名稱「邦克列酸」。

  5. 2020年10月23日 ·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中毒后病死率极高。 2002-2016年我国共报告此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16起,发病153例,死亡51例,病死率为33.33%,多发病于以面制品为主食的地区。

  6. 2024年3月30日 · 程涵宇指出,接觸遭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後,潛伏期約為1~10小時。主要影響器官為肝臟、大腦和腎臟。人類的徵兆和症狀與其他粒線體毒素的 ...

  7. 2024年3月31日 · 米酵菌酸原文叫「Bongkrekic Acid」,音譯為「邦克裂酸」,而這取名自當初在印尼發生大中毒事件的印尼傳統食品「椰發酵餅」tempe bongkrek,tempe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