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5月6日 · 桃園海岸以藻礁地形為主,直到1998年,學者才發現它的存在。藻礁的形成,蘊藏了地質、水文、與氣候的密碼,古石門溪沖刷而成的礫石灘,提供穩定的底質,海水帶點泥沙的水質條件,讓造礁速度快的珊瑚生長受到限制,珊瑚藻類反倒欣欣向榮。

  2. 地質看藻礁,生物遺留環境線索. 109/01/20 2530. 王士偉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 生物礁的地質意義. 從生態觀點,之所以能夠形成,是生物群聚能夠在特定環境中穩定發展所致;但從埋藏學角度來看,礁的形成,則是生物礦化骨骼原地積累與 ...

  3. 從1980年代臺灣生態保育意識逐漸抬頭發展至今,有關生態保育能引起全國矚目、媒體爭相報導、政府增編鉅資,甚至還需要動用到全民公投案子,至今只有一件,就是桃園大潭區中油公司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所引起的藻礁之爭」。其實用「爭」這個字並不準確,生態環保議題決策從來不是 ...

  4. Nov. 2021. 藻礁 何去何從?. 桃園藻礁是臺灣面積最大的藻礁,全長27公里。. 圖中觀新藻礁位於最南邊,已於2014年劃設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不過因大潭電廠進水口突堤效應,觀新藻礁長期面臨海水侵蝕與海岸退縮等問題,亟需重視。. 攝影:陳郁文.

  5. 2021年12月10日 · 生物會吸收海水中鈣質與碳酸根離子,累積形成礁體。而桃園藻礁主要造生物是殼狀珊瑚,外型就像一層薄薄殼,平貼在岩石上生長。 珊瑚礁生長速率快,平均一年成長1公分,而殼狀珊瑚 10~20年才累積1公分的礁體,比珊瑚有更高環境耐受度,只要不妨礙光合作用,就能忍受一定 ...

  6. 一、前言. 全球藻礁生態系生物多樣性研究甚少。. 在台灣海岸,藻礁的分布僅見於臺北縣石門、三芝鄉、淡水鎮海岸、桃園縣觀音鄉及屏東縣恆春半島東岸( 王,2010),其中在桃園觀音新屋海岸有全臺灣面積最大、最完整的藻礁地形分布,但此地區目前正遭受人為汙 ...

  7. 2021年11月19日 · 下列關於藻礁形成的 環境條件,哪些敘述是正確? 光照強度高 營養鹽濃度高 堅硬基質 水中懸浮顆粒濃度低 www.giwubuyan.com 問 桃園海岸線長約40公里,其中約27公里有藻礁地形,北起大園區竹圍漁港、南至新屋區永安漁港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