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1年6月4日 · 根據台灣大學海洋所教授戴昌鳳的調查,台灣目前除了觀音海岸之外,就只剩下南台灣的墾丁風吹沙一帶,以及北台灣石門、三芝、淡水之間的海岸還保有部份的藻礁地形。牠們的年紀,從上千年到上萬年,是屬於冰河時期的古老記憶。 台北縣三芝鄉的淺水灣海岸擁有目前面積最大的藻礁,斷續 ...

  2. 2016年6月27日 · 桃園海濱,潮水退去後,棕黑礁體,彷彿潮間帶生物的集合住宅。魚類、蟹類、螺類甚至小海星,都能找到。藻礁需要穩定的造礁基礎,這裡的海岸正好不是沙岸,而是布滿礫石與卵石,珊瑚藻把海水中游離的鈣固定,留下石灰質來造礁,速度比起腔腸動物所造的珊瑚礁,緩慢很多,十年才能生長一 ...

  3. 藻礁是以殼狀珊瑚藻 (crotose coralline algae;或者稱為encrusting coralline algae) 為主要架構,黏結生長而成的生物礁。珊瑚藻 (coralline algae;或corallines) 的名稱,是因為在表皮細胞以下的藻體均有鈣化現象,因此使得整個植物體變得相當堅硬,而有『植物 ...

  4. 109年度藻礁生態系調查計畫. 台灣現生藻礁主要分佈於台灣西北部,雖然在台灣東部及南部的恆春半島的風吹砂等地亦有面積大小不一的藻礁分布,但大都為化石藻礁。. 目前研究顯示,桃園海域具有最大面積的藻礁,而且是以紅藻門的殼狀珊瑚藻為主要造礁生物 ...

  5. 2019年4月3日 · 大潭藻礁是桃園沿岸的一處神祕生態伊甸園。每到傍晚,這片看似平凡的礁岩就會變得生機勃勃並吸引大量魚類、甲殼類與無脊椎動物前來。有別於一般由珊瑚蟲形成的珊瑚礁,大潭藻礁是以殼狀珊瑚藻為主要的造礁生物,經由其體內鈣化作用沉積碳酸鈣所建造之生物礁體,目前估計已有有超過7600 ...

  6. 2018年10月9日 · 桃園藻7千年藻礁為何重要?. 台大教授:它具世界遺產潛力. 桃園藻礁分布約27公里,其中觀新藻礁長約4.5公里,目前仍持續造礁成長,是全國最大的 ...

  7. 藻礁 除了珊瑚之外,藻類也會形成另一種以生物殘骸為主的礁體。藻類中有一些珊瑚藻會吸收海水的石灰質而堆積在體內,形成堅硬的藻體,死亡後和沙粒、貝殼膠結,形成藻礁藻礁外觀與珊瑚礁相像,但是表面較平坦,質地也比較均勻。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