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9日 · 心肌梗塞病患搶救回來,約有20到40會留下心臟衰竭後遺症。 一旦形成心臟衰竭,5年的死亡率高達50%,因此心梗患者治療後如果發生心臟衰竭,要努力使症狀改善及延長壽命。

  2. 2020年10月28日 ·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MI)、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簡稱AMI),是一種急性及嚴重的心臟疾病。其成因是供應心肌的血液循環,也就是冠狀動脈循環突然中斷,心肌因無法得到足夠氧氣而導致的損傷。

  3. 2016年3月23日 · 一旦懷疑是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急性發作,應該打119,並以最快速到達醫院,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急救處理,有助於搶回寶貴性命及減少後遺症

  4. 2023年2月5日 · 所謂的「 心肌梗塞 」,意思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使得心臟失去血液、缺氧,人也就昏倒、猝死。 而之所以會造成心臟血管的堵塞,有幾種原因:一個是因為 血栓 ,另一個則是動脈的粥狀硬化,也就是血管內皮發炎、壞死後,纖維化的組織堵住血管。 而會引發血栓、動脈粥狀硬化,也有幾個原因: 天生因素. 年紀超過 35 歲後血管逐漸硬化、老化. 有 心臟病 、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 有凝血功能基因缺陷. 身體素質. 過重、過胖、體脂肪過高. 高血壓. 高血脂(高 膽固醇 ) 高血糖. 日常生活習慣. 有抽菸習慣. 情緒起伏大. 壓力大. 過度疲勞. 長期失眠. 外界因子. 感染發炎. 天氣忽冷忽熱.

  5. 確定是心肌梗塞後,首先要嘗試恢復冠狀動脈之血液循環,何建德醫師說,我們會評估患者的狀況,使用心導管進行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或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越快恢復血流,才有機會減少心肌壞死。

  6. 2022年11月8日 · 心肌梗塞急性期後需定期於心臟內科門診追蹤,由醫師擬定治療計畫,除規則服用心肌梗塞用藥外,應積極控制危險因子(如肥胖、抽菸及三高),治療目標是預防再次發生心肌梗塞,維持正常生活功能。

  7. 心肌梗塞如何診斷? 心肌梗塞的診斷,藉由包括心電圖(ECG)、驗血以及臨床症狀來判定。 胸痛時的心電圖可以記錄心臟的電位變化,若有ST區段上升,即可確認心肌梗塞是ST區段上升心肌梗塞(STEMI),這是屬於較緊急的心肌梗塞類型,需要積極且迅速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