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11日 · 最近臉書社團有網友貼出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的「George&Mary喬治瑪莉現金卡」,喚醒不少人2005年「卡債風暴」慘痛回憶 當年現金卡超夯,很多人一開始借了20多萬,最後滾成100多萬,以卡養卡悲慘度日,估計超過80萬人淪為卡奴。

  2. 2022年7月11日 · 萬泰銀行於1999年發行的第一張現金卡——喬治瑪莉卡,取自台語「借錢免利」的諧音,由於當年申辦容易,再加上洗腦的廣告,曾掀起一波流行風潮 ...

  3. 2024年3月21日 · 依據金管會統計,台灣信用卡的流通數從 2000 年的 1830 張,到 2005 年上升到 4580 張,而現金卡有使用信用額度的數量則有 380 張,至 2022 年使用張數已經不到 34

  4. 2001年,喬治瑪麗現金卡問世兩年後,萬泰銀行的獲利攀上高峰,同時創下罕見的股價大漲八倍之奇蹟,從此開啟了台灣現金卡的先驅。

  5. 2023年3月12日 · 泰銀行的「喬治瑪麗現金卡,當時的確造成一股旋風,其他銀行擔心若不跟著發卡,只能眼睜睜看著客戶被別家銀行搶去,銀行不得不放棄專業立場,看著卡債問題愈來愈嚴重。 現金卡人氣旺 中信銀大眾銀搶進. 2001-09-28/經濟日報/6版/金融1. 【記者周庭萱╱台北報導】...

  6. 2022年3月10日 · 然而,2005、2006年卻發生席捲全台的債風暴,有超過80人慘淪奴,平均欠款100元以上,隔年萬泰銀行也因全球金融海嘯,承受巨額虧損。 該張卡片引起大票人的共鳴,不少網友都紛紛直呼,「太可怕了!

  7. 2022年3月9日 · 有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 復刻舊時光 」發文,貼出昔日萬泰銀行喬治瑪莉現金卡,好奇有人還記得這張卡嗎?. 也指出卡片名稱台語諧音「借錢免利 ...

  8. 喬治瑪莉 是 台灣 第一張 現金卡 ,英文名稱為「George & Mary」 [1] [2] [3] ,以 臺語 的 諧音 「借錢免利( 台羅 : Tsioh-tsînn Bián-lī )」命名 [2] [3] 。 歷史. 1999年7月 [2] [1] ,台灣歷經過 亞洲金融風暴 後,銀行企業的金融獲利逐漸緊縮 [3] ,當時就任 萬泰銀行 董事長的 許勝發 前往 日本 考察時,發現日本獲利前十大的大型銀行企業中,有三家銀行都靠小額信貸的放款業務方式獲利 [1] ;許勝發因此得到靈感,與兒子 許顯榮 將這項金融獲利方式引進台灣 [2] ,首次發行了國內的第一張現金卡「喬治瑪莉」 [1] 。

  9. 2022年3月11日 ·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po出1張1999年萬泰銀行發行的現金卡「George&Mary喬治與瑪莉」,喚醒許多人對2005年台灣爆發「卡債風暴」的慘痛記憶,當時逾80萬人淪為卡奴,平均每人欠債超過百萬元,有的人因此信用破產,甚至自殺。 (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 小. 中. 大. 記者 顏真真 /特稿. 2022-03-11 15:56:26 |2022-03-13...

  10. 萬泰率先推出現金卡. 於是,他們將眼光掃向了消費信貸。 1999 年,萬泰銀行率先推出了具有借款功能的 “ George&Mary現金卡 ” ,成為爆款,一時效仿無數。 George&Mary現金卡的電視廣告. 這時,從 1991 年台灣開放新銀行設立而新出現的 40 家銀行,等在了大肆擴張的起跑線上, 之後的電視廣告裡,銀行鼓吹信用卡或現金卡是 “ 救命仙丹 ” ,如果說信用卡是救命仙丹,那第一個受益者,一定是創造它的 銀行。 頭一年還虧損 30 億台幣的萬泰銀行,瞬間起死回生,當年創下獲利 50 億台幣的記錄。 銀行業白熱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