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蕁麻疹沐浴外洗方. 「外洗方」:香樟木1兩、蠶砂1兩、蒼耳草1兩、白蘚皮1兩、地膚子1兩、苦參根1兩等,選擇一種藥材,以1000cc水煮3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浴盆中沐浴。. 醫師的叮嚀. 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必須先找出過敏原,例如:. 1飲食方面:如有殼 ...

  2.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功效:燥濕化痰,疏經止痛。. 燥濕化痰,疏經止痛。. 治痰飲,雙肩疼痛及手臂痛,肩關節炎,肩腕痛。. 本方之目標,為痰飲所引起之疼痛。. 此痰飲乃上焦濕痰,故患 者係水毒性體質,而筋肉之緊張不佳,平素胃 ...

  3. 大腸激燥症中醫療法及保健. 大腸激燥症是文明病的產物,常伴隨緊張、壓力、焦慮或精神不安等症狀出現。. 撰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大腸激燥症病人會抱怨長期水樣腹瀉,尤其在清晨或早餐後,腹部絞痛接著腹瀉,常造成上班的困擾 ...

  4. 桂枝 1 西洋蔘 3 做法 1.紅棗泡軟後切碎,桂支及西洋蔘片以布包,將所有材料加水煎煮 功效 健脾補氣 溫陽補血 禦寒溫熱 五味子甘菊茶 材料 五味子 10g 枸杞子 10g 薄荷 5g 菊花 5g 黃耆 2片 做法 1.將五味子、枸杞、薄荷、菊花、黃耆等材料洗淨放入

  5. 核桃仁 3 蓮子 3 黑芝麻粉 3 糙米 3 (也可以替換稀飯) 天麻 3 枸杞 2 川芎 5分 紅糖 適量 做法 1.將糙米煮成粥狀,將天麻、枸杞、川芎、核桃仁及蓮子入鍋一起煮, 起鍋時灑入芝麻粉並加適量糖調味 功效 養肝明目、加強腦部循環、增強記憶力

  6. 胃、十二指腸潰瘍,最大的禍首是幽門桿菌 撰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楊麗姝醫師 胃潰瘍常於飯後30分至90分出現疼痛,其胃酸量及濃度正常。而十二指腸潰瘍常於飯後4-5小時或空腹或半夜時疼痛,其胃酸量及濃度較正常值高,消化性潰瘍雖然治癒,但有90%患於潰瘍癒合後3年內再犯。

  7. 3.耆艾雞湯:黃耆三、黨參三 、艾葉三、三藥布包,加入雞塊,調味料煮熟,每日一次。適用於經血淋瀝不淨,頭暈心悸。 4.桃仁香附粥:桃仁三 香附三、益母草五,三藥水煎取汁,加入白米煮粥。於經後期服之,能治經痛、經血淋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